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简报 > 正文

中山政协简报(第五期)

发布时间: 2012年09月19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前言

  5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正式向全社会发布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提出要大力宣传和实践之,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文化支撑和引领。
  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归纳和提出,标志着广东推进科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自觉阶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作为广东精神表述语,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华,又体现了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要求;既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又体现了岭南历史文化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广东特色;既立足现实,又指向未来。每一个广东公民都应该自觉践行和大力弘扬广东精神,将广东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外化为日常的行为,让广东精神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导向、凝聚、激励作用。
   6月8日,省政协召开政协委员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座谈会,深入学习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讨论政协委员在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中的作用。省政协主席黄龙云号召全省政协委员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刻认识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责任和使命,在学习宣传上争当排头兵,在从我做起上争当排头兵,在示范先行、推动风气上争当排头兵。要把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与发挥政协委员“三个作用”相结合,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发挥代表作用,彰显政协委员和政协组织在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中的独特作用。
  本期《中山政协简报》特此编发“政协委员与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专辑,辑录省政协召开政协委员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座谈会,以及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相关媒体报道,刊印供全市政协委员参阅和学习。
  今年3月29日,中山市政协组织召开全市政协委员学习会议,同时正式启动全国政协系统首个委员学堂“中山市政协委员学堂”。会上,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卞晋平、省政协秘书长杨懂分别作专题报告,共同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新时期提高政协委员与政协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了如何将修身与履职相结合的思考和要求,这些举措和讲话精神与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同时表明中山市政协在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道路上率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因此,特将卞晋平副主任、杨懂秘书长的专题报告,丘树宏主席的动员讲话,以及周信副主席“在民进中山市委全会同读经典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一并刊发于本期《中山政协简报》专辑。希望广大市政协委员及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和领会,学以致用,认真履职,为努力开创有中山特色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建设“三个适宜”幸福和美中山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全民修身行动与人民政协工作

——2012年3月29日中山市政协委员学习活动专题报告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卞晋平
  (根据录音整理)


