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六节 学习与宣传

发布时间: 2006年09月27日   来源: 《中山政协志》   
  中山政协按照《政协章程》的规定,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组织和推动委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学习时事政治、政协理论、统战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增强委员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石岐市第一届,中山县第一届、第二届委员会学习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设立学习委员会,组织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界人士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政协统战知识。学委会下设的工商、侨联、卫协、宗教4个分学委分别建立学习组,组织各界人士进行经常性的学习。石岐糖烟酒、饮食等行业的委员们以企业为基地开展学习,学习制度健全,学习效果显著。1958年,还组织1个社会人士学习组,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有关文件资料及各个时期的时事政策等。二是通过各种会议学习。在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组织学习有关文件,或传达有关会议精神。1957年5月石岐市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组织委员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帮助大家认识要学会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959年1月中山县政协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学习《政协章程》,使大家明确政协的性质和任务。三是举办工商业者讲习班。该班负责组织石岐市、中山县、珠海县的公私合营骨干分子学习,执行自愿参加,自觉学习,自由辩论,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组织原则。从1956年10月至1959年2月共开办5期,此后停办,轮训对象则分批分期到佛山专区政治学校学习。1963年4月县政协二届委员会决定复办讲习班,以全国政协学习委编写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学习资料》为教材,继续组织工商业者和有关人士学习。四是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孙中山的诞辰、逝世纪念日和国庆等节日举行庆祝、纪念活动和座谈学习,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中山县第三届,中山市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确立学习工作的正确指导方针,把学习活动同鼓励委员和各界人士知情出力、参政议政项结合,从传统的自我改造、自我教育逐步转移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轨道上,使政协的优良学习传统有了新的发展。在政协恢复活动之前的1970年3月,成立政协石岐学习组,成员10余人,前期每周学习2次,后改为1次,学习活动深受各界人士喜爱。政协恢复活动后,石岐学习组不断发展。为扩大联络面和团结面,政协又在民主人士比较多的小榄、沙溪、三乡等区镇建立学习组。学习形式除象从前一样把学习同各种会议和各种纪念活动结合起来外,还将学习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相结合,使委员们增长见闻,开阔眼界,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的认识。其中县第三届委员会组织委员们到工厂、农村参观17次,市第四届委员会组织在市内或到省外参观45次,市第五届委员会组织参观次数超过50次。此外,还请有关领导作辅导报告,帮助委员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几届委员会共作辅导报告20多次,其中有省政协副主席祁烽作的有关统战、政协工作的政策理论报告和市政协副主席沈大启作的学习政协章程辅导报告、副主席陈占勤作的形势报告、副主席叶明青作的学习十三届三中全会公报的辅导报告、市教育局长肖海涛作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报告、交通局负责同志作的有关交通安全的报告等。   1982年,县第三届第二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山政协通讯》编辑组,并于2月26日出版《中山政协通讯》创刊号(第一期),开辟了宣传政协工作、反映委员活动情况、报道民主党派工作动态的新渠道。   中山市政协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委员会把学习宣传内化为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紧扣时代脉搏,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一是通过主席会议、常委会议、政协委员学习会议、专委会会议等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新修正的《宪法》和《政协章程》,人民政协理论、统战知识等。二是举办各类报告会和讲座,学习现代科技、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委员自身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其中对中国加入世贸问题,由经济委牵头,举办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会,使委员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针对中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作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专题报告;为配合市委、市政府实施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战略,与市经贸局联合召开装备制造业专题报告会,邀请省机械行业协会会长奚志伟作专题报告;为使委员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略和中山的发展形势有更多的了解,提升参政议政水平,邀请广东金融学院教授丘磐作“珠三角中小企业管理对策与创新”的学习辅导,并请政协常委卢伟国博士和胡波教授分别作“中港电子业前景、挑战与机遇”和“解读中山人精神”专题讲座。三是运用各种渠道宣传报道政协工作,扩大政协的影响。继续编印《中山政协通讯》,包括《中山政协通讯快讯》、《中山政协通讯专辑》、《中山政协通讯特辑》;1996年起编印《政协信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和愿望,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密切党群关系,成为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全面了解社会动态,体察民情,解决实际问题的快速通道。通过《中山日报》、中山电视台、中山电台等传媒及时向社会各界报道政协重要会议、调查考察、协商活动的情况。1996年,通过新华社通稿,全面报道增补外来员工为政协委员的整个协商过程;中央电视台对此也作了《外来员工进入参政议政殿堂》等专题报道。1996年11月12日,市政协在《人民政协报》上专版宣传中山的建设成就和市政协履行职能的工作体会及政协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1998年11月,在《中山日报》开辟专栏,连续报道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成果。1999年,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人民政协50华诞和迎澳门回归为主线,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活动,在《中山日报》刊登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知名人士系列访谈录和政协主席苏松勤《同心创伟业,共谱新华章》一文;开辟政协工作回顾图片专版。2000年,与中山电视台合作开设3期《百家谈》专栏节目;创办《中山文萃》,共出版6辑,将政协委员们的学习心得、调研报告、社会观察、散文诗歌等精华部分汇编成集。2001年,与中山日报社合作,在《中山日报》开辟“建言献策”专栏,反映政协委员和群众的心声。配合纪念政协中山地方组织成立45周年活动,在中山广播电台“新闻直通车”节目中制作2辑专题节目。2003年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单位合作,运用媒体效应,对政协全会、常委会、主席会议、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专委会活动及重大调研考察活动作及时充实的报道,其中报道《政协增设旁听席 市民踊跃报名》获《中山日报》2003年度十大优秀作品奖。2004年8月,创办中山政协网站,及时反映政协动态,宣传委员风采。2005年3月31日,开通新版“中山日报网——中山政协专栏”和“中山政协网”,改版后的“中山政协网”由原来的8个栏目增加到11个,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深受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喜爱。网站自开通至2006年6月30日,浏览人数已达11143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