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的六坊云龙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3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澳门日报》最近刊出了一幅历史图片,文字说明如下:
“澳门长期华洋杂处,中西文化交汇,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很多中华民间习俗在澳门长期存在,舞龙是为欢乐的节庆文化之一. 图为60多年前澳门人节日舞龙经过水坑尾的热闹场面。“
一看照片,就感到眼熟。再掐指一算时间,就不由得联想到,它很可能就是著名的中山古镇六坊云龙。
五,六十年前的六坊云龙是什么模样的?陈锦昌在2002年《天南》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六坊云龙戏香江》上绘声绘色地追述得很详细:
“云龙是六坊人继承祖传的制作方法,严格按形状、比例和尺寸,用竹笏扎制而成的,全条龙21架(截),总长52米------龙衣和龙裙都是纱布缝制的,龙身的鲤片和龙裙上的纹饰,都是六坊人众手描绘的-------“
陈锦昌是一位民间艺术的有心人,数十年如一日地从事中山,民间艺术的搜集、整理和改革,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他掌握的有关资料应该是可靠的。他的这篇文章,追述的是1935年,六坊云龙组成200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舞”到香港,参加“英皇银禧大典”,获得大奖载誉而归的经过。六坊云龙的另一件轰动省、港、澳的大事是前往澳门为孙中山先生的元配夫人卢慕贞女士祝寿,时间是1946年。
“背景材料介绍完毕,现在,请读者和我一起仔细看看刊登在《澳门日报》上的照片:
照片中的龙恰好长21架(截),用竹笏扎制,外披纱布制作的龙袍,龙身绘有龙鳞,下为龙裙,连同各截之间的活动部分,总长应该是50米上下。舞龙人身穿白色文化衫,白牛头裤,腰缠红腰带,脚踏草鞋。所有细节,与《六坊云龙戏香江》所描写的几乎完全吻合。所不同的只是舞龙人所穿的短裤黑白不同而已。
六坊云龙特点之一是龙体内可以装上蜡烛,当入夜以后,点燃蜡烛,龙便通体透亮,银光闪闪,宛如在星空中穿云破雾翻腾。考虑到整体形象的各谐,舞龙人穿的短裤黑白不同而已。
六坊云龙特点之一是龙体内可以装上蜡烛,当入夜以后,点燃蜡烛,龙便通体透亮,银光闪闪,宛如在星空中穿云破雾翻腾。考虑到整体形象的和谐,舞龙人穿白短裤是比黑短裤更为合理的。我不敢妄断村民们的记忆有误,但每位舞龙人配有黑、白牛头裤各一条,这也是合理的。
《中山文化志》在介绍六坊云龙时,有这么一段话:“舞龙者除穿白纱衫外,下身穿的裤子,是与龙袍的颜色、花纹一样的灯笼裤,远看人龙难分。“所谓与龙袍一样颜色,其实就是白色!
现已难以断定,照片所拍摄澳门的这次民间艺术巡游时间是1935年(即六坊云龙赴香港后转赴澳门),仰或是1964年(即六坊云龙为卢慕贞祝寿),但属于两者其中之一尤其是后者的可能性极大。
近年中山舞龙活动十分活跃,所舞的龙,大多是近年扎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造型等方面不能不发生一些变异,这也正是我要把这一照片推荐给读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