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汤鸿英、汤霭棠父子兴学遗事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06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高民川  
  1990年秋,中山市东区白沙湾小学新校舍竣工开幕,家乡父老师生对重建学校的倡导者——旅加拿大乡新汤霭棠先生表示衷心的敬意。然而,人们却不一定知道,汤先生之先父、老归侨汤鸿英原是热心公益的前辈。他致力于兴学,却不幸于半个世纪前惨罹杀身之祸,令人痛心。   话说白沙湾学校的前身为益群学校,是加拿大温哥华归侨汤鸿英等筹办的。鸿英自归国以来,倾注全神于办学,对于校务基于家务,不辞劳苦,造福后人。   1942年夏秋之交,鸿英往石岐为学校购办书籍,途经牛起湾(今东区起湾村)时,被6名歹徒持枪绑架,劫之渡海而去。自其失踪后,家人遍寻不获,事隔两月始接匪函,勒索7000港元才允放人,否则置之死地。当时交通梗阻,外汇断绝,接济无门,家人仅以半数还之,已是“悉索敝赋矣。但匪徒坚持原数,不允所求。家人苦无筹款之法,徒呼奈何。   鸿英年老力衰,被囚于低湿泥屋,待同牛畜,又缺营养,遂成痼疾。一日,匪徒十余人将鸿英捆绑押至荒邻,令其跪于预掘的泥穴边,示为葬身之地。鸿英见状,老泪纵横,仰天长叹,闭目跪下,静待死神降临,随着砰然一声枪响,鸿英三魂飘荡,长魄游离,晕倒坑内。其实,匪徒枪击所发子弹,原已脱去弹头,以遂其恐吓诈财之计,并引以为乐,丧心病狂,一至于此。事后匪徒将其灌醒。   但由于惊恐过度,鸿英已理智全失,神经错乱,嘻笑失常。匪徒监视渐疏。   一日,鸿英踯躅河边,因血气两亏,失足堕河溺毙。匪徒对死人亦不放过,竟向其家人索2000港元始允赎尸归,葬于本乡。可怜爱国华侨,竟屈死于绑匪之手,真是见者伤心,闻者流泪。   时值沦陷,敌伪横行,人人自危,冤屈难伸,海外音讯断绝,其子汤霭棠只风闻其父死讯,却不知其遇害详情。80年代盛世修志,笔者参与编修华侨志,在搜集资料中获悉上述华侨惨事,录而备用。真是“无巧不成书”,1986年6月,汤霭棠先生离乡日久,以年近八旬之身,买棹旋里,喜欣故乡开放新面貌,在拜访市侨联时,谈及其父不知死因之往事,偶为笔者所闻,顿忆上述史料,村名与汤姓均相符,莫非其父?因以之洵,果如所料,由此汤先生始悉其父死因,不禁叹息久之。汤先生深知国家强盛,教育为本,目睹家乡学校亟待重修,以利于培育人材,遂强忍悲痛,伸导并捐资重建校舍,以继其先翁未意之志。   汤先生的善举,深爱海内外乡亲赞许,群起响应,1990年秋,一座面积1400平方米,内有课室、礼堂、会议厅等的黉宇竣工启用,从此书声琅琅,学子莘莘。汤鸿 英老先生若泉下有知,亦当含笑矣。   事隔5年之后,为家乡公益事业不遗余力的汤霭棠先生在加拿大不幸仙逝,噩耗传来,白沙湾学校400多名师生深感悲痛,在“鸿英礼堂”为汤先生举行了追悼会,以寄托无限哀思。                                1996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