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卫士杨殷
发布时间:
2007年01月06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杨殷是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人,1893年8月12日生。1911年,他加入中国同盟会,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随即到澳门,在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工作,参与发动群众,以人力物力援助了由中国同盟会总理孙中山领导的反对清王朝的斗争。
辛亥革命推翻清末代皇帝溥仪后,孙中山于1912年1月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杨殷在南方与群众同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胜利,废除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不久,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先任总统,后一度称洪宪皇帝。孙中山领导人民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杨殷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影响很深,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斗争。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任国民党理事长。杨殷加入国民党。1913年,孙中山的战友同事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被袁世凯派人杀害。袁世凯的心腹爪牙郑汝成任上海镇守使,残酷杀死许多革命党人与群众。按革命党人指示,杨殷到上海,抓住郑汝成骑马上街的时机,突然抛出手榴弹,炸伤郑汝成,为民除害,然后转入理发店理发,机智脱险,受到群众异口同声的赞扬。不久,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段祺瑞等上台。
孙中山继续进行反军阀斗争。杨殷亦紧跟从事反对军阀的活动。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杨殷在大元帅府参军处任副官,兼任孙中山卫队副官。
10月3日,孙中山通电反对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重组参议院,严词痛斥其为“背叛约法”,与袁世凯自造的参议院“如出一辙”。10月上旬,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大元帅名义颁布讨伐段祺瑞令,指出段祺瑞“阳托共和,阴行帝制”,实为“共和之蟊贼,人民之大蠹”。他号召全国人民奋起,“讨灭伪政府,还我约法,还我国会,还我人民主权”。他带领全国军民,坚决反对北洋军阀的非法行动。
杨殷则认真做好保卫孙中山的工作。他少年时曾在香山故乡跟随拳师学过少林拳术,精通技击。他常随孙中山出入,担任警卫职责。他严肃负责,忠于职守,与卫队一起,认真做好护卫孙中山和宋庆龄的任务,有时深夜到孙中山宋庆龄住地一带巡逻,严密戒备,从不稍懈,深受孙中山宋庆龄和大元帅府参谋处人员的好评。他还对孙中山提出关于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的宝贵建议,说:“只有扩大军政府的革命军队,才能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孙中山对此很欣赏。由于他对扩大武装,保卫大元帅府,保卫孙中山有功,当时广东群众热情地称杨殷为大元帅府师爷(即高级官员)。
1918年元旦,孙中山大元帅发出布告,勖勉全国军民在新的一年中奋发前进,“速图戡定内乱,回恢平和,依法治之效,与并世列强同轨”。
杨殷支持孙中山的反军阀,争取戡定内乱的主张,在大元帅府内外,对官兵和人民群众宣传孙中山统一祖国的思想。
5月21日,由于西南军阀陆荣廷岑春煊废除大元帅制,排挤孙中山,孙中山离开广州,后到上海法租界。行前,他发表通电,谴责军阀罪行后,指出:“武力角逐,势难持久。”
杨殷则留在广州,任西关盐务稽查处师爷(高级职员)。
1921年4月10日,孙中山重返广州,任大总统,继续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谋求祖国统一。
杨殷获悉孙中山任大总统,万分高兴。5月5日,广州数十万群众举行大会,热烈庆祝孙中山重新荣任大总统,并结彩举行大游行,他随队伍走到大总统府前。孙中山向游行队伍挥手致意,感谢人民群众对他的信任和支持,还发表就职宣言,号召人民群众“各尽所能,协力合作”,欢迎外国企业家,到中国投资建设,希望各国承认总统府为“中华民国唯一之政府”。
