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辛苦基业 随风而去

发布时间: 2007年04月2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华北;“八一三”,日本再侵上海。于是,全面抗战开始。是时,上海仍有公共租界,英美法之势力依然存在(按:直到1940年珍珠港事变后,日本始全部接收公共租界)。上海偏安一隅,市面畸形繁荣,一切改观。

有鉴于此,新新当局只好放弃向香港及天津设立分行之原定计划,集中全力在上海发展。

在沦陷八年之苦难中,新新公司虽经种种困苦,幸而安然度过,并能开辟崭新的另一新局面。

新联营机构有:

1.新新实业公司,资本4亿元,以投资地产为

2.新大银行,以经营放款和金融贸易为主,业务蓬勃。

3.奇美服装厂,制造男女成衣和儿童服装,提倡中华国货出品,风行上海(按:其创立经过,详见附录)。

4.福安烟厂。

5.新都饭店音乐夜总会

6.绿宝GREEN SPOT厂。

新新一系,创立于上海,是以事业之扩拓,亦全力集中于上海,以上六项企业,虽有优异成果,但由于后来政制改观,未能保存,故其最后结局,与永安、先施颇有不同之命运。因新新公司在香港缺乏基地,遂无复兴希望。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新新公司内部突起工潮,以小职员韩武城(按:韩是刘少奇派来沦陷区上海领导工运的,文革时刘少奇被打倒,他也遭清算)为首,揭发李泽兄是汉奸,在日伪时期出任“全国商业统制会”之理事,有资敌行为,大做文章,以职工会名义发动检举,告到法院。

新新当局亦请章士钊为首席辩护律师。如此一场官司,纠缠不息。最后,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之莫须有罪名判处李泽兄入狱三年。

其实,“全国商业统制会”是包括各行各业之商会,对当日上海南京路的百货公司,早指定永安公司郭顺六叔和新新公司李泽兄为代表。抗战胜利后,郭氏即回香港,因此,李泽遂成为代罪羔羊。

李泽兄出狱后,即回香港,后来澳洲定居,终其余年。

当劳资纠纷开始时,其势汹涌,内部不安。董事会即升副总经理萧宗俊为总经理,而我本人为经理,共同合作,安抚内部,维持业务,渡过难关。

萧宗俊,香山县隆都(今中山市沙溪镇、大涌镇)人,早年来上海求学,得先父资助,入同济大学肄业,1930年入新新公司充任秘书,精诚可靠,服务勤谨,1936年又得李泽兄之赏识,擢升为助手(即副总经理)。

此次,在新新公司内部工潮纷乱之际,萧宗俊出任要职,多少有顺乎人情,出乎道义之用心。我们两人通力维持新新公司至上海解放前夕(即1949年5月初),始离职返港。先贤辛苦创立之基业,随风而去,深感惋惜。

1956年,新新公司遵照新政府法令合并为国营,改名为“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

 

 

注释:

① 新新公司股东以中华民国国民为限,凡本人自占股份2000银圆和经手招股2.5万银圆者为发起人。凡本人自占股份1000银圆和代招股1万银圆者为倡办人。公司除派发利息予股东之外,另有红利派予发起人和倡办人,以偿谢其辛劳。

 

② “哈同”,乃犹太人,来自“伊拉克”,在1873年,由印度流浪至上海,在英商沙逊洋行任看更守门之职。后以贩毒起家,并以余力投资地产,拥有南京路一带之地权。

中国自鸦片战争失败后,门户开放。在“南京条约”之下,英法两国强制实行“五口通商”,上海租界由此开辟。昔日之南京路,原是一片野草圹地、荒凉田畦。曾几何时,太平天国革命军兴,东南江山,战乱频仍。由于上海乃特殊区域,偏安一隅,内地富豪均来此处避难,是以游资云集,人物荟萃,工商企业发展神速,尤其地价上升,一日千里。哈同之物业,遂由荒村野店,而转变为闹市中心。哈同时来运转,利尽锱铢,遂成为中外皆知之上海亿兆首富。

 

③ 新新公司之创立,由刘锡基伯发动,其功不可没,但其后何以全部支配权转入先父李敏周及我李氏家族手上,直至大陆解放为止,历23年之久?其主要因素,当然由于投资股权问题,先父招募股本占了新新公司股本总额二份之一以上,但其关键,乃此次罢工之调解和新新公司之复兴,表现了先父之实力,建立了先父之声誉,奠定了先父之地位,有以致之。是以本段之纪录,较为详尽。

