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丹心留史话乡贤

——记何爷镐先生
发布时间: 2005年11月28日    作者:李炳芬  
  小榄镇侨联会名誉主席、中山诗社顾问、文史作者何爷镐先生以85高龄走完无私奉献、爱乡编史的一生。   先生名其发,以字行,1917年生,终于2001年春。世居中山小榄,父筑“节如堂”以示志,先生弱冠以训治家,乐善好施,睦邻里,交贤达,习儒业,好文史。稍壮即以编著《榄溪风物》为已任,跨乡走县,问津求迹,废寝忘餐,翻册查史,伏案十年终成巨册,经风历雨半世纪,被中山市政协文史委常识编印传世,解《小榄镇志》搜编之困,功在乡史,誉传乡邑。   值小榄第四届甲戌菊会之际,先生又是编著甲戌菊会历届史实文献,弘扬乡会,启迪人思,足见先生爱乡之深,研史之工。为彰地方文采,尚书香之风,先生暮年穷其余力重印《何氏诗徵》并续编,创镇级重印续编传统诗词巨册首例,德志堪嘉。国家倡考古专业,侨胞乐寻根事由,寻寻觅觅,旨在发掘朝代史迹,追溯宗族泉源。先生于五十年前即具此志,为迁移祖修建墓茔,躬身力行,献地翰财,族人乐而从之,事遂成。使何氏续祭敬之风,乡人得畅游之所,是今日小榄人民公园在地。浏览其间,古木丛荫,经台层列,历历在目。   忆当年崇德医院之迁建,小榄中学之奠基,先生曾为前者献地,后者筑节和堂学舍,雀跃相劝不遗余力。国家拨乱反正后,市查定文物,先生以政协委员倡重修何舜公祠、何朴射公祠,虽几历艰困,终得地方重视而重修,既保存文物亦开拓文化之域。   先生一生爱心可鉴,贡献良多。尤以二十年来多方联系海外侨胞,宣扬祖国改革,协助侨务落实政策。并动以爱国之心,促以爱乡之情,使旅外乡亲饮水思源,造福乡梓。   先生之风堪启后人,先生之行足留青史,谨录其二三以抒景仰。   吾与先生有闾望之谊,诗墨之缘,曾为其《榄溪风物》作序言,坦诚挚交,相依为伴,乍惊噩耗,泣不成声,以联挽曰: 泪酒遗篇,悲人去情还在: 魂沉梅洞,仰名留行亦存。 并撰斯文,以示不忘。          辛已二月十九日于乐天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