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城传世三名士
发布时间:
2005年11月28日 作者:李炳芬
李孙宸(1576—1634)字代玄,别字伯襄,号小湾。明万历四十年壬子科亚元。癸丑科连捷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两朝实录纂官。天启二年壬戍科会试同考官,五年乙丑晋南京国子监祭洒,翰林院侍读学士,北都左右侍郎,报户礼两部尚书。崇祯元年戊辰特旨翰林院掌院学士,经筵讲官。崇祯四年清兵入寇,京师戒严,孙宸上方略七事镇守德胜门,誓以身殉。京城朝不保夕,官民多逃难。而孙宸毁家舒难,犒赏三军,留下“君辱臣死,备马何为”铿锵壮话,表现铮铮铁骨民族气节。是年晋升太子太保,迁南京礼部尚书,享一品俸级。曾三疏乞骸还乡,俱奉旨慰留。崇祯七年甲戌秋八月,患疮病卒于官署,享年五十九,谕祭葬,谥文介,加赠光禄大夫。在官囊箧萧然,惟售古炉香带各一高效能殓殡,其余图书字画敝衣服数袭而已。性孝友,立朝居乡,廉介可作矜式。文章盖世,书法工晋魏章篆隶楷,著有《建霞楼诗集》三十一卷、《丰羽斋稿》、《南沐草》、《北舟小草》、《随笔》等集行世。孙宸堪称民族英雄、德政名臣、名士乡贤,事迹动人,仕途较早,称三士之首。
何吾驺字龙友,号象罔,生卒未详,明万历丙看乡荐,四十七年已未进士,拟鼎甲,改名二甲四名,由庶吉士崇祯初晋左春坊,充经筵讲官,会篆修神庙实录成,晋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历官正詹事,崇祯五年擢礼部右侍郎,六年十一月加尚书同王应熊入阁,温体仁久柄政,欲斥给事中许晋卿,已拟旨,文震孟力争之,吾驺帝助为言,体仁讦奏,帝夺震孟官兼罢吾驺。居久之,唐王自立于福州,召为首辅,与郑芝龙议事,辄相抵牾。闽疆既失,踉跄回广州,永明王以原官召之,为给事中金堡,大理寺少卿赵显所攻,引疾辞去,卒于家,对外不宣时日,凤山墓地三百年来曾传衣冠?,良可慨也。所著《元气堂文集》三十卷,《经筵日讲拜稽录》四卷,《周易补注》四卷,《云芨轩稿》二卷,石刻楷书四种。
伍瑞隆(1585—1666)字国开,号铁山,性颖悟,弱冠补弟子员,明天启元年辛酉科解元,崇祯十年丁丑科副榜,授化州教谕,修高州郡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壬午官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清顺治三年丙戌十一月广州唐王立,改元绍武,特进太仆寺正卿。清兵破广州归里,辟玉园、白燕池于所居为课育之所。与名流唱酬无虚日,居名雩乐林村。晚年隐邑南鸠艾二山间,诗书画皆工。尤善画水墨牡丹兰竹,世宝之,享年八十有二,著有《临云集》、《辟尘集》、《金门草》、《白榆草》、《石龙草》、《怀仙亭草》、《赋草》、《游梁草》、《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