  中山历来人杰地灵。近代以来,中山人一直走在民族进步的前列,开风气之先。当年就是中山人一声呐喊,唤起民众,结束了清王朝。来中山之前我想与大家谈谈修身话题,来了之后自己感到很受教育,特别在很荣幸地参加了“中山政协委员学堂”的第一期活动,看到中山建立了一支政协委员志愿者队伍之后。昨天我在街上走一走,看到中山市容很整洁很干净,人们表现得和谐安详,很有修养,是个具有绅士风度的城市。我觉得市委市政府做出全民修身行动的决定,市政协也做出相应的委员修身行动方案,这是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所采取的实际行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又是中山文化底蕴长期积淀的一个结果。广东改革开放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树立了一个敢闯敢干的样板,现在中山在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公民意识方面,又是一个积极尝试和创新。
  修身,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含义是不同的。我们讲修身,是要正己。第一是每一位市民都从做人的基本道理做起,第二是从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做起。文革时我第一次听到“修身”这个词,是在讲“批林批孔”的时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当时被当做克己复礼、孔孟之道去批判的。当时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极不尊重的亵渎的态度。对孔夫子的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今天讲修身与孔夫子当年讲修身是不一样的。从我们今天志愿者行动也可以看出,修身就是从自我做起,由提高自身的修养开始,由小及大,带动全家,带动一个城市乃至全民族修养的提升。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与“依法治国”相呼应的有个“以德治国”,思路是一样的。我认为中山市提出全民修身行动是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今天提倡修身,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优秀文化,它跟我们今天倡导的“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一日三省吾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及“公生明、廉生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一样,是中华优秀文化精粹的部分。从客观实践角度讲,改革开放走到今天,也需要我们的精神文明、道德建设跟上去。去年,在一次征求意见会上,我提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道德、缺乏诚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我们加点德,增点德,添点德。毛泽东、蔡和森当年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学的时候,为何该校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家,主要是归功于他们的教育,那里有一批有思想的老师和校长。当时的校长叫孔昭绶,他讲过一句话,现在人们都能记得,这就是为“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这句话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央为什么要抓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
  中山市委市政府倡导全民修身,政协委员要带头做修身的模范。这是一个重要举措,意义不言自明。公民没有好的素养、品德,很难构建成一个和谐社会。即使物质文明达到小康了,也达不到社会的和谐。一个人讲究情操、品格、诚信,一个社会也是如此。中山在这方面是比较好的地方。好在什么地方呢,好在人不那么浮躁,经济发展不错,文化设施和文化底蕴不错。现在很多地方的人都很浮躁。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整体情况外部环境都不错,同时也正处在一个矛盾多发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比如,矿难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什么苏丹红、孔雀绿、硫磺白、落日黄等等举不胜举,让人触目惊心。如何改变这样的情况?得靠我们全民参与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中山市的修身行动意义重大,可以说关系到中山市的形象,广东省的形象,甚至中国人的形象。
  修身行动和政协有什么关系呢?我注意到,中山“修身行动”提出三个“最大限度”: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特别是后面这句话讲得非常好。邓小平讲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任务的三句话,有人就经常只讲两句,即把“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后面这句“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往往给忽略。统一战线工作,不仅是我们自己团结,也要下大力气做把对立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的工作。中山市提出的“三个最大限度”跟我们政协“团结、民主”的两个主题是完全吻合的,跟邓小平提出的人民政协的任务,即“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共同奋斗”是完全吻合的,跟中央对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工作要求是完全吻合的。中央5号文件明确提出,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政协章程规定,各级政协要协助政府、动员人民兴办各种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事业的活动,我们的修身行动毫无疑问是一项有利于社会主义,也是我们理所当然地应当积极参与,并且要从自己带头做起的行动。
  中山市率先提出全民修身,实在不易,我深受启发。我想谈几点:首先,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抓思想道德建设比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更困难、更复杂。列宁说过,“习惯的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改变千百万人的习惯是最难的。北方某地搞新农村建设,政府帮助村民建起了一排排的砖瓦房,但是晚上吃饭的时候,村民们还是习惯蹲在门口吃饭,马路边上蹲了一排。开展修身活动,涉及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我们需要时间、耐心,需要循序渐进。急于求成,做表面文章,终会功亏一篑。
  其次,修身问题要区别层次。修身就是要求大家从做人的基本道理做起,要简便易记,简单的东西简单化,修身的东西具体化。“六四”风波后,邓小平就讲了十六个字:稳住阵脚、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绝不当头。这十六个字简明扼要、上口入心,指导了我们很多工作,指导我们经受住了苏东剧变带来的重大考验。毛泽东当年对人民解放军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宣传了人民军队的宗旨,明确了应当遵循的纪律,而且连国民党军队都知道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所以我们修身活动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也要简单明确,要注意群众性大众化,切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第三,要讲究实事求是,讲究诚信。我们政协委员志愿者根据自己不同情况能够为社会做点什么工作,我想实事求是,做自己能做得到的事情,像丘树宏主席他每年要义务给大家讲两次课,他已经完成了,这些就是实事求是。我们有个全国政协委员叫王兴东,他提了个观点,说我们该如何学雷锋?雷锋有个爱国爱人民的报国精神,有个助人为乐的傻子精神,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有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这些比较实在。大家所知,他做的都是最平常的事情,但他的可贵之处正在这里。我们千万不能把雷锋搞成变形金刚,需要什么就把他搞成什么;不能把雷锋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我们开展修身活动也一样,要同学习宪法、学习法律结合起来。现在有的地方同志处理问题,为了化解矛盾,就可以不顾法律,这是十分不妥当的。
  修身活动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人要求不一样,不要一刀切。特别在政协,统一战线是“两面旗帜、四大联盟”,“两面旗帜”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四个联盟”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统一战线顾名思义,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团结的范围越广泛越好。在统一战线中,我们要求同存异,不仅要“求大同存小异”,有时还要“求大同存大异”。对于港澳台胞,凡是赞同一个中国的,拥护祖国统一的,有的人即使不赞同我们的社会制度,我们也要团结。什么叫统一战线?存在不同党派、不同团体、不同阶层、不同界别、不同信仰,这才需要统一战线。有了拥护党的领导和爱国主义的旗帜作共同政治基础,我们才能够形成和巩固统一战线。修身也是如此。在我们社会中,在政协委员里,无论做什么工作,毫无疑问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社会的构成是复杂的,在社会分工和劳动还是谋生的基本手段和必要条件时,人和人还是有差别的。有人居庙堂之高,有人处江湖之远,不同的人修养理念、修养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职责是安邦治国,你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抛开私利,为人民服务。如果你身为领导干部,你就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作为一般老百姓来讲,我们就要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就要“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总的来说,就是要先从各级领导做起,特别是从市、区级领导做起,带动全民,共同提高品格和素养。古人有言,上有所好,下必盛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就是上行下效的道理。如果我们的修身行动,能够作为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活动持久开展下去,意义非凡。毛泽东有句话,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各地都在以不同方式结合当地实际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决策,我想中山的经验也可以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
  政协委员和修身的关系如何,政协委员在修身行动中担负什么责任呢?党和国家在某一阶段,对某一个方面工作作为重点去部署,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这都是正常的。对于我们党政机关,对于我们人大政协机关来说,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来积极地予以配合,予以促进,关键是要立足于我们自身的职责去推动。对于修身行动来说,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选好自己的角度,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这是最重要的。政协委员是个特殊的群体,站在我们这个位置上去看修身行动是一个特殊的角度。这就如同共产党员的修养和群众的修养是不一样的,它的最基本的修养是为人民服务。政协委员的修养归根到底,还是扎扎实实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政协在国家政治体制总体架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架构是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四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相对应的有两种民主形式,一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国家权力,这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国家政权机关的民主;二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国家重大决策前充分协商,这里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民主,是统一战线的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们国家的权力机关。我国不搞西方三权分立、分权制衡那一套,而是权力都在人民代表大会。我们的政府、法院、检察院都是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向人大报告工作,由人大决定任免,接受人大的监督,这是我们国家政权机关的民主。这种民主形式实行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地方服从中央。人民选出代表,让它代表人民的意志去决定立法,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则与此不同,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不是西方那样的政党联席制度,不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我们人大中也有各民主党派的成员,但他们都是作为所在区域代表而不是以党派代表身份参加人大的,我们的人大不搞议会党团那一套。我们政府里面也有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人士,但我们的政府也不是联合政府,他们是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的人民政府。在中国,只有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我国各合法政党都是人民政协的组成单位,从这个意义来讲,政协是个具有政党联盟性质的组织。当然,它除了各政党,还有各界别,党派在政协中可以党派的名义组织活动、组织发言、表达意见、提出提案等等。
  政协这种民主形式在国家体制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第一,把全国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第二,广开言路。它是我们国家各个利益群体在体制内有序参与国家事务、表达利益诉求的民主渠道。对这个民主渠道很多人不了解,认为作用不大,甚至有人认为,“进了政协矮半截”等。为了有助于人们了解和理解政协的作用,我们可以史察今。比如袁世凯自己想当皇帝,又被一个想跟着他鸡犬升天的小圈子包围了,这些人假造民意,制造虚假舆论,促使袁逆历史潮流而动。再比如,当年罗马尼亚的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在群众示威抗议时,他还茫然不知,竟以为百姓是来拥护他的。一个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当老百姓要起来造反时,你还以为是喊万岁,对社情民意的了解到了这个程度,不垮台是不可能的。这两个例子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讲的,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是我们决策的第一信号,是多么地正确和重要。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作用,就是协商讨论、民主监督,就是议政建言,反映民意。这就是政协委员们常讲的话语权、参与权、表达权。如果这个作用发挥好,保持这条体制内民主渠道的畅通,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工作,为决策机关提供有充分民意基础的支持,其作用一点也不比拍板决策和具体执行要低。所以,我们各级政协组织都要认真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本着求同存异、民主协商的原则,广开言路,广开才路,支持政协委员充分表达自己界别的利益诉求,并如实向决策机关反映,这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反之,如果像某些人认为的,把政协也变成一个权力机关,我们政协这种民主渠道的作用、表达民意的作用就不能再发挥了。我们讲政协工作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就是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团结各界人士,在巩固的团结的基础上,发扬我们的协商民主,让各个界别的声音,通过体制内的渠道,及时送达决策者的耳边,为中央的正确决策提供充分的民意基础。为此,中央对政协的主要职能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参政议政,要求政协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委员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随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全国政协还提出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在此之前,小平同志还提出对政协委员实行“三不主义”: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所有这些,都是为了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各种意见,保持社会主义民主渠道的畅通。
  政协委员无论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中,第一位的职责就是积极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活动,履行好我们政协委员的职责。政协委员在修身活动中还要正人先正己,树立大局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发挥好贾庆林同志所说的“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工作中的代表作用”。

 

人民政协基本理论知识与当好政协委员  

--2012年3月29日在中山市政协委员学习会议上的报告
省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杨 懂
(根据录音整理)


