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不用扬鞭自奋蹄

————澳门采风之十九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2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在澳门的中山乡亲中,黄汉强先生是一位颇受推崇的长者。他所以受人推崇,不是他有太多的“财”,而是他的“才”,他的热情。多年来,在中澳及港台同胞中“架”起了一座座理解之“桥”。   身兼澳门特区筹委、推委、庆委(全澳居民庆回归委员会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以及北大等名校港澳问题研究员的澳门问题专家,黄汉强先生近年来常有只时短的苦恼,因而,他的生活也就如古诗言:不用扬鞭自奋蹄了!   的确,黄先生的工作量之大,绝非是常人所能想象。近半年来黄先生除了参加筹委、推委的重大活动外,先后在北京、广西、广东,以及香港、台湾等地搞讲座,推介《基本法》和“一国两制”;对家乡中山,他更是情有独钟,多次来到三乡、北区等镇推介;而参加有关澳门问题的大型研讨会达数十次。作为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以后负责人,回归在即,每周接待有关考察人员和传媒采访都在三批以上;在参加大量社会活动之余,作为澳门问题的著名专家,他还挤时间勤奋著述,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回归丛书”8月份已在京举行了首发式。8月出版的《提升澳门经济竞争力战略研究报告》92万字)及13个分报告(10万字),从战略高度提也了澳门在改革制度上要发挥优势、科技兴澳等思路,受到了何特首的好评。这是北京大学和澳门大学联合组成的“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小组”的重大成果,任组长的黄汉强先生其中倾注的心血自不言而喻。而发起编辑出版反映筹委工作概要的《澳筹留踪》大型画册,则又是一项工作量大、意义也大的事……   回归在即,有着强烈爱国家乡爱澳情结的黄汉强先生和广大澳门同胞一样都十分兴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人适喜事精神爽,在这橛的盛事中干再多事也没太劳累的感觉了。”但作为一个学者,黄先生想的则更深远些;他说,现在澳门同胞盼回归意识高涨,庆祝活动很多,这是扬眉雪耻的盛事,自是必要的。但回归在即,怎样把这种热情引导到澳人的思路上来,多做寮事更重要。如回归后怎样搞好治安问题?如何培养人才、引留人才的问题?等等,这都是关系到澳门未来是否能繁荣昌盛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一国两制”的影响力的大事。   作为中山市政协委员,他对家乡的庆回归活动十分关注,对如何发挥“三缘”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掘两地互补潜力、促进两地间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也是常思考的题目,也曾在回市里参政议政时多次建言献策,深受市上的重视。   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他严谨治学者著述丰令人起敬;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他热心公益不知倦令人起敬;作为一名中山乡亲,他建言献策情率真同样也令人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