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卫士叶挺
发布时间:
2007年01月06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叶挺,字希夷,广东惠阳会水楼村人,1896年9月10日生。1918年冬,他到福建漳州参加孙中山创建的粤军,1919年在漳州参加中国国民党。1920年,按孙中山命令,叶挺随粤军离开漳州回师粤东,攻打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军阀广东督军莫荣新部。在粤东黄皮径一役,粤军第一支队参谋叶挺率领部队击溃了四倍于己之敌军,威名远扬。10月29日,粤军收复广州,叶挺随军进入羊城。随后,通过粤军参谋长邓仲元(邓铿)的介绍,孙中山认识了叶挺。
1921年4月7日,孙中山被选为大总统,下令整编粤军,扩编为两个军。叶挺任粤军第一军第一师部参谋兼工兵营副营长。
5月5日,孙中山就任大总统职。广州工农兵学商数十万群众举行大会热烈庆祝,并结彩大游行。叶挺随军参加大会和游行。孙中山发表就职宣言,阐述建设方针,号召人民群众“各尽所能,协力合作”,“庶几既分离之民国……以归于统一。”他还表示,对国内天然资源的开发则“抱开放门户主义,欢迎外国之资本及技术”到中国投资,建设中国,希望各国承认设在广州的总统府“为中华民国唯一之政府”。
叶挺拥护孙中山统一中国及欢迎各国资本与技术到中国投资的主张,认为这是振兴祖国的重要措施。同年下半年,他任孙中山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担任拱卫总统府和保卫孙中山宋庆龄等极其重要的任务。
10月15日,孙中山乘军舰出巡广西,准备取道湖南北伐。北伐军三万人亦于当日开拔。孙中山于12月4日到达桂林,建立北伐大本营。7日,他在桂林党政军各界76个团体的欢迎会上发表演说,论述建设新国家等问题。
21日,叶挺护送宋庆龄和红十字会人员到桂林,随后参加护卫孙中山宋庆龄工作。
1922年3月,据孙中山令,叶挺率领警卫二营到灵川剿匪。
4月23日,因陆军部长陈炯明图谋叛乱,孙中山将大本营由桂林迁回广州。
4月下旬,叶挺完成孙中山下达的剿匪任务后,亦奉令调回广州,保卫孙中山总统府。
6月12日,孙中山在广州举行茶话会招待新闻记者,指出“广东军人武武相护,反对北伐”。希望以舆论压力,迫使陈炯明部退回东江。当时,陈炯明虽退至惠州,但其部队在广州仍有2.5万人。这次茶话会,由叶挺率领部队担任警卫工作。15日,陈炯明密示部将叶举部围攻孙中山总统府。叶挺加紧做好保卫总统府的工作。
16日凌晨,陈炯明叛乱,指使所部4000多人围攻总统府,并以大炮轰击孙中山在越秀山的住地粤秀楼。孙中山在叛军炮轰前,已间道出走,转移到泊于长堤天字码头附近的宝壁舰。孙中山在舰上手拟电稿,号召各军讨伐陈炯明。叶挺在总统府率领部队,英勇抗击叛军。至下午4时,叶挺掩护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突围脱险,并于翌晨转到黄埔,后与孙中山在永丰舰会合。
从6月17日至8月9日,孙中山一直在永丰舰指挥平叛战斗。叶挺也一直在孙中山身边,担任护卫工作50多天,从不稍懈。8月9日上午,孙中山召开各舰长会议,认为南雄确已失守,在粤北的北伐军腹背受敌,未能到广州参加讨伐陈炯明,如自己继续留在永丰舰指挥作战,于事无补,决定离开广州,赴上海。下午,孙中山宋庆龄乘英国炮舰“摩轩号”离广州。按孙中山部署,叶挺亦离开广州,到澳门福建等地暂住,联络革命同志,准备协助孙中山重组革命军队,打回广州,讨伐陈炯明。
叶挺到澳门等地对进步朋友说:陈炯明炮轰孙中山总统府时,以20万元悬赏擒杀孙中山,还承诺“攻下总统府,官兵放假三天”,即可以让部下官兵放肆抢劫三天。这个高额赏款和诱人的煽惑,将叛军激红了眼。叶挺站在总统府前面台阶上,看到那些疯狂冲前的叛军,仅在他率领的第五连的防御正面上,就有近千人。幸好孙中山早一些时间已转移,否则真是危险万分。孙中山是化装成出诊医生,离开粤秀楼,穿街过巷,转到珠江边上舰的。宋庆龄则因怀有身孕,不愿拖累孙先生而没能与他同行。孙中山刚出行不久,叛军就开始向总统府发炮。紧接着,叛军步兵蜂拥而上,发起了冲锋。守卫总统府的部队,打退了敌人五次进攻,使叛军不能越雷池一步。但守卫大总统寓所粤秀楼的卫士队伤亡很大,抵挡不住叛军的围攻,不得不放弃那个据点,趁天黑夜暗,簇拥着宋庆龄通过那条架空天桥,退到了总统府内。