  我很高兴为大家介绍政协组织的基本知识和政协章程对委员的要求。我主要从四个方面作介绍。
  第一,关于学习人民政协基本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家都知道,政协委员是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企业者或者领导者,对本行业本部门、本专业都非常熟悉或有非常高的造诣,是各界的精英代表,但是这不代表委员对人民政协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都非常了解。我举个例子来讲,省九届政协有个常委,是个工程师,参加省里面举办的座谈会,在会中他抢先发言,他第一句话说,我们国家的一党制就是要比西方的多党制要优越,所以我们要把它坚持好完善好。讲完这个话以后,在场有人笑了,也有人没感觉。笑的人肯定知道他说错了,错在哪呢?我觉得他有两个地方说错了。一个是我们国家的政党制度不是一党制,我们国家建立了多党合作制,只是西方国家都把我们国家划到一党制里去了。为什么?因为,西方学者把国家政党制度划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一党制指的是一个国家从法律上和现实上都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而我国除了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外,还有八个党派作为参政党,所以不能把我国划到一党制中。现在世界上划分为三类,我建议要划分为四类,前面几种加上我们国家的多党合作制。第二个错的地方,就是西方国家也并不全是多党制,美国和英国就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另外,有些政协委员,对政协会徽中的四面红旗代表什么都搞不清,“五一口号”是什么等基本知识也不清楚。所以,当委员首先要学习了解政协的基本知识。
  第二,关于政协的政治定位。
  按照政协章程规定,政协有三个定位,第一是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第三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为什么说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首先要搞清楚统一战线的定义,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民族、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力量的政治联合。政协会徽上的四面红旗,实际上代表的是解放初期统一战线的构成,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当然,1956年三大改造以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就不存在了。1979年以后,统一战线的内部含义是“一个领导,两个联盟”,“一个领导”是指共产党的领导,“两个联盟”,一个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爱国者和以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政治基础的联盟,一个是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华侨侨胞,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联盟。所以,统一战线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大团结大联合。政协的两大主题和三大职能都是依据统一战线的性质定位的,所以说,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是多党合作的机构,也可以说政协是一个政治组织。
  为什么把政协作为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呢?这个要分两个时间段来说,第一段是1949年到1954年。这一时期政协是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行了人大的职责。因为当时有很多地方还没有解放,要通过普选的方式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不可行,因此要政协来代行它的权力和职能,确定国歌国徽和国体等等。第二段从1954年到现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当时。很多人说政协可以取消了,但是毛主席主张要保留政协。毛主席给了政协五个任务,一是协商国际问题,对外发表公告,二是协商重要人事安排问题,三是给政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意见,四是调整关系,五是学习。大家都赞成主席的意见,政协从此保留下来作为政治协商的机构。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小平同志提出,要把政协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团结和民主是政协的两大主题。2004年修订的政协章程里,就有上述的三个定位,
  政协的政治定位,有三个特点,一是组织上的广泛性和政治上的极大包容性。全国政协有34个界别,我们广东省政协有32个界别,中山政协也有29个界别,都是组织广泛性的体现。所谓包容性,是指政协委员在这个组织当中什么都可以提,中央有“三不”原则: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广开言路,求同存异。二是党派的合作性,政协是以党派为基础建立的,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可以党派的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但民主党派在人大只能以个人的名义发表意见,这就是为什么政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三是民主协商性,政协是体现政治协商民主很重要的形式,但是现在学者对政治协商民主的看法不一样。外国的选举民主大量浪费金钱,浪费人力财力,现在有些西方学者就想研究中国的协商民主。当然,政协是协商民主的一部分,所谓协商民主还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比如说物价局要开一个提价的听证会,这也是协商民主的一部分。政协的协商很重要,政协章程和中央的有关文件都规定关系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需要提交政协协商。什么是重大问题?怎样协商,有关的制度还不完善。为此,中共广东省委出台了政治协商规程,在全国迈出了第一步。政治协商规程的亮点是,明确政治协商的主体是党委、政府和政协。过去是政府或有关部门邀请政协来协商,现在政协也可以邀请有关单位来参加协商会。协商后政协办公厅还要把协商结果报省委,那些是协商一致的问题,那些是协商不一致,都写清楚。去年,省委要出台一个政策,省政协为此作了一个课题研究报告并组织协商,汪洋书记来参加协商会议。省政协邀请了几个厅局长来协商,他们没有看过我们的课题也没有看过规程,还是按老一套说这个意见提得不错,但是有一些内容不是很客观。好几个厅局长都这么说。汪书记忍不住了,就跟他们讲,你们知道什么是政治协商?今天请你们来协商,不是请你来研究政协这个报告怎么修改、怎么补充,而是要对政协提出来的建议,看行还是不行,你说行为什么行,不行为什么不行,主管部门要讲出原因,而不是要对这个报告怎么修改,如果形式大于内容的协商是没有生命力的。可见,汪洋书记是站在政权建设的高度,来重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的,并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程来体现我国政党制度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省政协龙云主席也说过,党委和政府把政协作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平台,有利于决策;我们政协委员要掌握协商规程,学会协商,推动科学民主决策。所以,我认为,越是重视人民政协的领导,说明他越有政治智慧,说明对人民政协政治地位、性质认识到位。如果不把政协当回事,说明对中国的政治民主还说不上了解。
