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改组 成立公司
1904年,先施百货商店营业蒸蒸日上,盈余竟达9万元,比之资本超出4倍之多,其超卓成绩,辉煌成就,遂令股东信心大为增强,于是着手积极扩张,正式改组,添招新股,增聘人才,及另迁新铺。
一、正式改组
1909年2月27日,将以前12位股东合伙之先施商店,改为先施百货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政府登记注册。公司内部一切措施,皆根据欧西公司法例组织而成,为中国新型企业之“嚆矢”。其最高之决策机构为董事局,由主干人物担任,有集思广益之效,开商业民主之作风。
马应彪以劳苦功高,贡献最多,举为监督,连任33年之久。
二、添招新股
先施商店在香港创立之初,虽开百货商场之先河,但社会各界,均无充分信心。盖当时环境正届新旧交替之际,人们对于新兴措施,皆毁誉参半,后见此百货商店,不同凡响,遂踊跃投资,悉力赞助。先施公司之新资本额,扩增至20万元,比初期多10倍之数。
三、广揽人材
先施公司之业务范围,日事扩张。马应彪遂积极搜罗各方人才,相助管理,对于海外归侨,志同道合而有进取壮志者,尤为欢迎。先后参加先施公司之新组合,而成为主干中坚人物者,有陈少霞、夏从周、黄焕南、马焕彪、欧亮、许敬枢、马英灿、马祖金、孙文庄、劳仲等,群策群力,各尽其能。先施公司之组织,更臻完善,人才济济,阵容强盛。
四、另迁新铺
先施公司自业务扩充之后,顾客日增,原有旧址,场面狭小,已感“英雄无用武之地”,遂迁往德辅道中215号,一连五间铺位,楼高四层,全部开辟,统为商场,中西货品,分门别类,陈列整齐。百货公司之新阵容,新面貌,滥觞于此。
昔日香港之商业中心,以皇后大道为繁盛地域,中外商行,“捷足先登”。而德辅道中,列为新辟地区,行人稀少,商店疏落。当先施公司,在选定此新址之前,中外友好,及内部股东,多劝马应彪,慎思处理,以安土重迁,守旧为佳。但马应彪独具慧眼,判断正确,认为新区目前似乎荒凉,日后发展,必臻繁盛,前途好景,指日可待,乃力排众议,以底于成。
一年之后,电车畅通,交通便利,游人如织,熙来攘往。各业商店,亦纷纷崛起,步先施公司之后尘。但先入为主,先施公司已尽占地利之优先,营业日益增进,数年之后,获利达四至五倍之巨。
“人皆守旧,我着先鞭。”马应彪之高瞻远瞩,确胜同侪。先施钻禧纪念刊亦有述及,兹引述一段,加以阐明:
“当时情况,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独马应彪仍持本旨,积极进行,以贯初衷。故先施公司之有75年之基业,实赖马君之毅力所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