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之永安
发布时间:
2007年04月2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23日,南京失守。27日,上海解放,百业萧条,上海永安亏蚀19万元,仍继续营业。郭琳爽出任“上海市工商联合会”副主任委员,为新政权效力。
1954年,郭琳爽当选“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6年4月,上海永安公司实行公私合营,郭琳爽任资方代表,继续经营永安,一帆风顺。
直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永安公司和郭琳爽成为冲击与迫害的主要目标。红卫兵认为“永安”乃剥削人民的臭招牌,必须扫除及改名,于是“永红”,“永斗”等等怪异各号,纷争不止,如此相持不下,结果易名为“国营上海市第十百货商店”。
1967年10月28日,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为郭琳爽公开平反昭雪,恢复名誉。郭琳爽于1974年10月27日病逝于上海,享年79岁。上海永安公司之光辉历史,至此遂告一段落。
注释:
① 自1850年开始,澳洲发现金矿,轰动世界各地,抱着淘金求财梦想的人汹涌而至。当然,我们华人也不甘落后,接踵而来,可是,备受歧视,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种。
结果,1860年,各州当局都制定了排华法令,其中一项,是不准华人领取采金牌照,以此杜绝了华人在金矿区立足的余地。因此,来澳淘金者,大多数失望地返回中国。
但是,仍有少数华人留落下来,散居在乡镇,改行转业,图谋出路。当时,有许多人长途跋涉,到昆士兰垦荒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