  第三,关于政协章程对委员履行职责的要求。
  委员履职的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参加政协举行的各种会议,包括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各专委会的协商会议等等。二是委员提案,提案很重要,提案有专门的条例,规定委员的提案不受时间、人数、内容的限制,要坚持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应当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提案。我们有些委员特别是非公务员委员,提案只提自己企业的事情,当然不行。委员可以个人名义或者联名的方式提提案,也可以通过党派、团体、专委会和界别的名义提出来。有些委员五年都没有提过提案,说是没有时间写提案。怎么没有时间提提案?提案是可以联名的,如果别人写了你觉得写得好,可以把名字加上去,赞同意见并签名也是提了提案,如果说没有时间,其实是没有用心。提案的基本要求不高,但是要真正写一个很有份量的提案,那要求就很高。现在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每年都要督办提案,督办一件成一件。提案写得好,就会受重视。我还主张以界别的名义提提案。省政协设立了界别发言人,媒体对界别的发言很感兴趣,我们希望通过界别发言人培养更多的年轻委员。对省政协委员,媒体就喜欢找孟浩委员。我希望每个界别都有一个很能说的、媒体喜欢找的委员。比如医卫界委员联合搞一个提案相信会很有水平。三是委员视察,视察是一个非常重要严肃的方式,视察有在本地视察,有跨市视察。比如去年省政协按省委的要求,组织委员到35个产业转移园进行视察。视察一般由政协办公厅或者办公室组织,具体工作由专委会负责。四是专题调研,专题调研主要是专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我们现在有跨界别的调研,也有跨专委会的调研。比如有些重大课题一个专委会不能独立完成的,我们就组织跨专委会调研,由一位副主席或者副秘书长牵头,从各个专委会抽调委员和邀请专家一起调研。调研是委员很重要的履职方式。五是反映社情民意,委员是各阶层的代表,要反映各阶层特别是委员所代表界别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民情信息。省里有“直通车”,政协会把情况信息直接向党委政府反映。
  第四,关于政协章程对委员的要求。
  一是政治上的要求。章程规定参加政协的委员要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刚才我也说了,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统一战线要求同存异,这个“异”就是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异”。这个共同基础,首先就是四项基本原则,海外就是爱国主义。如果一个政协委员对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说三道四,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协委员。我国60年经济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的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完全体现出来了。现在很多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模式”。可以说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从汶川地震的救援当中、举办奥运会当中、应对金融危机当中都体现出来了,获得国际社会高度欣赏和肯定。
  二是要求委员加强学习,提高履职能力。汪洋书记说,政协是一个智库,它是一种智力参政,所以我们开展政协的工作靠的是智力而不是权力,靠的是水平而不是架子,政协不行政不立法,最大优势在于有话语权。在政协工作要靠心态,政协里面有很多名人,很多专家,还有些明星,在政协参政议政的能力高低就是驾驭话语权的强弱,这个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政协的形象和效率,影响政协组织存在的价值。党委把委员当作智库和人才库,政协就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政协委员一般不讲话,讲话要讲不一般的话,讲话一般要有让人信服。政协是一所学校,大家都是老师也都是学生,新委员向老委员学习,通过学习学会平等协商、学会体谅包容、学会相处共事。
  三是要增强履职的责任感。当委员就要履行责任,当委员既是荣誉又是责任。当委员是光荣的,现在想当委员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政协的地位越来越突显,政协的影响越来越大。过去党政干部都不太愿意当委员,但是现在都要求到政协,非公经济人士就更不用说了。党委和政府为政协参政议政提供了条件,但是不等于委员把光环带着去履行职责。大家要清楚,荣誉背后是责任,一种政治责任。我们有些委员,当了委员就忘记了责任,把委员当花环当标签,就是当个挂名委员,任满一届,没有信息没有提案,调研视察也没有参加过,甚至连政协一年一度的全会都不参加。省政协就曾对没有请假不参加政协会议的委员进行通报,还把几位委员请出政协,其中有一位奥运冠军,为什么呢?因为当委员三年从没来过政协,也没开过会,也没请过假。很多记者都问为什么要把名人请出去,我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政协委员是代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你连会都不参加,怎么反映界别的情况和呼声。政协委员不是花瓶,不是拿来摆设的。后来全国政协也表示支持,人民日报也发了评论,
  四是要善于处理好委员工作和本职工作的关系。这对委员们很重要,因为委员很多都是兼职的,所以要处理好履行委员的职责和你本单位工作的关系。贾庆林主席要求委员要发挥好三个作用:委员的主体作用、界别的代表作用,本职的带头作用。我认为委员的主体作用,是说委员在政协履行好委员的职能,界别代表作用,就是说要反映你所代表的界别群众的呼声。第三个作用,实际上就是处理好委员职能和本职工作的关系。我说有些委员,一碰到政协的活动和自己本单位的活动或者其他活动有冲突,肯定要请政协的假,从来没有请别单位的假,这说明他还没有担当好政协的职责。有两位委员让我很感动,一位是国企的一把手,名片的正面印着政协科教卫专委会的副主任,背面才印他单位的职务,这说明他把政协这个专委会副主任看得很重。还有一位是非公企业老板,在他的有关资料中,把广东省政协委员印在封面,说明他对政协很重视。
  最后说一点,就是要珍惜政协委员的荣誉。政协委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委员的形象不单是个人形象,还是政协的形象,在行业单位都要有好的形象。同时,作为委员,不要把委员的荣誉当作方便或者抬高自己声誉的一个牌子。委员的社会影响力很大,现在媒体包括整个社会都很关注政协委员,委员要是出了什么事,媒体不会首先报道你所在的单位,而是政协委员的身份。因此,当政协委员一定要自重,所谓自重就是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的言行。古语说: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之雄浑;人自重,不失之尊严。可见自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备的素养,是一生都要具备的底线。

