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空袭上海天快亮了
1945年刚开始,上海盛传两件大新闻:一件是日军在太平洋吃了败仗,处于挨打地步;另一件是中美联军将在浙江和江苏沿海一带登陆反攻,主要目标指向上海,定有一场大轰炸和战斗,那时恐怕会弄到玉石俱焚的地步。不过人人都有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天快亮了”,日本的黑暗统治即将结束,光明在望,胜利快要来临。
谣言满天飞,有许多人相信,也有人不相信。事实最后证明了这些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因为美国的飞行堡垒差不多天天飞到上海上空侦察,这批最新型的飞机,机身庞大,仪器先进,高空飞翔,往来自如。日本的高射炮火集中顽抗,亦无法阻挡。最令他们丧气破胆的是汇山码头基地和附近仓库被炸,夷为平地。日军下令全市采取防空措施,家家户户要把窗上玻璃粘贴纸条,挂上布帘,而且布帘要双层,外面用黑色布,里面用红色布,在夜间不许有灯光透出。每家门前要掘一个六尺深的防空洞,空袭时作为藏身之所。后者并没有付储实行,大概工程太大的缘故。
路上的街灯也减少了一半,所有商店外面的霓虹灯全部禁止点亮。新新公司的高塔原装有五彩灯饰,每晚点亮,光射斗牛,直冲云霄,可说是上海妇孺皆知的商标。如果你乘轮船到上海,驶入吴淞口,就可以远远看到它;如果你坐火车来上海,过了真茹站,就可一目了然,恍似近在咫尺。但是,在灯火管制之下却暗然无光。
此外,住宅用电也受限制,每户每月只准用七度电,倘犯规超过,就要断电。试想七度电的用量,仅能维持半月,未免强人所难。所以,上海一般市民提早吃晚饭,饭后就上床,或改点洋烛,市上的洋烛因此都利市三倍,被收购一空。
那么,夜上海的社交生活又如何呢?它不但没有冷落,反而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畸形发展,纸醉金迷,比以前更热闹。茶楼、酒馆、戏院和舞厅,处处客满,利市百倍。入夜街上是黑暗世界,但在这些娱乐场所里面,却灯红酒绿,城开不夜,全不受管制。当然,这是金钱作用,另有安排。由此反映,日本人的统治力量渐已削弱,末日不远矣!同时也反映出不少市民精神苦闷,设法寻找刺激,浑浑噩噩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只求目前的享乐,不顾明天如何。最突出的是舞厅,在旧日租界时代不过十家,到了后期,好像雨后春笋,增添四五倍之多,盛极一时,夜间有晚舞,中午有餐舞,下午有茶舞,更标奇立异的清早有晨舞,可见人心已颓丧到了极点。
讲到新新公司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危机。新新的七楼上有尖塔一座,照比例也有七层的高度。日军利用这高空位置,在塔顶装了警报喇叭,一按按钮,四面八方都能听到,声音凄切,份外惊心。
空袭警报分为两种:一种是戒备警报,响了之后,仍有一段时间,可以自由活动;另一种是紧急警报,一切活动都要停止,全上海就在静止状态中。
我们吸收了八一三战事的经验,订下一套应变方案。从受职股东中抽调30人组织自卫队,共分3班,每班10人,轮流值勤。警报传来时,由值勤的人维持商场秩序,把守出入门户,所有职员固守自己的岗位,不准随意行动,同时停止营业活动。在商场的顾客一律请到楼下后座,以策安全,如果愿意离去的,悉由自定,但只许出去,不许进来。警报解除后,恢复日常的操作。为了节省用电,营业时间缩短一小时。由于警报随时来临,公司生意大受影响,入不敷出。
另有一种令人担忧的情况,就是有一部份高级干部竟有预备逃难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