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岚:丹心耀濠江
————澳门风采之九
发布时间:
2006年04月2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虽然她已85岁高龄,可她却不喜欢别人称她为“杜老”。
是啊,她不愿“老”,不服“老”。作为在任的濠江中学校长,许多校务她都亲历亲为,旺盛的精力和清晰的思维实在令我们这些晚辈羡慕和敬佩。
我们到濠江中学采访画龙点睛是澳门各界举行回归倒计时百日庆祝活动最热闹的一天,作为倾心教育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家和社会著名人士,是日她应邀出席的庆祝活动多达六七个;虽然她出生在黄土高坡,但作为中山人的媳妇,她还是视我们为家乡来客,百忙之中热情接待,接受采访谈兴甚浓.
看着她的好兴致、好胃口、好气色,我由衷地赞叹道:“您的身心甘情愿风貌起码比您实际年龄小20岁!”杜岚老人听了“哈哈”一乐,话闸子便打开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半世纪的梦即将圆了,民族百年耻辱今朝得雪,天天乐不够,怎么还能不精神振奋呢?”
她说,回归是澳门人的盛事,也是全球华人的喜事。爱祖国、爱民族是濠江中学的校训,也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因而,庆回归活动,是学校近期除教学外的最重要工作,学校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组织一系列活动。
看着老人兴致致地将有关活动的情况一一道来,其发自内心的喜悦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这位生长黄土高坡的农家女,自小冲破世俗,撕碎裹脚布,进入学堂读书,走上街头演讲、演戏,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潮流中,曾被誉为“陕北最勇敢的女孩”。
在北京上大学期间,她以满腔的爱国激情,参加了“反帝大同盟”、“互济会”等进步团体,大江南北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她为抗日救亡而奔波的足迹。
30年代末,她和爱人黄健(中山人)来到澳门从事教育工作,自此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强国实践。她创办妇女识字班,办贫民学校,困难时期曾靠捐首饰维持也矢志不移……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虽然当时的澳门国民党特务活动频繁,殖民统治者对爱国活动也是百般阻挠,但强烈的民族情怀使杜岚女士不顾个个安危,连夜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在殖民地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于此同时,她还带领濠江中学的全体师生,冲破澳葡警察的阻拦,到珠海慰问解放军。
[center]“雨雪风霜几十秋,
松乔苍劲傲清流。
爱心一片育桃李,
此意悠悠意未休。“[/center]
濠江中学校友黄灿文先生的赠诗正是这位濠江女杰的人生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