 

崇尚学习、修身立德,公共生活、礼义垂范

——2012年3月39日在全市政协委员学习会议上的动员讲话
  市政协主席 丘树宏
  (根据录音整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新一届政协的学习培训和修身活动今天正式开始。我在这里作一个动员讲话,主题是十六个字:崇尚学习、修身立德,公共生活、礼义垂范。
  政协的学习活动有几个特点:首先是在人员构成上,政协的学习活动以政协委员为主体,包括政协机关的人员和镇区工作室的人员;其次是内容丰富。我们不仅需要了解人民政协的基本理论知识,人民政协的工作程序、形式和内容,熟练运用人民政协履职的方式方法,还要了解全民修身、政协机关的相关业务;第三,载体也很丰富,刚刚签约启动的全国第一个政协委员学堂、中山市政协委员志愿者总队,以及稍后开幕的作为修身行动的第一个诗书画展览,这些都是政协委员学习的载体。
  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政协的学习培训,政协的学习培训和其他部门的学习有什么不同呢?我以最近《深圳商报》一名女记者采访中被打的一篇新闻报道为例。据调查,打人者是深圳市政协常委刘伟宏。一个肩负着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神圣责任的政协常委,法律意识为何如此单薄?由此我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她当年成为政协委员时,是否具备政协委员的素质和资格;第二、从她成为政协委员这么多年后还出现这样的事情,说明她并没有通过政协这个大学堂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从政协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现实来看,我们知道,今天的政协已经与以前大有不同,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文明成了我国重要的发展主题,从十七届五中全会研究社会建设问题,到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文化建设问题,完全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在这一块走的步伐越来越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也进一步加大,政协的作用随之也会越来越重要。目前,因为工作需要,政协组织是由党政机关的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个界别的代表、特别邀请人士构成。从构成来看,政协委员是精英中的精英,方方面面都是领头人。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政协委员的产生制度相对比较宽松,有些人甚至一不小心就成了政协委员,有些界别产生政协委员就很难,要求很严,这两个极端都存在,所以政协委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政协委员是精英,但是政协委员的各方面素质是不是代表精英素质了呢,这就很难讲。比如说,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从穷光蛋开始一夜暴富,资本积累非常快,但文化积累、素质积淀是不是马上跟上去了呢?以前说富不过三代,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这说明素质的提升、文化的积淀是需要时间的。
  众所周知,全国各级政协的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这三项职能对政协委员要求很高,没有一定的素质是履行不好这三项职能的。提案怎么提,提得有没有水平,都与委员的素质息息相关。为什么每年在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的雷人雷语频频见诸媒体呢,可见一些委员的素质确实有待提高。结合中山实际,我们认为,除了做好三项职能外,一定要扣住中山的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的特点来开展具有中山特色的政协工作。说实话,跟其他地区来比,中山的政协工作更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中山的经济总量多年来在全省排在第五的位置,这个排位以后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中山的人文历史永远不会变。我曾说过三句话:回眸昨天,我们不敢谦虚;审视今天,我们不敢骄傲;展望明天,我们充满忧患,也充满信心。我们中山的人文优势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孙中山和孙中山文化。第二,香山人文。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山为魂,香山是根》,香山人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孙中山,香山是孙中山的人文背景,没有香山的咸淡水文化,就不可能产生孙中山。第三,中山文化。这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山现代文化。中山政治和谐,经济发达,百姓富裕。中山的发展模式是中国的一个奇迹,值得研究经济社会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好好研究。第四,经济特色。中山民营经济占百分之五十多,外资经济占百分之四十多,国有经济占百分之五,这种经济结构可以体现出中山的经济特色。专业镇和产业集群是中山最引以为傲的经济特色,也值得我们政协去好好研究并在这方面发挥自身的作用。第五,港澳台侨外工作,包括外交,这方面也是中山的特色。这些特色工作主要靠政协委员主体和机关干部去做,因此没有一定的素质,我们是做不好工作的。
  今年初,中山政协十一届委员会的正副主席专门去拜访了省政协的领导。省政协非常重视,龙云主席带着党组成员亲自在楼下等侯我们。我们离开的时候,他说你们稍微等一等,我们先去门口列队欢送你们。这就是素质,省政协领导的举动让我们深受感动。在全省政协会议结束的时候,龙云主席在四十多分钟的讲话时间里,专门阐述了政协委员在公共生活中应当充当什么角色。他认为,政府官员、商界精英、知识分子这三类人影响和引领着当今的社会风气,而这三类人在政协组织最集中最突出,所以我们政协委员的素质如何、言行举止如何对社会风气影响至关重要。
  关于我们政协系统学习的基本安排,我们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通过学习,让大家知道做人的基本要求。我市的目前做法是学雷锋、齐修身、做好人。二是做事的基本要求。我们现在准备搞一个课题,是“新时期政协系统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指引”。我们将组织人员专门研究政协委员这个群体应具备什么素质,目前缺乏什么素质,哪些素质是需要集中培训的,哪些素质是可独自学习的,统一“开药方、开菜单”,并提出实现要求和考核办法,然后做一个非常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我们要做五年的培训方案,包括政协委员怎样履职,政协机关如何办会、办文、办事,以及礼仪、礼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中山正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如何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好政协系统的全民修身行动?我们将政协修身行动的主题定为:“公共生活,礼义垂范”,包括“六个一”的内容。
  公共生活指人们在公共生活空间里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生活,公共生活比学校、家庭生活更广阔、更丰富、更精彩;“礼”、“义”是两个词、两个方面的内容。“礼”是礼貌、礼仪、礼节,“义”就是正义、节义、道义。   “六个一”是:第一,建立一支政协委员志愿者队伍。很多政协委员已经在市青联和红十字会等做志愿者,以后政协会有个组织来统筹协调这件事,会将委员从事的志愿工作分门别类,如法律援助、学习辅导、卫生保健、扶贫济困等。我们希望委员们积极参与到这个志愿者队伍中来。我们最早成立的志愿者活动是“政协委员修身辅导志愿者活动”。第二,创新一个委员活动载体。我们今天揭幕的“政协委员学堂”是流动的,牌子挂在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和市委党校,以后我们可以举办一些沙龙、讲座、雅集等,希望委员们大力支持、踊跃参与。第三,形成一个扶贫济困、急公好义的风气。我们很多政协委员已经做了大量的志愿者工作,今后政协要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把政协委员的志愿者活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在这里我要感谢政协常委冯小龙先生,他今年主动提出要为每位政协委员帮订一份《人民政协报》。第四,打造一个政协文化系列品牌。我们将举办“月是故乡明”为主题、影响全球的华人华侨的开放式的中秋系列晚会,打造我们最大的一个品牌。第五,成立一个公共外交协会。目前全国只有天津、上海和广东省有公共外交协会。我们的港澳台侨外工作是一个特色和优势,我们的公共外交也包括与国内城市的交流。这个也要成为我们的品牌。第六,建立一个孙中山文化交流基地。孙中山是我们城市最亮丽的文化品牌,我们要打好这个牌,成立一个全国和全球的孙中山文化交流基地。我们要利用这个资源来增进两岸四地,中国和其他国家以及和华人华侨的联系,把中山营造为全球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以上“六个一”的内容非常丰富,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通过“六个一”,达到自我修身,同时辐射社会,影响社会、引领社会,使自己成为有素质、有责任、有能力、有贡献的政协委员,为建设“三个适宜”幸福和美中山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敬心读经典 诚意学修身

——周信主委在全会同读经典启动仪式上的讲话(要点)

(2012年 3月 31日)

