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的地方
————澳门采风之十三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2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澳门是世界上人口聚居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澳门居民对现状也有诸多不满意之处,但在采访中我们感到,他们对现在的环境卫生都给予较好的评价。
我们这次在澳门,住在繁华的新口岸一带,这里是澳门的主门面,环境卫生自不用说;我们也到了沙梨头、下环一带老城区的街巷深处,以及“乡下”路氹仔的村落,的确感到澳门的卫生善是管理得比较好的,不要说大马路上干干净净,就是村外巷角,也绝少能看到乱弃物品。
同乡会的乡亲告诉我,澳门的环境卫生也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特别是沙栏仔一带的老区,原来都是加工买卖猪肉牛肉水产品等的店档,环卫状况也是很不理想的,而作为典型的消费城市,澳门每天的垃圾达400多吨,清洁城市无疑成为市政工作的头号难题,过去,市政厅受各方面责难最多的也在于此。
据了解,澳门环境卫生得以根本上改观的很关键一步,就是当局决定将垃圾收集处理私营化及处理手段的现代化。1991年初,垃圾焚化炉批给私人公司经营;1992年7月,又与清洁专营公司签署合约,由该公司总揽收集垃圾业务,接收市政厅的有关设施,从市政厅清洁科中招聘人手,市政厅向专营公司月支600多万元服务费。
垃圾收集私营化后,工作逐步走上轨道,垃圾收集的工作配合市政条例执行,公司不断引进现代化的处理设备,加上开展城市清洁运动,使得近年来城市环境卫生有了明显的好转,居民也由以往的多有责难而转以赞许频频了。
《澳门日报》的一位同业就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春节,澳门日收集垃圾量600多吨,大年三十晚更是达到720吨,这和正常的400吨左右的日处理量相比是有较大压力的,但清洁专营公司采取了应变措施,保持如常,使市民能在洁净的环境中欢度新春。
为了改变城市是非曲直貌,今年2月,澳门市政厅10天内清理出地地方兴建军康体休憩区,使垃圾场成为小公园,此举市民自给予好评,这无疑也为回归之喜添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