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传
发布时间:
2005年11月28日 作者:张 文
刘汉原籍广东中山,1932年生于辛亥先驱者的家庭。伯父刘思复因谋炸满清水师提督李准损一臂。父亲刘石心是早期进步刊物《劳动者》首任编辑、中国第一所国立华侨中学首任校长。父辈与高剑父、徐悲鸿、陈树人交厚,刘汉自幼颇受熏染,唯喜好而已,并不知写生与临摹,在信手涂鸦中渡过童年。
十七岁从军任文工团赏,终不愿受导演约束,以为不知作画集编剧、导演、赏于一身可以畅所欲为。退伍后乃自学油画,成为最早打破铁碗的职业画家。五十年代后半叶曾创作历史画《百色起义》和《卧轨截车》,另一创作《洗衣裳》曾获广东省首届青年美展油画一等奖。
五十年代后期咀嚼石鲁、周昌谷、黄胄和方增造句 国画革新活动之长短。至六十年代初终于破釜沉舟自断退路,成箱法国油画颜料赠送书友,迈开现代中国画探索征路的蹒跚步履。
刘汉不喜追随现成的院校模式,虽然说不清楚却感到并自己所需要。摸索中弯路走尽、苦头吃足,终于在黄宾虹画论与近代矛盾规律的结合处踩出来自己的路。历数十寒暑,废宣纸无数,在形成有关中国画现代革新、有关中国二十世纪宏观文化毓独到见解的基础上锻造画家大写意人物独特风致与大家气魄。
十年浩劫中,画家挖过河,当过建筑工人,却未尝一日停止自己的求索。涉足愈深而使命感倍增,历尽坎坷却从来没有失望与惶憾。日渐清楚日渐自觉,画家寻找的是优良传统和现代意识的结合,画家身系民族文化自尊而痴心不改。
八十年代崛起的画友先后出国举办个展的时候,刘汉倾全力推动中国画教改试验并且获有明显成果。经过他设计,以强化线条节律意识为核心的毓训练,学生把握笔墨规律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没有学历的刘汉也因“突出贡献”被破格授予教授职衔。
整个八十年代,刘汉智珠泉涌,创造频仍。1980年长沙举办首次个展以来,先后在广州、福州、青岛、烟台、成都巡展,然后连续三次在北京举办个展,画坛反映强烈,称之为“掀翻了展厅的顶蓬”。各省英杰受刘汉的影响而渐露头角,终于卓然成家者不知凡几。
刘汉对八十年代改革倾注了巨大的热忱。他的一幅山也可以拱翻的《拓荒牛》,激励了千百万中国人,被无数改革者用作自己座右铭的著名诗句:“风吹雨打不回头,骨瘁筋摧勿怨尤,何必计较鞭加背?此生原是拓荒牛”喊出时代最强音。
预感九十年代更加壮阔的大潮来临,画家继《拓荒牛》之后创作了又一巨制《腾奔我中华》,扬鬃嘶啸、一往无前的奔马,预示着中国新世纪的到来。他的题画诗是这样写道:
嘶啸九天风,长鬃飞利霞;世纪从头越,腾奔我中华。
选自《刘汉画册》,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