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山人过洋节日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3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有人说:现在生活好了,天天像过节。   这虽是玩笑话,但仔细想想,却又未尝没有道理。撇开烧香拜神等带有宗教意识的细节不谈,昔日人们尤其是小孩子那么喜欢年时节令,无非是藉此可以有那么一大堆可吃可玩可看可以添置新衣服鞋袜的理由。但到了经济宽裕、物质丰富的今天,又有哪一天不可以逛街购物、上茶楼酒馆、剧场歌厅,甚至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乃至大洋彼岸旅游?比起昔日只有文人雅士才偶然一聚的“郊游”,早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然而,寻欢作乐也总得找个堂堂皇皇的理由,本来,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已经不少: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此外还有带行业或专项性质的节日如9月10日教师节,农历重阳老人节时,特别是五·一节、国庆节,政府还专门调整休息日安排了长达7天的长假期,以利于发展旅游和活跃经济,再加上民间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四月八浴佛节、端午节(兼称诗人节)、七月十四盂兰节、中秋节、冬至团年等,几乎每月每周都有各样节日,但是我们仍然感到不够,近年,西方的节日也逐渐传入中国,并已不同程度地流行开来。   最为青年人广泛接受的首推情人节。   情人节在英语中称为Valentine’s Day,译音是“华伦泰日”。相传在公元三世纪时,罗马帝国有一个基督徒伦泰因带头反抗统治者对基督徒的迫害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得到狱长女儿的悉心照料,两人建立了感情,但他并未能因此幸免于难,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决。临刑前他给爱人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长信,这事传开后令人们大为感动,后来人们便把他遇害的那一天称为华伦泰日,这就是情人节的起源。   另有一说法,华伦泰是一名基督教的神父,在罗马帝国时期常偷偷为情侣主持基督教婚礼,因而被视基督教为叛逆的当局处死,为了纪念这位神父,后来人们把他死去的这天定为情人节。   以上两种说法虽有不同,但都说明它其实是基督教的节日。中国人的宗教观念淡薄,信奉基督教的人并不多,但为什么能流传开来呢?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了。大多数人根本懒得去考究何物是“华伦泰日”,只是感到从电视电影中所感受到的这个节日很温馨,送花赠物,到西餐厅吃情人套餐等很适合于表达自己能情人的心意,商家又抓紧这一商机事先大作宣传,开设专门柜台等,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情人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反而被冷落了。当然,中西方的情人节也有碰巧在同一天的,这是的场面就更热闹了。   在众多的洋节日中,很多是温情脉脉的,大多数与亲人和长者有关,这就更易为人所接受了。   为人子女,对母亲的爱感受特别深。因而母亲节是最早为中国人所接受的。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就是“母亲节”。关于母亲节的来源有两种廉洁。一是源于古希腊纪念女神“莉雅” (即天神宙斯的母亲)的节日。“莉雅”相当于中国的女娲,天上的众神和地上的人类都是由她衍生的,这个传说流传到英国,从十七世纪后演变为对耶稣之母玛利来的纪念,从此母亲节也称为“Mothering Sunday”。至于美国的母亲节则起源于1906年,美国费城妇女安娜的母亲不幸去世,在母亲去世年的纪念日时,她倡议设立全国性的母亲节,在这一天(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后来被广泛认可为母亲节。在,母亲节,人们常向母亲献赠或为母亲佩戴康乃馨(中国的名字是香石竹)以示敬意。若母亲健在,就佩戴红色康乃馨;若母亲已过世,则佩戴白色康乃馨。   父亲节起源于美国,时间是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它的来源是这样的,华盛顿斯博坎市的达德夫人的母亲很早就去世,兄弟姐妹6人全靠父亲养育成人。父亲含辛茹苦的自我牺牲精神令子女们很感动,于是,达德夫人在长大后积倡议:“普天之下,做父亲的也应该有一个正式的节日。”她的倡议得到当局的重视,1910年,斯博坎市举行了第一次全市性的父亲节庆祝活动。1972年,美国国会正式规定,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在美国,甚至还有“祖父祖母节”。它起源于1978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一项提案,将每年的9月份美国劳动节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定为“祖父祖母节”。“祖父祖母节”在中国广泛认同,不过,中国也有自己的“老人节”,这就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1988年经政府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此外,较少为人所知的还有10月1日的“国际老人节”,这是1991年根据第45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第106号决议所规定的。   要不要过“洋节日”,这不是本文所要问题,每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喜好和心意去决定,但是,当你参加某一节日的“派对”时,最少也该知道,你参加的活动到底是什么,不要再“朦查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