本来孙中山在离开总统府旁的寓所粤秀楼时,曾与警卫部队领导人约定,如果他能顺利地登上永丰舰,他将下令让该舰于16日中午12时向叛军发炮。那时如果情况许可,总统府警卫部队即可向外突围。但到了约定时间,仍未闻军舰炮声。叶挺等不仅弄不清孙中山本人是否安全脱险,而且对在叛军再次发动进攻时,能否保证宋庆龄的安全,也极担心。
但情况突变。叛军从上午10时停止进攻,下午3时,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斗争中,标榜“中立”的广州卫戍司令魏邦平派他的助手马毓藩来到总统府,找警卫团长陈可钰,说他代表广州卫戍司令前来调解,陈炯明部叛军将领叶举同意有条件停火。这时,叶挺等才知道,叛军确已探明孙中山登上永丰舰,因而不想再打了。警卫团通过马毓藩与叶举达成协议:警卫团接受叶举提出的限时退出总统府的要求;叶举部队同意为警卫团和总统府人员撤离开放一条出路。
叶挺对宋庆龄谈了协议。为了防止叛军袭击,宋庆龄按照撤退的需要,作了化装,穿上一件宽大的雨衣,用雨帽掩了头部和脸的一部分,由他的随从人员扶着,走在撤退队伍中间部位,参加冒死突围。
当警卫部队打开总统府前院两道铁门撤退时,叛军一哄而进,放肆抢劫总统府财物,连孙中山夫人手中装有贵重首饰的一个包裹也被刺刀挑开。警卫团一出大门,就遭叛军阻击。在敌众我寡无据点可守的情况下,警卫队伍边打边走,伤亡惨重,很快被打散。孙夫人在随从人员扶持下冲出险境,转到一个大学校长家中暂时隐蔽片刻,待风声稍静才转移到永丰舰。叶挺掩护孙夫人转移后,翻墙进至中央公园(人民公园),只身脱险,后转到永丰舰。
在这次事变中,值得庆幸的是孙中山夫妇虽然历尽凶险,却仍从九死一生中脱离虎口。但不幸的是,孙夫人唯一的一个尚未降生的胎儿,因逃走途中奔波过累却流产了。
孙中山在永丰舰上接见了叶挺,对他在保卫总统府作战中的英勇斗争,给予了褒奖慰勉。孙中山告诉叶挺,革命道路艰难曲折,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不怕失败,继续联络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重新集中革命力量,坚持反对军阀陈炯明的斗争。叶挺听后,到市内昌兴街找到总统府警卫第二团团长以及军官李章达等,从事反对陈炯明的秘密工作,旋即返永丰舰向孙中山汇报。
孙中山在舰上曾电调北伐部队许崇智部由江西回师广州,讨伐陈炯明叛军。7月,许崇智部到韶关同叛军交火,失败,转往粤东。孙中山看到回师讨逆已难奏效,才转赴上海。叶挺有段时间,转到香港,联络旧部,等待时机。
孙中山到上海后,指导由粤东到闽西的许崇智部,组成东路讨贼军,以许崇智为总司令,另指导在广西的滇桂粤部队组成西路讨贼军,于12月进入西江地区,讨伐叛军。这时据孙中山指示,叶挺到西江地区,对陈炯明部粤军第一师进行策反,在该师的邓演达、张发奎等支持下,发动该师起义,配合滇桂部队,挺进肇庆三水,打败陈炯明叛军,进入广州。
1923年2月21日,孙中山由上海到广州,任大元帅,任命叶挺为孙中山大元帅府宪兵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一营营长。叶挺继续担任护卫孙中山的工作。1924年秋,孙中山提出“以俄为师”的主张,同意叶挺辞去军队工作,到俄罗斯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2月,叶挺参加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他转到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
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叶挺在莫斯科参加追悼孙中山大会,决心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战斗,11月在广东肇庆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1926年1月任叶挺独立团团长,后参加北伐战争,屡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