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袭爱国爱乡大业
————澳门采风十四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2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多年来我在统侨线的采访报道过程中,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澳门乡亲中年青一代的爱国爱乡意识甚浓。问及缘由,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的首长们都说,这和联谊会青联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分不开!而年青一代则认为,这和老一辈中山乡亲远见卓识分不开!
这次在澳门和新老两人乡亲都有了广泛深入的接触,的确感到他们的说法都并非如字面之平泛。
1986年,在老一辈中山社团首长的倡导下,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成立了。联谊会成立后,会董们深深感到,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参加进来,同乡会才会有活力。这一思路,无疑是同乡会越来越有生机、越来越有凝聚力的根本之所在。
1988年,该会青联部成立。十多年来,青联部在团结乡亲,特别是年青一代亲参与爱国爱乡爱澳的活动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同乡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骨干人物,像原来是青联部负责人的林树棠、黄树森、胡家仪等都是同乡会的负责人。
1986年,第一次接触青联部的乡亲,便是胡家仪先生、苏香玫小姐等青联部负责人参与对粤北贫困山区源县的扶贫工作时。相处虽短短两三天,但他们慰贫藉苦的爱心和慷慨助教的善举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也常听到他们组织澳门青年返乡参与一些公益活动的事……
为了接受我们的采访,正在珠海参加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庆回归活动的胡家仪先生和现任青联部部长的李睿恒小姐连夜返回澳门,热情地介绍了青联部的情况。据他们介绍,年青一代在澳门土生土长,原来乡情都比较淡薄,这对两地交流的开展,或是爱国爱乡大业的发展,都不是好现象。因而青联部针对这一现象,结合青年特点,从组织联谊活动入手,通过组织返乡观光、寻亲,加深对家乡的认识,逐步增强他们“根“的意识;在乡情渐渐浓起来后,通过举办一些励志活动,如先后举办商务及办公室电脑软件应用培训班,邀专家学者授课,边续几年举办“成功从心开始”、“丰盛人生话EQ”等此同时,通过组织一系列公益活动,使广大青年在参与中感受善产生的反响,体味人世间关爱真情的积极意义,以此陶冶性情,加深对老一代爱国爱乡义举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众多活动的开展,澳门年青一代现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性高小组长,在庆回归活动中,他们还先后到江门、番禺等地宣传《基本法》;前些年神湾、东凤等地的水灾及东源县扶贫助教活动,更是频现他们的身影;而探访老人、孤儿院、弱智及伤残人士活动,参加家乡的“万人行”等公益活动,这些年轻乡亲们更是日见活跃……
青联部的几位年轻乡亲都表示,澳门回归,使得澳门和家乡的交流天地更广阔了,他们将以更大的热情置身其中,接过老一辈的事业,起到“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