 

④ “受职股东”,对于普通职员有示范作用,凡关于公司之重要任务,均由彼等担任领导。例如上海发生抗日之“一二八战役”和“八一三战役”,新新公司开放游乐场及旅店收容战区难民,彼等遂担当起安抚收容,施粥施饭,看更守夜,维持秩序及保卫公司资产之义务。彼等有此义务,亦有其权利,每年除享有职工利益之外,另有红利。虽无明文规定,但其职位多是终生职,倘无特殊犯错,绝少革除。新新公司从未有过革除“受职股东”职位之纪录。

 

⑤ 新新公司,在每日收市之后,有警卫守门。该警卫组之头目是朱德仑,其助手是周占元。两人交替领班值班。周占元乃山东大汉,孔武有力,性暴躁,好饮酒,当值之夜,每备老酒满壶,花生成筐,进而畅饮大醉。如此玩忽职务,初犯已记大过,稍为敛迹,不久又犯再犯,无可药救。依照公司职员规章,凡犯大过三次即行革除。主管人萧少斌报告先父,请示执行,经已批准,交其处理。按照公司行政,员工千人,升降调动,吸纳革除,乃日常事务,司空见惯,从未引起任何严重后果,岂料此次,竟成例外,祸起萧墙,变生肘腋,天意如斯,胡复何言!

当萧少斌执行任务,向周占元宣布解职之际,周某咆哮不止,满面戾气。萧少斌为其气焰所慑。只好推说:“老板关照,我是照办。”周某竟恶向胆边生,迁怒先父,径直趋往新新旅店3楼207号室(按:此是先父公余休息之所,并常在此召见职工谈话),推门直入。

适先父坐在椅上阅报,正欲开口查询。周某即拔出公事配用之左轮手枪向先父轰击,正中心房,然后拔步向太平梯遁走。先父中弹之后,犹能起立,步出走廊呼救。侍应生杨君达急予扶持。其他人则向主管人报告,急送四马路之仁济医院救治。但枪中要害,在救护车中,先父已不治逝世。

 

⑥ 六楼和七楼,在开业初期,开辟为游乐场,百艺杂陈,迎合普遍大众口味。随着时代进步,新潮澎湃,古旧娱乐玩意渐趋下游。为提高营业水准,新新当局遂“改弦易辙”,另创新格,将游乐场取消,改型装修,使之成为上海最新式之夜总会,定名为“新都饭店”。

“新都饭店”之六楼,场地宽敞,美奂辉煌,设备华丽,中西合璧,有光滑如镜之弹簧舞池,有音韵清新之菲岛乐队,统属新潮之尝试。如此新颖措施,确具改革勇气,一举突破中国酒楼业之传统“窠臼”,并开创音乐夜总会之先河,可谓得空气之先。

新都饭店内附设“新新玻璃电台”,歌坛清唱,名伶表演,既可让顾客现场欣赏,一瞻风采,又可将歌声播送到店外各地,是以轰动远近,营业鼎盛,直至1941年太平洋事变,日本进驻上海,全市受军事统制而结束。“阳春白雪”,从此绝响。

新都饭店,以烹调广东菜为主,营业供应,川流不息。上午早茶,中午饭菜,下午音乐茶座,晚上酒筵,全为夜总会风格。午夜12时以后,有“新都夜谈”,供应咖啡和中西美点。

内部之工作人手,分班轮值,服务周到。而顾客亦源源而来,络绎不绝。“人尽其才,地尽其用。”观乎新都饭店之行政措施,发挥得淋漓尽致矣!

新都饭店七楼为“万象厅”,供应法国西菜,聘请法国名厨“麦瑞”主理。该厅处于顶楼,环境幽静,空气清朗,假山荷池,花木扶疏,洋溢中国园林之优美,乃闹市中之世外桃源。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按:抗战胜利复员,美军租借这里为高级军官俱乐部,后行政院救济总署,续用其为总部办公室)。

大陆易手,新都饭店业务全部停顿,如此豪华场所,其后面目全非。但新都饭店所造就之人才,仍薪火相传,余绪不替。以香港一隅为例,如美丽华、HILTON、文华、夏蕙等大机构,容纳不少昔日新都同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诚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