杨殷与群众拥护孙中山的政策。1922年6月,大军阀总统府陆军部长陈炯明背叛孙中山,指使部下炮轰总统府。孙中山离开广州,转赴上海,行前发表声明,反对陈炯明的罪恶行径。
杨殷在广州谴责陈炯明炮轰孙中山总统府罪行,随后与中共广东区委联系。1923年1月,经杨章甫介绍,他参加中国共产党,旋即被党组织派到苏联俄罗斯参观学习。
3月1日,孙中山指挥革命军队,打败陈炯明部队,在广州重任陆海军大元帅府大元帅,坚持反帝反军阀。
杨殷这时由俄罗斯回到广州,获悉孙中山任大元帅,无比高兴,坚决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并根据孙中山扶助农工精神,按中共广东区委分配,在广州从事工人运动,帮助石井兵工厂等单位成立工会。他亦与孙中山的儿子孙科联系,保留国民党员身份。10月1日,他任中国国民党广州市第四区分部委员,兼秘书。当时的秘书,实际是该区国民党区党部领导人。
那时,孙中山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杨殷坚决执行三大政策,在广州佛山顺德等地从事工人运动。
1924年5月1日,广东各界举行国际劳动节纪念大会,广州市工人代表大会同时开幕。杨殷发动广州工会和工人出席大会。孙中山在会上发表演说,鼓励中国工人“要废除中外不平等的条约,……做全国的指导,作国民的先锋,在最前的阵线上去奋斗”。他指出:“现在中外的工人都是一样的作战,所向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敌人,所以中外的工人应该联成一气。”他赞扬“英国俄国的工人便是中国工人的好榜样”。
杨殷出席广州市工人代表大会,听了孙中山的报告,明确了工人的神圣职责,是担任全国的指导,当国民革命的先锋队,是站在最前的战线上作斗争,同时应学习世界上俄国等国家的工人的好榜样,精神大振。在这次大会上,他介绍了工人运动经验,当选为广州工人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顾问。
为反对帝国主义在广州租界沙面颁布的新警律,7月15日,在杨殷和广州工代会主席刘尔崧等领导下,广州沙面工人举行大罢工。杨殷对工人说:“帝国主义的新警律,规定中国人出入沙面,要携带贴有本人照片的执照,而其他国家的人却可以自由通行。这分明是一个侮辱中国人民的法令。我们必须坚持反帝斗争,要求取消新警律”。经过他的鼓动,罢工工人离开沙面,到市内坚持反帝斗争。英法帝国主义者派人到孙中山大元帅府,要求孙中山下令工人复工。孙中山严词拒绝,说:“我不能剥夺人民自由”,要求英法帝国主义者“善自反省”,废除新警律。杨殷则带领工人坚决同帝国主义作斗争。
沙面工人坚持罢工,使帝国主义遭到很大损失。有些外国商人每天损失12万元。8月7日,沙面英法等国领事与孙中山会见,表示愿意调停罢工,要求工人迅即复工。孙中山说:“罢工是工人的自由,政府不能压制他们。”英法帝国主义者知道如罢工继续下去,将会招致更大的损失,为此表示愿意接受工人条件。8月14日,当广州工人先送巡捕(警察)返沙面时,沙面法租界又否认他们复职,工资拒发。工人继续扩大罢工。沙面英法当局见此,只好写信给孙中山,推说此事实属“误会”,要求不要将事情扩大,保证遵守协议,请工人复工。
8月19日,在广州工人和杨殷等热烈欢送下,沙面工人返沙面复工。沙面英法当局宣布取消新警律。
沙面工人都表示感谢孙中山、杨殷对他们反帝斗争的支持。这次罢工打破了自“二七”惨案以来工人运动的消沉状态,对全国工人运动的恢复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永耀光辉的一页。
10月,广州发生了反动武装广东商团军叛乱,企图推翻孙中山大元帅府。孙中山指挥粤军等部队戡乱。杨殷发动广东工团军等武装协助孙中山部队平定了商团叛乱。随后,他任中共广东(两广)区委委员广东区委监委委员。
1925年春,按中共广东区委指示,杨殷与梁复然等到香港工作,开展工人运动,并成立香港工作组,以杨殷为组长。他建立工人团体,命名为小社,发展了一批积极分子入党。
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杨殷非常悲痛,立即在蒙养学校召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开会,讨论决定,全体党团员参加由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发起的全港各界追悼孙中山逝世大会,并发动广大工人也参加。接着,他又召集小社社员开会,决定全体社员团结工人参加追悼会。对孙中山逝世,杨殷是深切怀念的。他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早年挺身参加辛亥革命,随后又在大元帅府工作,曾多次亲聆孙中山的教诲,加上又是同村人,倍加亲热。每当回忆起过去和孙中山相处的日子,他的心情就久久不能平静,决心继承孙中山遗志,进行革命斗争。6月,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大屠杀,他在香港发动工人参加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他兼任该会特别保卫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