  各位同志,今天的市委扩大会议我会将正式启动两项修身活动,一是现在启动的“同读经典”活动,二是即将举行的“君子林”植树活动。两项活动目的相同,都为促进我会明德修身。读经典为明德,植“君子林”为尚德。恰逢“清明”在即,文化意涵更重。清明祭拜先人,意为慎终追远,思先人之善,慕先人之德,已蕴道德教化之功,而中国古代文人多有以读书明志而纪之念之者。诗云: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一个清贫学子以读书励志过“清明”的形象跃然纸上。我会各位同志来自五湖四海,大多清明不能回家扫墓祭奠先人,不妨学学古人,静下心来读读经典,也是一桩雅事。借此机会就修身与学习的问题讲三点看法:一是修身为何要重视学习、二是学习为何要读经典、三是经典如何读,供同志们参考。
  一、斯是人身学修身
  修身需要学习,修身首重学习。修身的基本规律是源于学,化于心,成于行。《大学》有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即“源于学”,诚意正心即“化于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成于行”。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修身是个系统工程,修养身心,涵养德性是义理、心性、行为的统一体,而不只是行为的简单模仿。不明义理、心性就失去了修身的理论前提和价值先导,行为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流水无源,所流不长;无心导行,所行不远。有如世人大张旗鼓学雷锋,但“雷锋叔叔三月来四月去”。原因是什么?因为世人心未“至善”,学雷锋并非从心出发,只不过从令而行,从众而已。试想心无恒志,行又怎能恒久?人若有至善之心,又何时、何处、何事不能学雷锋?人若至善之心恒固,起心动念善如泉涌,做人处事从善如流,则雷锋又何必学?自己就是雷锋!犹如佛家所言“学佛不能成佛,悟自性而自成佛”。
  其实学习成为修身的源头,道理言而易明:有谓“人不学,不知义”。意思是人不学习,就不知何为道义。当然不知“道”,不知“义”,修身就失去了价值和方向。又谓“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之天然本性相似、相近,只是由于学与不学,学好或学坏,才导致个人品性的巨大差异。再曰“知行合一”。这一极富哲理的修身论点,告诉了我们两层意思:一方面,明确告诉我们知和行是统一整体,犹如硬币的两个面,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知和行同等重要,且知为行先。因为行是知的体现,德行是德性的彰显,无知则无行。人之不行,从心性上说是不知,一旦心性光明而悟知,则必行,知行必合一。因此,诚意修身就必须诚心学习。
  修身要回到原点,学习要回到源头。身行天下,从心出发,心为原点。心为何物?今人称之为“思想观念”,举凡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统领之下的“观念世界”。古人一言以蔽:心存天理。修心即修得思想纯正“致良知”,复归天然之理而“止于至善”。文脉即心脉,心要回归“原点”,文要回溯源头。文化经典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先贤古圣或化俗为雅开启中华文明之端,或察天地化育之机而悟“道”。大道为经,精粹为典,读经典也就是在读中华民族的“良知”,学中华民族的“至善”,接中华民族的智慧。
  二、斯人已远道不远
  有人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经典是一个民族的封函。要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禀赋、生活态度、文明特点就必须读这两种著作。小说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展示三者,而经典则以哲学思考晓谕三者。众所周知,人不能永存,唯其精神、价值可以永存。经典之所以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皆因先贤古圣以其纯良睿智之心揭示了人之为人的永恒价值。这种永恒价值或称之为道,或称之为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我们今天所说的“道理”即从此而出,“道德”亦由此而来。理即道,合理即合道;道即德,合道、近道即有德。这种道犹如根本大法,放则化为万(物与事),卷则藏为一(存于心)。诗云:舒展无穷又无尽,卷来绝迹已成多。说的就是这种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 “根本大法” 、永恒价值。时空流转,人可变而道不变,道不会随人而去,是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其实道从未离人而去,只是人不知“道”,甚至离经叛道。国人皆知,近代中国晋商、徽商崛起,利通天下,誉为商界奇迹,奥妙何在?实因晋商、徽商以仁义、诚信而闻达于天下:有诚行天下,义行天下之前因,才有商行天下之后果。这就是商道。观照今日,虽有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辅商助商,然而“商机”无限也伴随“危机”无限,原因其实很简单,或见利忘义,或背信弃义。总之,也就是为商者背离了商道。民国以降(读jiàng),红星闪耀,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也就是施仁于天下,终至天下归心而得天下。应证“‘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的古训。这就是王道。前去不远,兴“文革”,讲斗争,或有子不讳父(揭发),或有妻不认夫(划清界限),及至人伦尽失,从此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而天下乱。美其名曰:“天下大乱,然后天下大治”。事实是:乱而未治。何也?背离人道!道不远人,古今一律。如今所忧者,中国自“现代”以来,近百年间“文道”不传,历四代有余,已致华夏子孙“不学国‘文’,不似国人”此为一忧。存人脉方能续文脉,国人凡历四代不学“文道”,再不学则人脉将断,文脉难续,此二忧。有云:“人不学,不如物”,以此言为鉴,方今之世人不如物者是否泱泱而不可胜数?
  三、斯是国学敬心学
  以什么态度读经典,以什么方式读经典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不妨用“不薄今人爱古人”的态度来对待经典。今天执政党的理论性指导思想,举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都要认真学习,而且我们也一直在学习,并在不同时期进行过专题学习,专题研讨。可以说,即使知之不深但起码有知,当然还需要继续学习以求“深知”。而文化经典是为民族瑰宝却未曾学,为不知。故自修补课只嫌其晚不嫌其早,只嫌其少不嫌其多,只嫌其浅不嫌其深。二是可以用“书读薄,义求真”的方法来读经典。我会同志均非学业有专攻的学者,难以系统深研,可在通读的基础上精读重点内容,辨明核心概念。“惟精惟一”,以求有得于心,有益于行。概而言之,读经典态度上要恭其心,居其敬;方法上要明其道,求其神。
  ——恭其心,居其敬。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揭示的是个人“安身立命”和为政“安天下”的大道,化育了领先于世界2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居功至伟,学之敬之,既是文化自信,更是文化自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学经典有一套完整而独特的思想体系和语言体系,既博大醇厚,又深邃精微,专心致志而学,或可有得于心,以至神交古人。切不可断章取义而曲解,更不可名以政治而加挞伐。人可欺,而心不可欺,历史不可欺。或许杜甫诗可以给我们警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其实历史也已经作出了鉴定。90年前高呼打倒“孔家店”,40年前兴“尊法批儒”,一时成为社会主流,“口诛”不绝于耳,“笔伐”铺天盖地,而历史给出的答案大相径庭:“孔家店”打而未倒,国内关门国外开门,如今动用国家财力在世界广开孔子学院;儒家思想批而未臭,如今新儒家兴起,还想再开出济世良方。往事如烟,往事未必如烟。如烟者,打儒批孔之事之人,已化为历史烟尘随风而散;未必如烟者,多少荒诞事留作了今天的历史借鉴。
  ——明其道,求其神。“道心惟微”,国学经典博大精深,读经典务求明大道之真义,求精神之真谛。
  一要学修身之本:存仁爱之心。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仁爱之心为人之天然本性,修心归仁即得天理。仁心既存,由心出发,推己及人,施惠于人,则终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社会。人之所以不仁,是因其天然仁心为私欲所蔽,私利所据。克己求仁是为修身。
  二要学修身之范:尚君子之德。君子是中国传统优良道德的理想人格化身,在儒家经典论述中是“仁”的具象,与不仁的“小人”相对应。诸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义,小人怀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等等,不一而足。学修身就要尚君子之德,己非君子心向往之,做不了君子也绝不能做小人。
  三要学修身之道:允中致和。在儒家的哲学思想中,由心及物,自然本来状态称之为“中”,顺中而发,以中节变而形成的有序状态称之为“和”(即和谐状态),致中和则道通。因此,中和(中庸)思想是极为精妙的哲学思想,极为精深的道德修养,也是极为精到的化用功夫,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常言所语“不偏不倚”、“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等均为用“中”之诀,道在其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此,读经典学修身,不可不学“天下之达道”!
  四要学修身之法:求诸己求诸内。修身类似学佛,佛说“人人可以成佛”,但成佛者甚少。因此,又有“佛渡有缘人”之说。何为有缘人?即能自心觉悟之人。修身亦然,自身自修,自心自养,处滚滚红尘而仁心自守,名利不能侵其志,毁誉不能扰其心。正者自正,清者自清,仁者自仁。孔子云:“不怨天不尤人”,修得何身全在自身。
  总之,读经典学国学利于修身。经典虽然难读但并非不能读,只要我们按照先求易解再求甚解的方法去读,用敬心诚意的态度去读,就一定会日久见其功,定能“证吾心正吾行”。
  民主党派参政不执政,地位超脱,适宜修身。我们没有政务萦身,较少利益纠缠,有修身养性的外在条件,“天”利我修身,我何不顺天而行?
  友党有号召,吾师在前行,正好修身。中共中山市委顺国势、时势而倡全民修身,谋善治,求和谐,与我会立会为公、参政为民、团结和谐之特质完全契合,时势益我修身,促我修身。此时修身亦即与党同心、同行,我何不乐而修身?
  如此三者,谕理谕义于我,吾侪可以安身。 一曰安居乐业,二曰安仁乐道。安乐之法:敬心读经典,诚意学修身——修得“云开见月明”!

