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沉的鲫鱼沙
经过7个昼夜的抗洪抢险战斗,沙朗镇(今已并入西区)鲫鱼沙岛4.3公里大堤奇迹般地抵御了200年一遇特大洪水的袭击,鲫鱼沙永不沉没。 1994年6月16-21日西江洪水暴涨期间,地处我市大涌镇与新会大螯镇隔海相望的西江下游小岛鲫鱼沙大堤共出现险情7次,从漏洞到塌方及漫顶,每次都惊心动魄。其中19日晚上和20日上午的3次险情均可谓险象环生。在抗洪人员的奋力抢救下,终于化险为夷。第一次,19日晚上11时,鲫鱼尾水闸的漏洞变成大水涡,护坡塌方,已战斗多天守卫在那里的数十人抢险队闻讯奔至,立即边堵漏洞,边用谷围松桩泥袋护堤,硬是消除了险情。第二次,20日凌晨2时,刚睡下的抢险人员,听到巡堤队的呼救声后,又一跃而起,手提肩挑抢险物资,疾跑15分钟到鲫鱼头堵漏护堤抢险,由于水深找不到漏洞眼,稳住了堤段。抢险队就这样摸黑一直干到天亮。第三次,20日中午10时,在大洪峰来临之际,鲫鱼头再次出现严重塌方,而且多次地段漫顶。已经一夜未眠筋疲力倦的80多人,与增援队伍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继续奋战3个多钟头,终于制服了塌方,顶住了漫顶,大家才舒了一口气。 面对紧急的灾情,在沙朗镇党委的统一调遣下,沙朗、隆平、隆昌各管理区在做好本身防洪排涝工作的同时,派出基干民兵赶赴大堤,从镇政府到鲫鱼沙有半小时多的车程,工交办、派出所、开发总公司、建委、工商银行、农电所、水电所派出车辆不分日夜支援运送人员和物资。镇领导成员13人有11人坐镇第一线。镇委书记陈尔昌身患重感冒,自始至终亲临各险段指挥作战。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及党团员干部,无不身先士卒,吃苦在前,派出所30多名干警迎难而上,不怕危险,勇当突击手。鲫鱼沙党支部成员张兰富,不顾自己承包的1亩鱼塘漫顶走鱼损失万余元,全力投入抢险,大腿还受了伤。留守机关值班的几位同志连夜采购物资,保证供给,多位同志、老同志耐不住,主动要求上前线,还拣重活干。他们唯一的愿望是保住大堤。由于有镇村两极党组织所起的坚强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部群众?力同心,勇战洪魔,终于夺取了抗洪抢险的胜利,“鲫鱼沙永不沉没”,就这样被证实了。 原载1994年7月12日《中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