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服务华人社区的典范唐向明先生
发布时间:
2006年06月0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澳洲)周毅光
阳光国里的三月,南半球的澳洲,刚刚进入暑去凉生的初秋季节。侨青社每年一度的纽省敬老周活动,正好在这时举行。本年也不例外,但今年的敬老周传来一个特大的喜讯,就是澳洲侨青社永远名誉主席、顾问唐向明老先生荣获新州州长颁发“社区特别服务奖”。1996年3月24日,新州何沈慧霞上议员代表卡尔州长颁发“社区特别服务奖”给唐向明先生。这个荣誉的称号,不仅是唐向明先生个人的光荣,而且也是侨青社社员第一次得到这一类颁奖。
[center][B]数十年如一日 为侨团社会服务[/B][/center]
唐向明先生于1920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951年来澳不久,即加入侨青社工作。他视社如家,白天受雇于叔祖的唐餐馆香港楼工作,晚上9点放工后到社活动。当时的工资每周仅8镑,他还坚持每周捐出半镑作为侨青社人员受薪之用。在过去的艰难岁月中,相互支持,于此可见。
当年风华正茂的唐向明先生不但勇于任事,其任劳任怨,出钱出力,有足多者。当1956年中国京剧艺术团来雪梨访问演出时,为了赶写《中国京剧艺术团来雪梨访问演出的简介》,连同每个节目的歌句台词,唐先生一字不漏地用针笔版刻划,不知捱了多少个达旦通宵,终于赶及时间,完成任务。而这本二三十页厚的A4码宣传册能够及时通过文字宣传,使当时大多数不懂国语的侨胞群众得以了解内容,细心欣赏,得益良多。
唐向明先生对于社会公益和慈善工作义不让人,如当年侨青社筹购社址、中山同乡会筹购会所、澳华疗养院、华人安老之家百万行筹款等,地方或有水火灾害,无论是澳洲还是祖国,唐先生都踊跃捐助,数目不菲。特别是在故乡中山江尾头村,他带同兄弟率先捐建校宇,修筑道路,安装全村自来水官等,起到带头和号召的作用。
[center][B]以诗书联群爱国 歌颂友谊[/B][/center]
唐向明先生数十年来,一贯有爱国的正义立场。他认为华侨在外,没有强大的祖国便没有华侨的前途。他通过辛勤的诗词和书法创作,以文会友,赢得朋友遍天下。祖国万里锦绣江山,他游过许多名都大邑、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结交了许多文人雅士。但中国之大,还没机缘到访的地方仍多,正如他写给安徽大学马祖毅教授的一首五律:“几度回中国,未遑访合肥。情常怀旧雨,路却迷芳菲。迎客黄山树,临流采石矶。清风诗酒月,方寸逐云飞。”此外,他仍有许多文人雅士挚友只是通过文字缘而成为莫逆交的,如为唐向明先生《陶斋诗抄作序的无锡教育学院教授徐步云先生是也。徐步云教授亦强调“诗以言志”、“诗以抒情”。是则“情志互通”,虽未觌面而成为莫逆也,必矣!
[center][B]文艺交流 写作频繁 连连获奖[/B][/center]
唐向明先生一向勤于写作,积诗成帙。1995年,中山诗社为他出版了《陶斋诗抄》。该诗集于1996年1月31日在家乡中山市获评得“优秀精神产品贡献奖”。目前,他参加由北京《中华英才》书报社举办的“南湖杯”《我的一天》有奖征文活动,文章已入选;又经过该书报社函电催交,写就向全国同胞拜年的“沁春园”词一阙,分别于《中华英才》第128期及136期登出图文,并于2月21日(年初三)由北京空邮寄到。连同新州州长颁给的奖,他最近获奖有三次之多。虽屡次得奖(1987年曾获北京首届海内外爱国杯篆刻书法比赛第二名银杯奖;1993年又获得北京三峡书院颁发“龙马精神”卫星金奖),到处受人尊敬,但唐向明先生为人谦逊,和蔼可亲,绝不骄傲,认为他的一些成就,对社会贡献微不足道,并且有赖于客观的影响存在、社会群众的教育帮忙,自己不过是辛勤劳力,赶上机遇,才稍得成功而已。换句话说:他的几次获奖,都是客观环境存在的赐予,也是社会群众影响教育的赐予。
唐向明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乐于服务,毫不居功的人。无怪乎许多社会团体或私人需要帮助,有求于他,唐向明先生都能竭诚相助,完全不计报酬。
唐向明先生近来因年老多病,辞去社团实职,但各社团仍给予他崇高的荣誉:澳洲侨青社永远名誉主席、顾问,澳洲中山同乡会永远名誉顾问,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顾问,安徽省太白诗词学会永远名誉会长,中山市中山诗社名誉社长,海南五指山诗社名誉顾问,澳洲中国美术家协会学术顾问,纽修威省华人作家协会顾问(编者注:唐向明先生已于2000年8月21日在澳洲去世)。
(原载1996年4月3日澳洲《华声日报》,编者稍作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