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山崦家姓寻源(七)

彭、何、魏、冯、庞
发布时间: 2005年11月23日    作者:古塞编  
  彭 一说上古帝王颛顼(音?勖)后代陆终,商朝时受封于大彭,子孙称彭氏。一说颛顼的玄孙?(音笺)铿,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76岁,殷王授之大夫,托病不同政事。又说?铿善调雉羹以事尧帝,为尧赞美,封之于彭城,是为大彭氏国,称彭铿,世称彭祖,誉为长寿象征。   郡望:陇西,今甘肃临兆县。   古代彭氏名人:   彭蒙,距国哲学家。   彭越,西汉诸侯王,曾率兵助刘邦击来项羽于垓下,封梁王。   彭士然,唐末溪州剌史彭?子,袭父职。后晋时降于楚,仍任原职。辖地在今湖南沅陵以西,西水以北,其后人世代为土官,称北江彭氏。   彭义斌,金末山东红袄军将领,后投宋,官至编制,曾率兵抗击蒙古军入侵,战于五马山,兵败被俘不屈而死。   中山彭族来历:   隆都象角彭族始迁祖圣养,原籍东莞琥珀坑,明永乐十五年游学至香山隆都,遂定居。岭后亨彭族来历未考。   小榄彭族始祖见安,于清代至自顺德龙江乡。   中山彭族名人:   彭时清,字镜海。清咸丰二年壬子科举人,授内阁中书衔。   彭信,明崇祯间封莱州百户。   彭彼得,神湾人,澳门商界知名人士,任澳门华商总会副会长,中山同乡联谊会会长。   何 一、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弟唐叔虞于韩,子孙称韩氏。西周春秋间,为晋国所来,一部分韩人逃至江淮一带,当地语音韩与何同音,为避追杀,改称何姓。二、古代何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撒尔罕西北方,为昭武诸国之一,唐代为我国安西都护府管辖,设大宛、都督府、南谧、传妙、贵霜、安息等州,称昭武九姓国,分王包括:安、曹、石、米、来、何、火寻、?地、史。其国人来到中原,以国称姓,何族部分源流于此。 郡望:庐江,安徽庐江县。   古代何氏名人:   何武,字君公。西汉大臣,历任廷尉,大司空等职,封汜乡侯。   何休,字郡公。东汉经学家,曾任司徒等职。   何敞,字文高。东汉和帝时任御史、尚书、后任汝南太守,曾修治鲷阳旧渠,垦田三万余顷。   何晏,字平叔。三国时玄学家,为曹魏驸马,官至尚书、典考举。 中山何族来历:   小榄何族贵九郎、贵十郎昆仲,于宋末至自南雄珠玑巷。九郎后裔分居东莞大汾,又分居顺德桂洲;十郎后裔分居龙门县、清远县。彭泽祖先世由珠玑巷迁居木棉树头,至彭泽于元、明间再迁小榄,子孙分支石岐柏山、员山、柏青祖国统一于明代至自顺行马宁乡。俊斋祖于明代至自南海佛山镇。景南祖于清代至自顺德马宁乡。清锡祖于清代中时至自新会龙塘村,镇光祖于清同治年间至自增城县。   大黄圃何族日承祖,明代至自顺德佳洲。洵祖于明代至自顺德上地乡。 中山何族系文韬武略俱盛著族。明代出进士5名,举人16名,贡生23名,武举人1名;荐辟考授六品以上仕官衔名;行伍荐升武职官员都避、游击、校尉、总兵各一名。清代出进士9名,举人48名,贡生57名;行伍军功荐升武官千总、守备、都司、参将、副将、总兵将军共28名。明清两代出文武官员和兴贡合计351名。  其中声名见著者有:   何廷玉,明洪武初年荐授中忆科舍人,晋人理寺寺副(相当于现代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何子朗,洪武初年荐授予礼部议制司员外郎。   何派行,字应允,小榄人,宋代金科状元何栗裔孙。嘉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福建太平知府,升太仆寺少卿,晋适正卿(管理御用马车、御林军军马之最高官员,为九卿之一,二品至一品衔)。   何吾驺,字龙友,小榄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初年授左春坊经筵讲官,升少詹事兼侍讲学士,正詹事,崇祯五年擢礼部右侍郎,晋升礼部尚书,正一品衔。   何定江,字景宗,小榄人。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武会试第二名,殿试二甲第一名,授三等侍卫,派任福建长福营都司,累升闽浙水师营参将、澎湖水师副将、金门镇及浙江定海镇总兵、浙江提督等职。   何深,字伯玉。道光廿七年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晋闽浙总督兼福州将军,赏花翎。   何乃斌,字仿尹,小榄人。光绪十二年丙戌科第八名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武探花),授汉二等花翎侍卫。 何作照,字又俊,小榄人。光绪八年壬年科岁贡,朝考知县补用四川省,升同  知,晋直棣州知州,后赏花翎三品衔,即补道。 何庆祺,字礼南,小榄人。光绪廿三年丁酉顺天科举人,不仕。后赴香港继承父业,为星港商界名人,香港榄镇同乡会创始人之一,获香港太平绅士荣衔。   何少伟,隆都人。香港著名西医,侨港新界中山隆都同乡会永远会长。   何子珍,古镇人。新加坡中山会馆执行委员,古镇同乡会副主席。 河清,美国夏威夷甘奈物太平洋报业董事长,檀香山证券交易所第一任华人主席。美国人称之为“夏威夷的中国洛克菲勒”。   魏 周文王封十五子高于毕,称毕公高,为毕国始封君,后改称魏侯。公元前661年,晋献公来毕魏,命毕公高的后裔毕万为物魏大夫,任晋卿。战国初,毕万后裔毕斯与赵、韩两国瓜分晋国,重建魏国,自立为魏文烈王承认魏为诸侯国。