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记中山人创办的永安乐社

发布时间: 2005年11月28日    作者:郑景涵  
  永安乐社是旧上海南京路上广帮中山人创办的四大公司之一的永安公司一个粤剧票房,也是上海唯一的粤剧票房。   永安公司总经理郭琳爽先生是一位粤剧爱好者,当他在岭南大学读书时就热衷于粤剧的观摩和演出,三十年代初从香港调来上海永安公司任总经理,在运筹帷幄发展企业业务之余,带头与爱好粤剧的职工吹拉弹唱,或演或奏,深得广大职工的欢迎。不久便发起创立永安乐社,有组织.、有规模的开展粤剧演艺活动。   乐社的编剧和导演是永安公司秘书麦友云先生,麦先生的文学造诣颇深,有“永安才子”之誉,他专为乐社编写剧本并兼导演,有时也参加演出。他有是《永安月刊》的主编。   乐社演出的剧目多数是由历史故事改编的曲目,主要的《山东响马》、.《霸王别姬》、《荆柯刺秦王》、《范?与西施》等。一般男主角是郭总,女主角是一位公司文具部的售货员钟凤华小姐。郭总体格魁梧,嗓音宏亮,有塑造英雄形象的独特素质。钟凤华的扮相、身材、嗓音都得天独厚,能歌擅舞,他们生旦配合,相得益彰,真有不是专业胜似专业的演员架势。 其他的配角连跑龙套的,也都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才可登台.他们对艺术的追求总是一丝不苟。 乐社有自己的专职乐队,聘请粤乐名家陈俊英、陈日英昆仲为顾问,陈日英还参加演奏和指挥。   乐社演出所用的服装、道具和乐器都属一流的,大多由公司有关部门的协作厂家供应或借用,近水楼台,自然有其优越的条件。   永安公司的职员大多数是广东同乡,他们在营业时间结束后,欢聚在乐社场地,练弹练唱,切磋技艺,有声有色,形成企业的日常文娱活动。同时欢迎沪籍职工同好参加,乐队里就有不少沪籍的音乐手。郭总如果公余有暇,也会参与活动,一展歌喉。.   乐社是不对外演出的,但凡遇赈灾劝募或慈善筹款,他们很乐意献艺,参加义务演出,义演时公开售票,票价也比一般地方戏剧高出很多。但由于当时郭总的社会地位,粤籍工商界乐于赞助,踊跃认购。旅沪粤人由于难得看到家乡戏曲,尤为偏爱,票子总是供不应求,演出时,观众们牵亲带眷而来,乡音满场,别有一番情趣。   记得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春,永安乐社曾在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市展览馆)公演过一场,郭总满怀信心和喜悦,粉墨登台,当时市领导也亲临观看并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