二 七七事变方一月 日军已寇珠江口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2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从华北、华东、华南三个战略方向大举侵华。由于兵力不足,入侵华南方面的日军则先在台湾由第5舰队派出一支先遣舰队,直指华南战略要地珠江口,切断广东大陆与香港、澳门的联系,夺取华南沿海的制海权与制空权,为进攻广东大陆做好准备。
7月下旬,一支拥有航空母舰、巡洋舰的日军先遣舰队先后占领了珠江口的蒲台(英属)、担杆、荷包诸岛,在珠江口两岸肆意骚扰,中山县境内之空袭警报自此无日无之。
8月9日,七七事变方一月,中山县第七区荷包岛(今属珠海市)已为日海军陆战队侵占了,这一事件足以说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center][B](一)[/B][/center]
日军为何首先占领中山县沿海岛屿呢?
这是因为中山县是珠江出海的门户,广州市外围的水路屏障,东邻香港、南接澳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中山县原是由珠江口西侧若干个岛屿与沙洲组成的县份。北宋之前称香山镇,属东莞县。南宋绍兴年间,经报朝廷批准升为香山县,并划番禺、南海、东莞、新会四县部分海岛归属之。1925年为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改称中山县。
民国期间,中山县全境所属地域辽阔,最北为第九区之黄阁;最南为第七区之荷包岛;最西为第八区之三虎岛或雷珠仔岛;东境海界最远为第六区之内伶仃岛,第七区之榕树头,三牙排(在担杆岛东)等。全县陆地面积2876平方公里,海疆面积2078平方公里,堪称大县。
1929年国民政府确定中同县为全国模范县,1937年底国民政府于南京失陷后,授权广东省政府直接管理中同县,模范县制遂停止施行。
[center][B](二)[/B][/center]
日本在1936年制定的《1937年起五年内帝国岁出岁入计划》中,提出飞机和军用汽车、坦克要分别增加三倍。日本是最早制造航空母舰的国家,1941年已有10艘航母服役,是当时拥有舰母最多的国家。
日本所有国策的制定,都要看看军方的态度。军方认为有利的,开绿灯放行;否则,就亮红灯。这伙战争狂人,不但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扎下了营寨,掠夺中国大片土地;还时刻觊觎我华南沿海沃美之地。早在1936年9月3日,日本商人中野顺三在广东北海市(今属广西)与人发生纠纷被杀,日方沿用以往手段以武力解决事件,但由于第十九路军旧部之强硬态度,相持中迫使日炮舰“嵯峨”、“福安”等退出北部湾;9月16日,国民党空军三架战斗机在北部湾的日舰“嵯峨”、“应瑞”号上空盘旋。由此可见,日本的舰艇对华南沿海的情况并不陌生。
1937年初,日本军国主义认为发动全面侵略中国战争的时机已完全成熟。他们不但拥有一大批专门从事对外扩张的战争狂人,而且加速了国民经济军事化。6月9日,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在写给日本大本营的奏折中提出:“如为我武力所许,首先对南京政府加以一击,除去我背后的威胁,此最为上策。”
[center][B](三)[/B][/center]
七七事变后,日本战争狂人推波助澜,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
7月8日,日本在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向所属各部下达了作战命令。
是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和参谋长东条英机趁机对河北、察洽尔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是日,日本陆军大臣川岛义夫大将下令,原定于10日复员的步兵联队两年兵延期服役,陡然增加兵力4万人。
11日,日本首相近卫文?召集内阁会议,通过提案,先派关东军、朝鲜军急速增援平津,发表了《关于派兵华北的声明》。
17日,东京“五相(首相、外相、内相、陆相、海相)会议”又动员40万日军侵化。
驻上海日军第2舰队队司令官长谷川清认为应在华东开辟战场,夺取上海,攻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从而迫使中国投降。8月初,长谷川清按捺不住了,在上海制造事端,对中国守军进行突袭,“八·一三”淞沪会战由此开始。
驻在台湾的日本海军第5舰队也按捺不住了,派出一支先遣舰队,径直来到珠江口执行其骚扰和战略封锁任务。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基本控制了珠江口外的大小岛屿。
强虏寇边,中山县人民同各地人民一样,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时候到了!
注释:
见中山市档案局《1·2·495号案卷》第52页;周守愚:《三灶抗战史料》第1页。
见《中山市历代行政区划》第6、11、33页。
见柳风:《血祭太阳旗》第73页。
同,第77、8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