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昔日妇女的美容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2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爱美是人的天性,过去,尽管没有如现代那么多的美容用品,但是,妇女在美容上所下的功夫也决不能少,而且所用材料大都产自天然,因而杀十分环抱的。   先说洗头。中山妇女用的主要是“茶籽” ,这是一种豆类和茶籽榨油剩余的小脚料,加硷后制成的圆饼状物。要洗头了,就从其赏上砍下一小块,捶碎,用水煮化,就成了一盆褐黄色的浑浊液体,待其沉淀澄清后,可以用来搓洗头发,它的特点是去污力特强,而且漂洗干净后,头发滋润亮泽,其实际效果,甚至比现在的名牌洗发液还好得多。   近年,在崇尚天然的风气推动下,不少厂家也开始研制和生产各种天然材料为主的洗发液,如茶籽洗发液、皂角洗发液、首乌洗发液等。   说到“皂角” ,这是学名,在中山俗称“木患子”或“无患子“ 。着是一种高大乔木结实的果实。木患树可谓全身是宝,树苗称木患仔,是居家常用的祛外感的良药,树皮也有类似的功效。它的果实木患子,大少与龙眼相当,有一曾黄色的果肉,在肥皂发明以前,是中山人家主要的洗涤剂,剥几颗木患子的果肉在水中一挫,就有大量的泡沫产生,可以用来洗涤衣服,去污能力强,尤其适宜用来洗涤白色的衣物。  现在的厂家用它来生产洗发液,也正是利用它的这一点。   洗了头,跟着就是要给晾干、梳好的发髻上光。过去没有发乳之类,主要用的是刨花胶。大约直至上世纪50年代,孙文西路一带仍有出售刨花胶的小贩,他们在街边设挡,把一种胶质很重的木,刨成极薄的木片,中山人把木匠用刨刨出的片状木屑称为“刨花” ,所以用这些木片泡出来的胶也称为“刨花胶”。把刨花胶涂在头发上,的确能产生“发光可鉴”的效果。但头发被胶水长期粘住,当然也是很不舒服的。   洗发梳头之后,接着就是画眉、傅粉,涂抹胭脂。画眉用的是一种天然生产的青黛色的黛石,所以过去妇女被称为“眉黛“ ;胭脂则是一种最初有匈奴人发明,在传入内地的化妆品。   原来,祁连山之中的焉支山生长有一种开着浓艳红色花的草本植物,叫燕支(又名焉支),采集这种植物的花经过加工后便成了一种粉状的化妆品,后来就称为“胭脂” 。——以上所说的黛石和胭脂都较贵重,一般人家用不起,非搽红不可时,有时也会用湿水的红朱纸代替,虽说也能脸白唇红,到底不免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