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千年第一天适逢甲子

发布时间: 2006年05月3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不知读者有没有留意2001年的日历,当翻开第一页时,有这么一行小字:“甲子金毕建日”。那是什么意思呢?   它的意思是,按我国的古历法,2001年元旦那天是“甲子日”,这一天属“金”,与天上二十八宿之一的“毕宿”相应。以上均与天文历法有关。至于所谓“建日”、“危日”、“破日”之类,则属于占卜学的范畴了。   这里专说“甲子日”意味着什么?   我国的古历法主要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在殷墟等地出土的古文物证明,早在甲骨时代,已有了用干支纪年月日的记载。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谓“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例如甲子、乙丑、丙寅……等,共可配成60组,称为“六十甲子”,这就可以用来记录年份,每60年一个循环,周而复始。按以上算法,2001年的元旦仍属“庚辰”年,直至1月24日的大年初一,才算是下式进入“辛巳”年。   月份也同样可以用干支法表示(以下均指农历月份)。从正月到十二月,相应的地支分别是寅、卯、辰、巳、午、末、辛、酉、戌、亥、子、丑。为什么不从“子”开始呢?原来,按周代的历法,以十一月为一年的开始,当时就给配上了个“子”的地支。汉代以后,改为正月为一年的开始,但干支的计算法却是延续的,于是正月就成了“寅月”了。此外,月份也可以与甲、乙等天干相配。于是,积5年成60个月,也循环一周,其中,天干是阳,地支是阴。   日期的纪法也与此相类,具体的推算法从略。总之,2001年元旦就是庚辰年乙丑月甲子晶。这些天干地支的纪年、月、日法在今天已无太大的用处。不过,阅读古籍时,若不懂得这些知识,就不免要感到茫无头绪,甚至要闹笑话。例如《诗经》中的《七月》一诗就有以下的描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翻译成现代汉语,那就是“七月心宿高挂在中天,九月开始准备寒衣,一月的风呼呼地刮,二月的风冷得叫人发抖(眼看三月快到),但是还没有御寒的衣物,这年头怎么过呢?”   初读令人莫名其妙,农历的早春二、三月,已是雪融花开的日子,怎么还需要寒衣?还说到怎么捱到年终的话呢?原来,《七月》成诗于周代,周代的三月只相当于现在的一月,那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现在回到本文的开头,2001年的元旦在我国的农历中恰好是“甲子”日,即天干地支纪日法的第一天。这当然是个巧合。但是,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想:“甲子”是每一个循环的开端,新千年、新世纪就有这么一个新的开始,对崇尚祥瑞的中华民族说来,应该是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