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工人运动领袖林伟民
发布时间:
2007年01月06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林伟民,广东省香山县第七区三灶(今属珠海市)人,1887年生。年青时到香港当海员。辛亥革命时期, 林伟民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投入反对清皇朝的革命斗争。他不顾个人安危,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传递秘密情报,筹集捐献财物,输送武器弹药物资。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从事反对北洋军阀袁世凯的斗争。林伟民发动香港海员以人力物力财力援助孙中山反军阀的斗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提出“以俄为师”的口号。林伟民常常随船航行于世界各港口,有机会与国际工人接近,因而很快获悉十月革命的消息,憧憬着中国新的革命斗争将来也会获得胜利,认识到工人组织起来的重要性。为此,他积极发动海员,在香港建立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该会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产业工会之一。一贯热心工人运动的林伟民被选为该会干事会干事,负责交际工作。由于在香港的中国籍海员工资仅有外国籍海员的20%,在林伟民等海员工会领导人发动下,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爆发,要求提高工资。香港海员回广州坚持反帝斗争。
2月23日,孙中山以中国大总统名义公布暂行工会条例。这是中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工会条例,这个条例承认工会的合法地位,从政策上有力地支持了工人运动的公开合法发展。在孙中山的公开支持下,林伟民等团结广大香港海员坚持罢工斗争。3月上旬,这次香港海员大罢工获胜,迫使香港英国当局答应增加工资15%~30%,取消封闭海员工会的命令,抚恤死难工人家属。香港海员由广州返香港复工。
在香港海员大罢工胜利的基础上,广东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这一年劳动节,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林伟民由香港到广州,出席了这次大会。
5月2日,孙中山接见了参加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全体代表,发表讲话,希望代表们为国家和社会尽力,为工人为人民多办好事,并谴责湖南大军阀赵恒惕杀害了湖南工人运动领袖黄爱、庞人铨的暴行,表示将依法惩办。
林伟民第一次见到和听到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清皇朝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民党最杰出的领袖孙中山的讲话,万分喜悦,特别是孙中山推行扶助农工的政策,使他受到极大的鼓舞。在孙中山支援职工运动讲话的鼓励下,林伟民在大会上介绍了香港海员大罢工56天的光辉历程及经验,引起了各省区代表的重视与表扬。会后,他到上海开展工人运动,任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上海支部主任。同年冬,他回香港,从事工人运动。1924年初,他到苏联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出席国际运输工人代表大会,介绍了在孙中山大总统支持下,香港海员大罢工的胜利及经验,受到世界各国代表的好评。这时,经罗亦农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他回国到广东,任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广州总办事处主任,坚决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带领广州盐船等业工人,开展合理合法斗争,使盐船等业工人收入增加。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林伟民在广州出席追悼孙中山大会,决心继承孙中山遗志,坚决战斗。5月,他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被选为第一界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成为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6月19日,反对英帝国主义的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爆发。他带领省港工人坚持反帝反军阀战斗,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委员。1926年1月,他被选为全国海员总工会委员。5月,他患骨结核重病卧床治疗,但仍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1927年9月1日,他与世长辞。他毕生廉洁,逝世后家徒四壁,十分贫穷。当时白色恐怖严重,盐船工人集资收敛他的遗体埋于广州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