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在人生的天桥上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2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漫长的夏季,是一道漫长的大自然露天舞台上的时装表演天桥,每一位妙龄女郎都在其上亮相并且喜孜孜地自认为主角。
各种新款的时装就像大海里的浪潮,呼地卷来,又呼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去年是“时髦” ,今天又成“老套” 。人们的眼睛滴溜溜地盯着电视机的荧屏,盯着港澳乃至美国的好莱坞,亦步亦趋,恨不得也侧身挤到那荧屏里窄窄的天桥上。只不过碍于那些锋利如刀的目光,才不得不稍作收敛,不敢穿上过于性感暴露的时装招摇过市。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无可厚非,甚至还值得赞美。然而爱得盲目,爱得走火入魔,却也难免招致物议。
例子之一。香港出了位把长发染得红红的歌星郑秀文,内地马上便有了追随者,或头发染得象一团蓬乱的稻草,或是一缕黄一缕红的活像戴上了一具用毛线编成的假发,更“前卫”的甚至把顶端的一撮染绿了。
中国人自古把“衣冠”看得分量极重,“衣冠”往往就是人的代称或者是身份的象征。即使是在一般的涵义上,衣冠不整者常被视为没教养、不礼貌。所以,“衣冠不整、谢绝入内” ,便成了豪华宾馆以及某些隆重场合的挡驾牌;而“衣不称身” ,则被视为形象设计的最大的失败。
凡事都有个尺度,最难能可贵的就是“适度”两字。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宋玉在《高唐赋》中描写楚王梦中的巫山神女时,用的就是如下的时句:“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天然丰韵,光彩照人,简直到了稍加修饰便是亵渎的程度。由此可见,所有的化妆和美容的手段,其功效是在天然美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妆点,使之优点更显突出,于缺点则作巧妙的掩饰。
但“适度”二字又因国情而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度”的理解和掌握也就不同。例如“天体泳场”之类在欧洲或许还可以为人们接受,从东方人的角度看来,那却是“伤风败俗”的。于是我们不能不回到本文的开头,盯着电视机的荧屏,盯着港澳乃至美国的好莱坞,从世界时装潮流中汲收灵感,把自己装扮得更入时一些,那自然是可以的,但亦步亦趋则大可不必,东方女性有东方女性的魅力,又何必把自己装扮成一个黄皮肤的麦当娜?
实际上,即使在欧美,东方女性的魅力仍然是艳光四射赢得人们的推崇与敬重的。以下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记得国际知名的夜间电视新闻的节目的主持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宗毓华女士吧?宗女士是华裔的女电视主播,自然也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不久前,她在美国的电视女主持人的形象评选中,获得了化妆、造型第一的美誉。
评判团是怎么给她下评语的呢?他们人为:宗毓华的化妆非常干净,皮肤看起来好极了,穿着也十分合体。至于她的头发,“闪烁着丝一般的光泽” 。他们还指出,虽然她的衣服都很贵重,但衣服和饰物的搭配从来不会使观众对她播报的新闻节目分心。——不妨自我作一次测试,你的服饰和化妆是否会使朋友和路人过于注目,而忽略了你天生的气质甚或是你本人的存在呢?
据报道,在那次评选中,仅次于宗毓华的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晨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凯蒂•柯瑞克小姐。她近年的知名度上升极快,以一头俏丽的短发和甜美的笑容赢得了观众的欢心。这位金发的女主持人被公认为最美,但评判团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化妆稍嫌太浓!——你看,人为留下的痕迹,总是要损害天然的美的!
无论是宗毓华,或是凯蒂•柯瑞克,在服饰和化妆方面都是成功的范例,但一比,在不着痕迹或稍欠自然方面就出了高下。
夏夜的人生舞台无比绚丽,初涉人生的漂亮少女们,当你们迈着修长的腿走上那无形的天桥时,你可曾想过,你门的亮相将给别人带来惊喜或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