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霞川与郑淡然
——两位曾在澳门生活的中山画家
发布时间:
2005年11月28日 作者:凌宵
在“澳门、中山、新会书画联展”中,黄霞川、郑淡然这两位年届八旬的老画家的作品相当引人注目。这两位都是高剑父先生的高足,四十年代“春睡画院”迁往澳门期间,曾与关山月、黎雄才、方人定、司徒奇等一起在观音堂从事创作活动多年,可说是与澳门有较深的渊源。对此,澳门与岭南画派有师承关系的老一辈画人如甘恒、余君慧、朱锵、谭允猷等都所知甚详。然而,近三十多年来,由于他们蛰居小城中山,作品流传外地不多,所以,《澳门日报》所刊关于岭南画派的文章,提及他们之处较少。现谨作简介如下:
黄霞川先生,字莺儿,号大谁。中山龙头环人。少师事画家梁云樵,1934年,考进广州市立美术学校,193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拜高剑父为师,不久,又随师迁徒澳门,四年,与方人写等组织“再造社”。抗战胜利后,因健康之故,息影家园,筑一小庐,名之曰“望霞山馆”,又题其额曰“无恐怖斋”。性嗜酒,常说:盏中无酒,无以为言,何况诗画!工走兽瓴毛,亦精山水,尝诗云:“小园栽满树,积石引清泉。爱彼苍山麓,相连陋室前。依时鸡早唱,守户犬迟眠。林密栖禽鸟,飞鸣意适然。”即此便可见其高致。
郑淡然女士,中山濠头人。小字秋云,学诗画后易名淡然。七岁从梁云樵学画,从叔郑哲国习诗。十岁,又师事李鹿门、李君彝父子(鹿门出于番禺居廉门下,曾东渡学艺,是中山书画名家)。十五岁,与女伴创立“艺游画社”,后自结集成《秋云小阁诗草》。1929年,前往“春睡画院”求深造,得剑父先生器重,除传授画艺外,常携她参与陈树人“清游社”的郊游赋诗活动,并与何香凝成为忘年画友。四十年代初被师流寓澳门,1946年返广州,在南中国画学校任教,后因母亲身体不适,匆匆赶回侍奉,从此一直生活在家乡石岐。她的画,并不缺乏女性的细腻,但更着意追求“画外之象”,走的是飘逸、豪放的一路。观其题画近作“木棉”:“爆竹声里岁序移,闲调彩墨写花枝。泼朱催促木棉发,愿比春风早些儿。”可以想见其豪兴之不减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