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为故园添砖瓦
——下泽旅外乡亲热心家乡事纪略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2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有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沙溪镇下泽管理区乡亲,返乡后见到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村民住宅楼,以及气派现代的学校,简直错以为到了异国他张:“这是下泽吗?不敢认了,变化太大了。”
陪同的当地干部说:“下泽变化的确大,可是大变化也有你们旅外乡亲的一份大功劳啊!”
这位干部说的是实在话。下泽的旅外乡亲,素有爱乡之传统。下泽是著名的侨乡,目前有800多位乡亲旅居美、英、法和港、澳共10多个国家和地区。早在本世纪30年代,旅美华侨就发起兴建了在当时可谓一流的乡校。在因战乱和天灾使乡民生活难以维继之时,旅外乡亲更是热心捐助,救张民于水火。
改革开放初,家乡百业待兴。旅美乡亲陈宽先生后裔怀土返乡,察看先辈所建之乡校,表示将承先辈爱乡之义举,为下泽小学添砖加瓦。乡亲卢伟硕、陈龙焱、陈照明、陈奖北等亦情系故里,多次返故里联络乡情,关注家乡建设。卢伟硕先生提议重建新校舍,并带头捐资近300万元,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一座占地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00平方米,功能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耸立于村中。
卢伟硕等乡亲还捐资成立了教育基金会,兴建了老人活动中心、侨联会会址等;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捐资赠物慰问长者和困难户,倡导重教、敬老助弱之风尚。
为家乡建设需要而不惜割舍自身利益之事,更是令村民感动。在该管理区,我听说这幺一件事:管理区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为改变村容村貌,决定开辟丽泽路,然按规划信道口刚好是华侨余宝然的祖屋。侨联会致函余先生阐明事由并提出拆迁补偿方案。余先生收悉后即回函称:“我已是七旬老朽,目睹祖国兴旺发达,家乡面貌更新,深感无限欣慰。今天正是炎黄子孙扬眉吐气之日,我这间小舍,又何足挂齿。我十分乐意为家乡建设作微薄的支持,将余之小舍献给家乡……”字里行间,爱国爱乡之情甚浓。
像这样爱乡义举,在下泽旅外乡亲和居港澳同胞中举不胜举,这对下泽管理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无疑是物质和精神上不可低估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