 

省政协召开政协委员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座谈会

“政协委员应成践行广东精神楷模”

南方日报记者 雷辉 通讯员 王少勇

  6月8日,省政协召开政协委员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座谈会,深入学习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讨论政协委员在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中的作用。省政协主席黄龙云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山、惠州市政协的负责同志、政协委员代表以及省政协机关代表分别发言。

  ■省政协副主席覃卫东
  政协委员要责无旁贷肩负起示范先行的责任
  省政协副主席覃卫东代表省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作主旨发言。他表示,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这是我省建设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广东人民文化生活中的大事。“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是在广东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上生长、发育并深刻影响广东发展的精神,是全省人民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广东时代文化精神的引领下,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培育起来的、富有全新时代内涵和崭新价值追求的文化精神,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道德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灵魂;“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根本;“敏于行”侧重于对广东人求真务实精神品格的秉承和彰显,是广东精神的特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广东精神”的有机整体。
  覃卫东指出,新时期广东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文脉,反映了岭南人文的传统特征,彰显了时代广东的现实特点,是新时期广东文化建设的价值坐标。宣传践行广东精神有利于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有利于增强广东文化软实力,有利益提升广东形象,对推动建设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具有重要意义。
  覃卫东强调,广大政协委员是社会各界的精英和代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应成为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楷模。政协委员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示范先行的光荣责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发挥以身作则的行动力和影响力,积极行动起来,在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中成为表率,努力争当践行公共道德的楷模和典范,努力争当诚实守信的楷模和典范,努力争当发挥“三个作用”的楷模和典范,发挥好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发挥好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好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不断丰富新广东精神内涵,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应有贡献。

  ■地市政协
  把践行广东精神与“三打两建”工作紧密结合
  中山和惠州都是全国文明城市,两市政协的负责同志就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作了发言。
  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说,2007年,汪洋书记把广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五大不足,并提出要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带来新一轮大发展。丘树宏说:“导致这五大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广东的人文弱势。”丘树宏认为,广东的人文弱势集中体现在“小康自满”四个字上。其一,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其二,急功近利,缺少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如有些地方发展经济不重视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不注重长远规划。其三,重感性认知,轻理性提升。“广东的人文弱势,体现在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习惯和依赖以往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丘树宏说,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从灵魂深处动刀子,以文化问题作为解放思想的切入口,重新审视和评估岭南文化,塑造和培育全新的广东人文精神,切实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全面实现人文的现代化,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惠州市政协副主席邓炳球说,“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简洁精要,句式工整,朗朗上口,易记易传,而且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涵。邓炳球结合政协工作职能特点和实际,提出了几项建议。一是要把宣传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认真做好宣传实践工作,推动全省各地在重要公共场所树立广东精神宣传标语,加强电视、电台、报刊等主流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宣传,充分发挥广东精神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中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二是以学习实践广东精神为契机,着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建设幸福广东、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道德支撑。三是要把学习践行广东精神与当前我省开展的“三打两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社会环境。

  ■政协委员
  把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贯穿于一言一行
  该如何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几名政协委员代表也发表了看法。
  省政协常委、省桥胜集团董事长陈桥顿以亲身经历说明,一名政协委员只要坚持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就可以实实在在为人民解决很多困难,可以成为政府与人民沟通的桥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他每个月为他所在的惠城区沥林镇的每位老人发放生活补贴,逢几大节日还亲自上门慰问。在他的倡导下,沥林镇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民营企业“拥军优属联系户制度”,企业家们争着与镇上29户烈军属结对帮扶。针对个别老百姓对党委政府政策有不同看法,陈桥顿亲自上门做工作,说服疏导,使其理解、配合政府工作。20年如一日,陈桥顿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获得了社会、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省政协委员、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局长林茂光说,新时期广东精神虽然只有短短9个字,却有着丰富内涵。作为一名代表军队的老委员,在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方面,必须走在前列,有所作为,敢于担当。“首先要深化对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理解,把握精神要义、领悟精神实质,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其次是加强实践锻炼,把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理念贯穿自己的一言一行,力争把职责赋予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做快、做漂亮。此外,还要努力营造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良好氛围,带动部属和团队学习。”林茂光多年来孜孜以求地钻研军事工程建设和谐管理理论、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机制,走军队军事工程建设科技创新路子,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林茂光说,必须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时刻关注民生问题,主动反映社情民意,当好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代言人,发挥好政协委员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省政协常委、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说,小悦悦事件、食品安全案件频发等说明社会道德出现滑坡,在这种情况下,用“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来引领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香江集团成立至今已有22年,这些年经营企业的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做企业和做人一样,只有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才能赢得各方信任,才能抓住更多的发展机遇。
  省政协委员、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广药集团总经理李楚源说,作为政协委员,他个人和他所在的企业要努力成为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表率。今年3月11日,广药集团和有关单位共同举办“学习向秀丽精神,倡导雷锋社会”暨第八届家庭过期药品免费回收更换活动。广药集团还成立雷锋向秀丽志愿服务总队,李楚源本人担任队长。在去年建党90周年之际,广药集团发起“幸福广东,健康同行”活动,为全省66万户贫困党员群众送上6600万元药品。在今年我省的产业援藏援疆方面,广药集团也起了表率作用。
  “我的微博有9万多粉丝,将通过这个平台,宣传新时期广东精神”。李楚源说。
  省政协委员、广东合力集团董事长麦可君说,很多事例证明,只有落实好“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精神,社会才能和谐,广东才会幸福,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带头践行这一精神。她建议加强对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宣传,通过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形式,让新时期广东精神家喻户晓。
  省政协机关党委办主任巴宇也在会上发言。他说,机关工作人员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要立足本职岗位,按照省委的部署,广泛开展新时期广东精神践行活动。要在机关中大力宣传新时期广东精神,通过各种有效学习,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之深入人心,扎根在机关干部脑海中,转化为广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推动各项工作进步发展的动力。

 

让广东精神引领幸福之路

田丰

  归纳和提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标志着广东推进科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自觉阶段。从广东精神的特征看,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三者都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统一,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厚于德”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种有生命力和概括力的优秀文化精神,必然是一种凝结着过去、昭示着时代和引领着未来的精神。“厚于德”就是广东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厚于德”来源于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要心胸宽广不计个人得失,重公轻私,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也是广东近代以来的真实写照,这体现在对新思想和新事物的开放包容上;体现在不同族群的相互包容和接纳、和谐发展上;体现在乐善好施、乐于奉献上。
  “诚于信”突出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诚信是广东时代精神的重要写照。“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广东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诚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广东的时代精神。体现在阳光施政,自觉把诚信当作为政之要,使广东一直保持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公众对党委政府也保持了较高的信任度。体现在公平竞争,自觉把诚信当作营商之本。体现在以诚相交,自觉把诚信当作处世原则,广东人重契约,重承诺,“牙齿当金使”,有责任感和担当。
  “敏于行”突出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质。地域精神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气质,构成了一个地方文化精神的独特风貌,是文化精神的亮点和品牌。敏于行、重实干的精神是广东引以为傲的地域文化特质,更是推动广东未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敏于行”源自“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意为:“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广东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较早受到西方自然科学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历史上形成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和敏于行的精神。思维上求真务实,行动上敢为天下先,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大业中敢为天下先,勇挑历史重担,以务实的作风和实干的精神,创造了市场经济奇迹,为改革开放杀开了一条血路;在当好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进程中,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中也体现了这种敢为天下先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理论上勇于创新。“讷于言而敏于行”不等于只干不说,而是要说话严谨、有理有据,对先进文化思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理论提升总结也是一种敏于行的表现。近代以来,广东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作者系广东省社科联主席)

