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李广将军箭在此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3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2000年5月,坦洲镇在建设水库清理坟地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明代古墓。省、市文物工作者随即前往现场发掘、清理文物。本文重点介绍的是在墓葬附近找到的一方石刻方碑。   碑用花岗岩打制,刻工较粗糙,显见是民间之物,但好在碑刻的浮雕图案保存较好,线条基本清晰。   石碑不是明墓的一部分,这点已可肯定。但这方石碑的用途,地引起了种种猜测。   石碑上所刻的图样是这样的:上方为一八卦,其下为上武士,左手持弓,右手执箭袋。与一般的土地公的一副笑嘻嘻的儒生、长者的慈眉善目不大一样。可见他不是一般的社神,比较准确的称呼就是“后土”。   我们在清末民初的墓葬附近可以发现主墓的侧后方都有一小堆土,也称为“后土”,其实是墓的守护神。这种墓葬的“后土”,与中国神话时代的“后土”,在衔头上就有很大区别。   按道教的说法,“后土”是道教中地伴最崇高的女神,全称是“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这正是我们常说的“皇天后土”中的“后土”。天为阳,故称皇;地属阴,故称后。对天地的崇拜,应是古人最原始的崇拜之一。   随着母系氏族的瓦解和男权的强化,“后土娘娘”也逐渐演化为男性的形象,至于具体是谁,则有多种说法,有说是共工氏的儿子句龙,因为他平了九州,战功显赫,因而成了“社稷之神”;有说是颛顼的儿子,专司土地;还有人说是那位“逐日”夸父的祖父等。但直至西汉,才由汉武帝下令在山西汾阳修建了全国第一间后土祠。“后土”的神力与管辖范围与其后的土地公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据说,他(她)不仅执掌阴阳生育,还管辖整个大地山河。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人在作出重大抉择而信誓旦旦时,总要那么庄重地向天地禀明:“皇天后土在上”,其下才是具体的誓词。   后来,民间感到需要有那么一位保?一方神灵,于是逐渐将“后土”人格化、个性化,演变为一位有名有姓甚至在历史上实有其人的社神、土地、山神。   具体到坦洲发现的那一方石碑,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字资料,不好亡断,但我可以用中山的民俗作为佐证,略加以说明。   直至50年代,在石岐安栏街的水上居民为主的住宅群中,每隔若干间屋,就有嵌在墙上的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几个大字:“李广将烟箭在此。”小时候我常到那一带探访同学,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其实全石岐也只有这一带有此民俗)。现在看来,那位张弓搭箭,时刻准备射向妖魔鬼怪的李广将军,很可能就是坦洲发现的石碑上的带箭神灵的人格化与个性化。   李广是汉代防御匈奴入侵年代的名将,有神箭将军的美誉,个人的命运却很坎坷,人民怀念他、但好像并未把他捧上神灵的位置。看来,把李广说成是土地神,应是昔日中山人的“创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