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香港添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先生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0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香港)海林
今年2月5日清晨,途径广州环市路上班的市民,都骤然发现花园酒店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数十个大红气球悬挂着10幅大标语“向广州荣誉市民致敬!”一人高的大花篮从酒店大堂一直摆到100多米外的大院门外。上午11时,在鼓乐齐鸣的欢呼声中,广州市政府在花园酒店隆重举行表彰广州荣誉市民大会。在同国家主席、省市领导觥筹交错的49位嘉宾中,有一位身材略胖的中年人,他就是香港添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先生。
48年前,李立先生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排行老五,是家中的“?仔”(最小的儿子),在乡间读了六年书后,因家境贫寒,便到一间糖厂当生产记录员,月薪仅20元人民币。以后,李立曾转调到县农具厂、家具厂等七八个单位当会计。
到了60年代初,由于大跃进失误造成国家元气大伤,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和前苏联逼债,群众的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那时,城镇职工每月仅有2.5两生油和20来斤粮食供应。十七八岁的李立正值长身体阶段,即使每日吃三蒸饭加蔗渣饼,仍食不裹腹。于是,李立连同几名同乡,在1963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划小艇来到澳门。三个月后,又从澳门转到了香港。
李立在取得香港身份证后,凭自己的双手四处帮人打工,卖苦力。没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竟使李立时来运转。
那时1968年,李立到港的第五年,他替一家集成电路版印刷公司的老板装修厂房。港府部门以充蚀线路版的化学药剂侵蚀去水管道为由,不准其开业。这个老板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遂问李立有无兴趣顶下他的这套设备,若答允,他可教李立生产的程序并介绍客路。
不甘雌伏的李立,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一口答应下来。这一大胆决定,使李立李立自此步入了电子行业,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的命运。
李立倾其五年的积蓄,买下了这位老板的机器设备,在九龙旺角花园街一条后巷,以廉价租得一间20平方米的房间,老板工人“一脚踢”,按图所骥地生产单面印刷线路版。适逢当时电子行业如雨后春笋开始兴盛,用于半导体收音机的线路版供不应求。李立尽早交货,不但一年不到头开足365天工,而且每天操作十多二十小时。为了能按时交货套现,每逢月底的几天,李立不得不通宵达旦地工作。捱夜更抵夜的操劳,一丝不苟的作风,终于为李立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市场。四年之后,李立结束了“光棍司令”的历史,厂房增加到500多平方米,雇请了20多名工人,产品除了畅销香港之外,还打入了新加坡市场。
由于70年代世界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使添利公司的业务得以渐入佳境。到了80年代初,李立已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和400多名员工,除生产高科技的双面印刷线路版外,还为美国制造电话机及录音电话机。
正当李立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中国的改革开放,有给一切具有胆魄卓识的实业家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的大舞台。1984年,李先生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中山市投资设厂,生产集成线路版和电脑产品。1986年,他再在深圳市南头区开设了第二间工厂,将香港的生产全部转移到内地。正是借助了内地这股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使得李先生的添利集团发生突飞猛进的巨变。如今,添利集团在内地的厂房已达5.6万平方米,员工逾6000人,年产值已超过10亿港元。
赤心拳拳的李先生还一往情深地眷者家乡,关心着祖国,近年来,先后向广州市的教育部门捐赠了港元600万元和人民币138万元,还计划近期在广州投资开发一个占地13公顷的电子工业城加工区。不久前,李立先生被授予了“广州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
(原载1993年3月22日广州《晨报》,编者稍作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