 

以“厚于德”引领公民素质建设

周建伟

  广东精神中,“厚于德”居于首位,这是因为道德是精神中的精神,是广东精神的基础和核心。
  “厚于德”的基点是“德”。德具有广泛性。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和着力点。社会公德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德”不仅具有广泛性,也有继承性、开放性、发展性、包容性。中国传统道德资源非常丰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建设的一项内容。面对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我们要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文明成果,其中也包括人类优秀的道德成果。我们要注意道德的发展性,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构建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要求的新的道德规范。面对文化多样性和生活方式多样性的现实挑战,广东精神中提倡的“德”要具有包容性,成为社会最大的道德公约数和道德共识,才能具有统摄力,有效发挥社会整合功能。
  “厚于德”的关键是“厚”。“厚”是现代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的基本手段,也是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厚”是修德、守德、行德、积德的统一。修德是前提,修德主要靠教育学习和个人的内省与慎独。守德是基础,在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世界,守住道德底线才能做到厚德,守德要靠意志和毅力。行德是关键,行德就是将内心的道德通过行动加以外化,施之为行。积德是目标,个人通过修德、守德、行德,不断积累善行,成为大写的道德人。修德、守德、行德、积德,要靠国家提倡、社会引导和个人努力三者结合。
  “厚于德”的目标是“和”。梁漱溟先生曾给道德下了一个简短而发人深省的定义:“道德就是生命的和谐”。梁先生所说的生命既包括个体生命,也包括社会生命、国家民族的生命。我们不能把道德简单地视为一种束缚人的规范和条款,而忽略或偏离了道德本身的价值立场和终极目标。广东精神中的“厚于德”,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生命和谐的角度,才能正确理解。也只有这样理解,“厚于德”才能真正具有赋予生命以意义和精彩,促进公民素质全面提高。广东精神中的“厚于德”,对治疗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失落和道德失范,培养和提高公民素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我们期待在广东精神的指引下,以“厚于德”为目标和指引,以公民素质提高为着力点,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形成和谐健康、文明有礼的社会道德风尚。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诚于信”超越经济范畴或利益角度的诚信

钟明华  郑晓纯

  “诚于信”是广东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范畴。“诚”是主体内心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信”是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尤其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贸易频繁,外来人口多,在这个“陌生人社会”中,“信”更是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和经济社会的必要规范,是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广东精神中的“诚于信”正是把握了诚与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主体的内心修养之“诚”为根基,支撑外在的“信”的社会道德规范。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商业贸易频繁,商业经济也即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也即诚信经济,诚信是维持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的必要规范。但仅仅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诚信是不够的,道德意义上的“诚于信”超越经济范畴或利益角度的诚信,变被动的他律的守信为主动的自律的内在修养,这也正是广东精神中“诚于信”的题中之义。作为道德意义上的“诚于信”有着几个方面的特点和意义。
  第一,重视实事求是的精神。诚信建立的内在要求是“求真”、“求实”,否则无以诚信。因此,求真、求实,是“诚于信”的基本要求。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广东人的鲜明的精神品质,也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原则,它本身蕴含着重要的道德属性和道德价值,它是诚信道德观念中所要求的最为重要的思想内涵。了解诚于信的这个特点,有助于我们在广东精神文明建设中自觉地解决这个深层次的道德问题。
  第二,注重诚对信的根基关系。“诚”是里,“信”是表,“诚”是体,“信”是用,诚是信的基础和支撑,即“信所立由乎诚”。所以“不诚者失信”。无“诚”之“信”是无里之表,是不牢固的。这一特点在广东精神文明建设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今天诚信问题成为备受关注和十分敏感的社会的话题,“诚信”也是特别重要的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对诚信的理解上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问题。一些人、企业或团体把诚信等同于经济信用,把诚信当成一种获取长效经济利益的手段和经济活动方式,“诚信”成了获利的“明智选择”,显然这种意义上的诚信是深度不够和底气不足的,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道德意义上的诚信则超越了这一局限。
  第三,以善为终极目的,追求正当的诚信。诚信与善、正义紧密相连,注重诚信的实质内容而不仅仅是形式,做到形式与内容,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将诚信建立在善、正义的基础上。广东精神中的诚信建设应将手段善与目的善相统一,凸显广东人的大智慧。
(作者分别系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和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 )

 

“敏于行”使广东改革开放一路领先

段华明

  “敏于行”使广东成为一块神奇热土,中国近现代史以来许多推动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都在这里发生。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广东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冲在前沿,一路领先。
  改革开放30多年充分展示了广东人“敏于行”的精神。在全国建立第一个经济开发区、第一个引进外资……创造了数不清的第一;率先进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讨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探索,充分表现了广东人“敏于行”的思维特色;广东善于抓住国际、国内的各种有利时机,不断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为广东的先行一步创造了政策条件和制度基础。广东人敢于打破框框和思想束缚,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自我超越,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邓小平理论中的许多重要论断提出于广东,江泽民同志在广东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也是在广东首先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这些都不是偶然的。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探索实践,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素材和宝贵的实践园地。
  在改革开放的每个关键时期,广东都特别敏感,反应迅速,领风气之先,敢想敢干,敢冒风险,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边实践边摸索,“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披荆斩棘,先行一步。广东的改革开放并非一帆风顺,在风雨征途中,广东不搞姓“社”姓“资”的争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标准,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向前迈进。
  新世纪新阶段,广东“敏于行”的境界有了新的升华。新世纪新阶段,广东再接再厉,自我超越,努力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从总量到质量,从快到好,从注重发展到注重民生,进而确定了广东新的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坚持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试验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而今广东“敏于行”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升华,建设幸福广东与加快转型升级一起,被明确为广东落实“十二五”规划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南粤儿女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风气之先、路径之先。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

  ■相关链接:
  “广东精神”三句话出处
  厚于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于德”,即具有像大地一样宽厚的美德,容载万物,仁爱奉献。
  诚于信,出自《逸周书》:“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诚于信就是要严格地遵守待人处事的信誉和信用,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到真诚、有信、无欺,它是为人处世之根本、企业生存之基础、社会和谐之基石。
  敏于行,出自《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即要注重实干,敏动善行。“敏于行”是广东引以自豪的地域精神特质,主要包括三层涵义: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善于把握发展先机,注重实干;善于应变、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