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园欢歌闹
————澳门采风之十六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2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在澳门一周的采访,可谓马不停蹄;节奏之紧张,也可谓是我从业10多年之最了。这次特殊的脸访的确有许许多多的情景感人至深,令人难忘,但其中之最的应是无意间的一游卢廉若公园所见所闻了。
卢廉若公园是澳门颇有名气的公园,该园原为私家花园,叫做娱园,是清光绪年间名噪一时的澳门赌王卢华绍和其子卢鸿(字廉若)前后两代人的精心构筑而成。公园主要是卢鸿翔重金延聘香山县建筑高手刘吉云具体运筹策划,方使该园颇具特色。卢廉若在世时曾获清政府和葡政府的嘉奖,亦在慈善事业上多有贡献,成为澳门颇有影响的名人,故后人称之为“卢廉若花园”。
此园后业在卢廉若死后卢家家道渐次中落而相继易手他人,,其中主要部分为富商何贤所购。1973年,因名园建筑面临市政规划夷为平地之忧,为保存这一富有中国园林特色的建筑,何氏家族遂半卖半送给澳葡当局, 经一番修缮后于1947年辟为公园对外开放,成为公众休憩之地,为澳门旅游平添了一个趣味之处。
然旧时娱园,真正欢娱其中的又有几人?公园的背景也是澳门同胞珍惜爱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缩影也。
采访计划中,我们本无访此会园之打算,是在寻觅孙中山先生旅澳踪迹时,得知此园就是中山先生曾客居处便寻踪而来。进得园来,只见花墙月门,修竹扶疏,暗香袭鼻,老树立处,藤萝缠绕,更有曲桥回廊,石山飞瀑,实在是一处精巧的园林,便函也就忙里偷闲趁兴一游了。
行不几步,但从茂密云林深处,传来欢歌笑声阵阵。寻音而去,但见池畔一空阔处,数十位阿婆手持彩扇,正在又舞又唱,好不热闹。
走到跟前一看,这些阿婆大多地七八十岁的高龄了。她们何以兴致这么高呢?一交谈方得知,她们也是为第二天“庆回归倒计时百日庆祝活动”在排练节目呢。听说我们是来自内地新单位的记者,她们都争着向我们谈迎回归、参与庆祝活动的感觉。这些阿婆,平常都经常在此相聚唱唱粤曲,锻身体;遇回归盛事,这些曾饱受殖民统治欺压的老人们,深感扬眉吐气,于是凑在一起,主劝排演节目,为庆祝活动添彩。这些阿婆当中,有的已是88岁高龄,可人逢喜事精神爽,拿着彩扇舞起来,还是格外的健朗。
有一位阿婆,子女都已移居加拿大,可她却不愿去。她说盼了多少年,终于可在自己的家园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了,怎么舍得离开呢!她喜欢唱歌,一本厚厚的练习本抄录了很多的歌谱,其中大多是《我的国》、《松花江上》等爱国歌曲。拿着歌本,她为我们一曲又一曲连着唱了五六首歌,70多岁的老人,一点也不觉得累,她笑呵呵地说:“高兴,高兴啊!”
笑声、歌声,真切地表达了老人们盼加回归的急切心愿,这也说明炎黄子孙根同宗同心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