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解放前后的一些回忆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2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何志伟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珠江纵队五桂山部队挺进中山九区组建的主力部队之一”纪光队”(中队,领导人司徒洪同志,1949年10月编入粤赣汀边纵队顺德独立团)队员。我曾任纪光队的第一班长,并于1949年10月下旬配合粤赣汀边纵队主力三团解放大岗镇,截击残余匪军,后转回陈十顷活捉反动地主吴兆华,并缴获其轻机枪、卡宾枪、快制驳壳枪、左轮枪等武器一批,人及武器全部移交给边纵部队处理。1949年10月30日,纪光队奉命回师与纪民队及边纵一团兄弟部队约一个连会师解放黄圃镇。   1949年5月,珠江纵队五桂山根据地黄旭特派员(县委书记中山独立团政委)派遣杨信、冯洪泽两位同志到中山九区,接受中共中山县委执委九区区委书记、武装委员会主任——梁泰猷的领导,梁任命杨信为潭州、大岗武工队队长,冯洪泽为副队长,带领五桂山派回九区的干部战士吴日全(战斗英雄)、何培机(枪手)、苏绍、吴惠全等同志,在当地组织发展武装力量,以革命武装为后盾,进行抗“三征”(反抗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的斗争,到解放前夕已发展到拥有武工队武装力量五、六十人枪,拥有轻机枪、卡宾枪各一挺,手步枪五十枝。1949年9月,杨信奉命带领部分武装到?沙、北帝庙集结,参与组建军三个主力队“纪雄队”、“纪文队”、“纪光队”。冯洪泽奉命率领留守潭州的三、四十人枪配合大军解放潭洲,握守潭州水道,截击潜逃残敌,维持当地治安,防止敌人垂死挣扎、破坏等。后来杨信带领黄圃区中队配合两广纵队第五连,围剿潭洲中阜林辉兄弟的反共救国军。缴获其武器及捕获林辉等敌人。至1950年初,梁泰猷派杨信回潭洲成立潭洲人民工作委员会,杨信当主任,黎赤/冯世欢为副主任。1950年5、6月间杨信主持召开各村代表及工人商人等代表参加的“潭洲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对潭洲人民提出的建设工作决议:一、修建人民大会堂(后建好,前年因危楼拆了);二、修建潭洲镇街市,建好放马村的木结构大桥;三、扩宽通往大岗的道路(以上三、二两项当时尚未完成)。不幸的是1950年7月间,杨信同志因冤假错案,被错误处理调离潭洲(现已彻底平反了,享受离休处级老干部待遇),九区区委书记即派李泽桐同志接任潭洲工作委员会主任,仅十天左右,后因工作需要,我由十区调回九区,再由区委书记派去接任潭洲人民工作委员会主任之职,并任民兵中队长兼政治指导员。我当时的任务是开展建政、培养地方干部、清匪反霸、肃特务工作,任务十分重大。要建立政权必须通过斗争,因为潭洲反动党、团总部高以潭洲,土匪恶霸大天二众多,敌情十分严重,而且我们共产党人曾在潭洲长期斗争,所以敌人必然隐蔽得很深。我是在梁泰猷、肖权同志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首先组织进步男女青年到群众中去访贫问苦,了解敌情。开诉苦大会,激发群众觉悟。在诉苦会上把混入基层的黄敬忠当即缴械扣押(处决),并向群众表明态度:共产党坚决为人民,大家不要怕。当时是抗美援朝最紧张的时期,敌特嚣张、谣言甚多,群众有怕变天思想。上级指示来一次政治攻势,临时关押一批反革命分子。明确政策:坦白从宽、搞拒从严、立大功受奖。迫使敌人交出武器长、短枪一大批(约30支),缴获13米重机枪一挺、子弹一箱,巧捕反革命分子董黑多(已处决)。我和黎赤同志带领两位民兵去龙古村抓捕反共救国军副中队长郭保林。不见郭在家,只见后门打开,我便到后门一看究竟,只见水埠头处有一个白色布袋之袋角露出水面,一块红砖压在布袋上,还有水泡浮出,拿起一看原来反共救国军的胸章、臂章一大批,砒霜毒药一包(约有七、八两重),委任状一张(尚未全湿),按情况分析,此人走了不久。我们立即到其结发妻处追捕,其结发妻住顺德罗五沙。不出所料,郭保林在罗五沙反潭洲途中与我们相遇。当时其妾突然在我们身后出现,动手夺我同志的武器,我同志就一脚踢她下田。郭即令其妾住手,我们动身押着郭保林返潭洲。接着又出现新的情况,有六七人持枪飞步而来欲枪人。我和黎赤埋伏在禾秆堆处作掩护。那些人见地形对他们不利便自动后退。反共救国军正队长雷振中已在容厅被捕,大长了人民志气,大灭了敌人威风。这样一来,安定了民心,顺利建立真正的人民政权。选举结果,黎赤为正乡长,袁柏林为副乡长,这才使潭洲人民得到彻底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