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三乡堂
						发布时间:
						2009年04月0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三乡教会于1902年由加拿大长老会派祁威林传教士来华,在香山县谷都平岚村(今属三乡镇)租得民房一间作为福音堂,当时教务发展不理想。1909年,郑关祥、郑衍平和郑六等几位归国华侨想在平岚村捐资合办小学和设立教堂,这时信主人数逐渐增加,迁往今圩仔租一间铺位设福音堂。1916年,有郑梦初、林汉英、赵显宽、蔡景新和吕达初在福音堂工作。1922年,基督教广东协会派欧助得前来任职,归侨郑泽初先生义务传道,协助探访和主日讲道。当时教务活跃,有定期堂内布道和街外布道,开办正光小学,并在邻村雍陌郑东如家设聚会点,每周星期四下午聚会。1926年,有群众不满教会在街外布道和搞家庭聚会,掀起反教之风。圣诞节时,男女传道及几位教友被群众殴打,郑国韶弟兄被打到当场吐血,主日崇拜因此受到影响而停止。反教风过后,郑泽初先生恢复平岚堂主日崇拜,后得广东协会派林镜澄、郑国清、黎达环和一位女传道来主持教会工作。后还有冯永隆、谭敬一、蔡建行、欧世民、郑帼端等鱼贯而来第五区平岚、雍陌(今均属三乡镇)设聚会点。香港圣洁会也经常派人前来布道,罗布耶先生干脆在雍陌租一间小屋作布道所,随后派莫汝棠先生在雍陌圩租一间铺位作圣洁福音堂。1924年,郭瓞昭先生另在寓所聚集,称为五旬节教会。1936年,香港大罢工,由香港回来的五旬节教友不断增加,寓所聚集感到不足。当时郭瓞昭先生献出房屋一间作为会址。该会一贯由郑大恩先生(郑瓞昭亲属)主持,直至土改时才停止活动。20世纪30年代中期,澳门教友陆镜辉医生来今三乡镇开设诊所,亦做传道。如果传道员外出或调职,陆医生按时承担主日讲道。1935年,郑泽初在其私有财产中拨出一笔股息送给教会。1943年,股票价格大涨,教会当事人将股票出卖获得现款,加上兄弟姐妹奉献,购得今三乡中学对面地段,内已建有4间房屋,其中1间用作教堂,其余3间为陆镜辉医生的医务所,空地为花园。1946年,得华侨钟工宇先生承担教堂经费和传道人生活费。1947年,由陆镜辉先生聘请李超然先生为堂主任。1948年,广东协会派刘汝坚宣讲师来堂接任。1949年,陆镜辉医生结业往澳门,将医务所交回教会使用。解放后,各教派联合统称中华基督教会。解放初,教会活动频繁,有祈祷会、查经班、露天布道、主日学、青少年团契,团契里设有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和围棋等各种活动场地和图书室,因教友日渐增多而感到崇拜地方不足,于是将4间旧屋改为像教堂样式,堂内能容纳200多名信徒,并将教堂改为三乡教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汝坚宣教师被批斗、游街、监管等不公对待。教会被红卫兵占用,后转给供销社作为商店和货仓,并在教会的花园里占建了两座平房作职工宿舍。1979年拨乱反正,落实宗教政策。1982年7月,三乡堂恢复宗教活动。当时只有四五十人参加活动,不少教徒心有余悸。1982年刘汝坚宣教师在广州东山礼拜堂被广东省基督教两会按立为牧师,激发了他爱国、爱主、爱人的热情。1984年,刘汝坚牧师发出扩建教会之声,推介奉献,除本堂各兄弟姐妹努力奉献之外,并得到海外肢体们的支持,新建教堂两幢近300平方米,一幢礼堂,可容纳近300人,一幢副楼二层,供教职人员居住。1985年12月中旬,耗资近10万元的新教堂落成,1986年2月20日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省基督教会、广州市、佛山市基督教会领导、信徒代表、周边县市肢体、本市兄弟姐妹共400多人欢喜聚会,见证改革开放后中山市建的第一间教堂。同年,樊宏恩弟兄考入武汉神学院。
  三乡教会旅外肢体较多,其中郑振雄先生、张玉泉先生、钟柱全先生、钟慧慈姐妹、林爱灵女士和前堂主任余佩春等对教会比较关心,为教会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1948年以后,一直由刘汝坚牧师负责三乡教会的传教工作,直至1996年12月魂归天国。1990年8月至1995年,刘日明传道、李间想宣教师、徐曼娜宣教师、黄枫宣教师曾在三乡传教。1995年8月至今,张秀红牧师传教。2007年11月,张杰红宣教师协助传教。这是中山第一间由夫妻俩共同传教的教会。
  解放前,三乡基督教有五旬节会、圣洁会、加拿大长老会、中华基督教会。1958年底,中山县所有基督教的宗派实行大联合,统称基督教会。三乡教会的教派也不例外,联合为基督教三乡教会。
  刘汝坚牧师在三乡教会工作时间最长,得到社会各界尊重,曾当选为市基督教三自会主席、佛山市基督教领导、中山市人民代表、三乡侨联会副主席。教徒樊石妹,靠勤劳致富,曾成为养鸭专业户,并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社员群众,带领群众致富,被三乡镇评为技术能手。
  三乡教会因当年兴建时没有安装好排水设施,每逢下雨,教堂就被水浸,凳椅全部浸湿,钢琴也被泡坏。1998年,经省宗教局审批,在原地再建教堂,耗资366多万元,建有主堂、副楼,总建筑面积2268平方米,主堂可容纳900多人,2001年4月举行庆典仪式。本堂信徒有626人,分布在三乡、坦洲、神湾等地。
  三乡教会除了传教外,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1993年夏,当时是刘日明宣教师负责堂务工作,他与堂委们一起,创办了伊甸托儿所,入托幼儿六七十人,解决当时幼儿入托难问题。一年后,因地方狭窄,只能开办一个班,无法拓展业务,加上教育部门要求较严,伊甸托儿所停办。
  每年慈善万人行及赈灾活动,三乡教会和信徒都积极参与,捐钱捐物,近十年来,为万人行、赈灾、扶贫、助学捐款17万多元。信徒冯瑞强是退休教师,自1999年开始做慈善工作,从未间断,无怨无悔。他创办了“敬老活动基金”协会,设立“关心下一代活动基金”帮助孤寡老人、失学儿童、吸毒者。有12名学生完成学业,18个失学儿童重返校园,11名吸毒者改过自新,融入社会。
  张秀红牧师,女,广西宾阳县人,1966年8月12日生,1988年7月到中山基督教会工作,1991年9月至1995年6月在中南神学院就读,毕业后到三乡教会工作,2000年5月7日按立为牧师,2002年当选为三自会副主席,2006年当选为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总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