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发布时间:
2007年04月2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本篇转录自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丛书(75)——《李承基先生访问纪录》。该书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历史教授黎志刚主理,曾在悉尼华人电台广播和在《星岛日报》连载。此转录部分略有改动。
全文所述纯以我个人在上海新新百货公司的经历和感受为出发点,虽然与其他三大公司——先施、永安和大新并无直接之关系,但是,在同一时代(抗日战争时代),在同一地域(上海孤岛沦陷区),在同一环境(敌伪暴力统治下),许多际遇是相同的,许多感受是相同的。
例如:在通货膨胀,经济崩溃之危机中,如何求适应,如何求生存;在时局动荡,政治黑暗之局面下,如何挣扎图存,其中艰苦历程,虽不足为外人道,但亦充分反映其他同业的情况,留给后来者一个忠实的参考榜样。
先父在新新公司投资庞大资金,为李氏家族取得领导权,同时,亦为李氏家族带来财富荣誉,但相对地,亦为李氏家族带来不少灾难。
例如: 1937年,先父因公殉职;1945年,泽兄蒙受汉奸罪名,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一个深刻的伤感的感慨——“为谁辛苦为谁忙?”
时至今日,转眼60年,过去的往事,也如烟,如梦一般逝去了,但是一页四大百货公司的历史,足以见证我们中山人的前辈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业绩及遗下了坚毅奋斗的足迹,为中国百货商业开创了光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