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方若愚先生热心兴母校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06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高民川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家乡的建设事业,中山市沙溪镇旅香港乡亲方若愚先生频频回乡,出钱出力。在他的精心扶植下,其母校龙山中学建设日新月异,声誉日隆。由于方君的联系和支持,龙山中学还与大洋彼岸的美国洛士嘉图中学也建立了友谊,因而有“龙山精神,若愚作风”的美誉。   龙山中学座落于沙海镇豪吐村,前身是创办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85年)的龙山书院。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亦曾任教于此。该校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校友遍布海内外。近十年来,在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海内外校友乡亲的鼎力支持下,校舍重建、新建,教学设备添置更新,东西两翼教学大楼、科学楼、教工宿舍和饭堂等先后落成,古老书院焕发青春,黉宇渠渠,书声琅琅,蒸蒸日上。   龙山中学校友方若愚,沙溪濠涌人,出身书香门第,大学毕业,卓尔不群,经商办厂,长袖善舞,事业有成,热心社会,现任香港明德制衣厂董事长、恒大企业公司董事总经理、香港中山隆镇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等职。方君赋性豪爽,爱国爱乡,至1989年止,先后捐资500多万港元支持中山建设。他视母校如家,凡母校需要或他认为该办而力所能及的,就毫不吝啬,解囊资助。他捐资200万港元兴建“方一谦综合大楼”,以纪念其曾掌该校的先君。综合大楼颇具规模,有会议室、图书馆、阅览室、舞台、室内运动场和健身房等。施工期间,方君多次回母校视察施工现场。   方君深知建校旨在育才,教育质量的提高,视科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斗志是否得到激励。为此,方君除重视“硬件”的建设外,还十分关心学校“软件”的创设。1983年,他和海内外校友捐款共同建立龙山中学校友奖学金基金会,同时加捐十万港元,设立“纪念方一谦先生奖学金”,如斯善举,贡献已性非软;   而方君意犹未尽,又捐资59万港元,设立“纪念方一谦先生教育基金奖教奖学金”,购置产业,掘井开源,保证教育基金不缺,以垂永久。其用心良苦,可敬可嘉。此外,还有旅澳洲乡亲李普猷先生捐建的“纪念李东海先生奖学金”。1990年,澳门中山隆都同乡会会卢伟硕先生又捐赠奖教金2万港元。龙山中学奖教奖学金资金来源渠道之多,奖励项目之广和奖额之高,是口山教育界颇为罕见的。在1990年10月28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上,获奖教金的教工共53人,奖金共2万港元,人民币1。64万多元,获各类奖学金的学生60人,奖金共1万多元,其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余振孝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本科,获三项奖学金共1600多元(其中一项奖学金每年1200元,直到大学毕业)。   龙山中学管乐队,早享盛名,30年代名噪一时,后因各种原因星散。方君认为乐队既可为学校增光,又可激励学生奋发,有重建之必要,遂捐资建立了由56人组成的铜管乐队和由60人组成的合唱团。他决心要办的事,就“不计成本”,仅队员的服装(包括名贵的冬装),每套就值1500多元,又长期延师训练,前后用款20多万元。他十分关心乐队的成长,1989年为了迎接参加首届世界中山各中学同学恳亲大会的全体嘉宾和美国洛士嘉图中学的校长、教授到校访问,多次回来指导乐队排练。乐队设备齐全,阵容鼎盛,声色俱美,多次参加大型演奏和全市性的喜庆活动,均获好评。   方君兴学育才有其父风范,对母校建设,考虑得无微不至,一旦发现不足或该办的事,就及时与校方联系商量,精诚合作。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一干到底,故学校有“若愚作风”、“龙山精神”之誉。方君对校园的美化、绿化十分重视,仅植树种花,并请专人管理,1990年就用款1。3万多元。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陶冶学生身心,经过实地考察后,方君又斥资扩建教师宿舍,每个住房设有卫生间和厨房,可作“二人世界”;新建大型卫生间,增设自来水,让学生节省打水冲洗的时间,以利于学习;修建音乐室,购置高级音响组合和合唱团视听教具等。总之,学校所需设施一应俱全,师生获益良多。   方若愚先生热爱母校,桑梓情深,贡献良多,深得中山父老乡亲和母校师生赞颂。1989年,他被中山市八届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山市荣誉市面上民”光荣称号。                                  1990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