史称毕斯为魏族祖宗。传至魏惠王。国势大振,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339年迁都大梁(河南开封市西北)因亦称大梁国。公无前225年,秦将王贲攻来魏国,其国人以国人姓。   郡望:钜鹿,今河北平乡县。   古代魏氏名人:   魏绛,即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历任司马、军佐、军将。 魏冉,战国时秦国大臣,秦武王去世,拥立昭王。初任将军、后两任相国,封于穰,号穰侯。   魏廷,字文长,三国时蜀汉勇将,任征西大将军。诸葛亮死后,与长史杨仪争权,率后攻仪,战败被杀。   魏征,字玄成,唐初政治家。隋末参加瓦岗军,后降唐,又被窦建德所获,建德失败,入唐为太子洗马(侍从和掌管太子宫图书)。太宗即位擢谏议大夫、秘书鉴、侍中等职,封郑国公。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任贤受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薄赋敛,细租税“等治国安邦名言,为太宗所采纳。   中山海洲魏族来历:名儒魏可用,于宋末避兵灾,由南雄珠玑巷携眷徙居南海县潞涌乡。生三子,长孟?迁新会马溶镇康市,次仲颐居潞涌,三波颜徙东莞茶园。及后,孟?再迁海洲麒麟坊。   中山魏族名人:   魏观安,明洪武初年荐举人材,授恭和江口巡检。   魏?辉,字继堂,清光绪八年壬午顺天科举人。   魏宗弼,字心湖,光绪十一年乙酉科举人。   魏恒,字荦士,光绪廿七年辛丑科举人。   魏邦平,字丽川,旅日本华侨子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清光绪末年,授广东讲武堂教官。辛亥革命时,随蒋光鼐、胡汉民等人反正,任广东军政府陆军司长、参谋部长、督军府参谋长等职。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授予中将衔,任粤军第三师师长,广州卫司令。1933年病逝于广州。 魏雄量,邦平次子,早年毕业于德国某大学航空工程系,曾在台湾任职,五十年代移居香港经营工业,后移民加拿大。任多伦多RYERON大学教授,获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荣衔。   魏觌明(俗称迪明)清末毕业于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民初曾返海洲乡下任小学教员,1915年参加魏邦平部队,任营长、团长职。1923年弃甲归田,在宝安县组建裕民垦牧公司。1931年任中山县警察局督察长兼县兵训主任。1938年兼任中山县抗日自卫团政治处主任。中山沦陷后,撤退广西柳州,任张发奎部第四战区司令部兵站副总监。日本投降后,任中山县临时参议会议长两年。1968年病故。 魏奉?,觌明子,早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四十年代以来,历任顺德糖厂副科长、江门甘蔗化工厂工程师,部工程师,对发展珠江三角洲蔗糖业有所贡献。1958年退休后移民美国。   冯、庞 与毕魏姓同出姬氏。毕公高之后代,一封于冯,为冯氏始祖,一封于庞,为庞氏始祖。 古代冯氏名人:   冯?,战国时齐相孟尝君门下食客。曾替孟沽名钓誉,笼络民心。传说曾于孟尝君失势时,游说秦王和齐王,使孟复位齐相。 冯异,字公孙,东汉初大将,屡建战功,封征西大将军。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皇后,献文帝时,临朝听政,杀专权大臣乙浑。孝文帝时继续执政,临朝廿五年,死后谥文明太皇太后。 冯云山,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封南王。   中山冯族来历:   隆都涌头村冯放始迁祖伯川,生四子,长秀陵居上坑村,次秀山居林边塘,三秀江居黄屋坑,四秀鸾居石岐天门。自何代至自何处未考。志书载:黄屋坑冯族健章祖,系由林边塘支分而来,至清宣统初年已传十五代,则其始迁约于元明之间,而其始祖伯川之来历,当于更前。   小榄冯族象平祖,于宋末至自新会五显涌。兆京祖于清代至自顺德大良。   中山冯族名人:   冯绍京,字念江,明万历元年癸酉科举人,授通叛,官至知州。   冯心镜,黄圃人,光绪廿二年甲午科举人。 冯宝宝,隆都人,五十年代香港著名电影童星,现代著名演员。其父冯峰系粤剧、电影演员。   冯强标,东凤镇人。十届亚运会自由泳4*100冠军,曾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35枚金银牌,为国际泳赛名将。 古代庞氏名人:   庞涡,战国时魏将,曾与兵法家孙膑同学。事魏期间,曾多次与孙膑斗用后计,终不敌。   庞德,三国时曹魏大将,封立义将军。   庞籍,字醇之,北宋大臣,举进士,初授延安知州,龙图学士衔,后升枢密副使,晋任宰相,晚年封太子太保,颍国公。   中山庞族来历:   隆都龙聚环庞族世居龙聚环,传至沛庵祖,分支石岐麻洲衔。   小榄庞族始祖殿与,于清代至自南海县。   中山庞族名人:   庞大任,字孟兰,任香山协千总,清嘉订廿五年敕授历武校尉。   庞念嘉,道光十九年已亥科举人,未仕。                           (待续)                           1988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