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简报 > 正文

2014年第9期简报

发布时间: 2015年04月10日    

第九期
(总第40期)
政协中山市委员会办公室 编        2014年7月21日

海洋文化特刊

  【编者按】为了响应习近平同志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寻找中山地区海洋文化印记,为中山市近年来确定的以翠亨新区为标志、从江河时代走向海洋时代的战略决策梳理人文历史脉络、奠筑发展前行支点、提供新的文化动力,最近,市政协策划并组织中山日报报业集团和以许建龙委员为会长的中山市浙江商会,共同举办了“寻找海洋文化地标”大型人文活动。这个活动目前已经辐射到了整个香山地区,即珠海和澳门地区,影响甚大。
  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同志一直致力于海洋文化、尤其是海上丝路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从2012年7月开始,已经创作并在国家、省级报刊发表了一系列海上丝路主题的大型史诗和多篇文章,并首倡构建海上丝路新文化圈。现刊发其文章,供各位委员参阅。

目 录
 

一、 蔚蓝色的中山…………………………………………………………(1)
二、 “中国梦”呼唤海上丝路复兴………………………………………(8)
三、 定位“文化中点”,倡建“新文化圈”……………………………(14)
四、 中国的丝路·文明的脐带·人类的史诗……………………………(19)
五、 一条与长江、黄河一样伟大的母亲河………………………………(25)
六、 澳门岂能无史诗……………………………………………………(32)


蔚蓝色的中山


  每一个城市,都有她的城市底色。因为同在地球这一块土地上,所以有许多城市的底色是相类的,但若仔细分析,却总是能在这相似中发现各自的斑斓色彩、万方仪态,而最宝贵、最精彩之处,正是在这种千变万化、尤其是极致细微的差别之中。
  我现在所生活的中山,她的城市底色是什么呢?
  中山,是中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无疑地,孙中山、孙中山文化是这个城市的灵魂,也是这个城市最大的文化品牌。这是从人文的角度说。而从地理上说,中山古称香山,当时包括现在的中山、珠海和澳门,其最具特色的是咸淡水文化。珠江的八大出海口,有五个在香山地区,珠江水源源不断地从香山地区尤其是中山的广大地区缓缓流过,在南海与太平洋相汇、碰撞、交融。江水是淡水,海水是咸水,江海融合,就在这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咸淡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水代表的是大陆文化,海水代表的是海洋文化,如此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咸淡水文化。
  由此,我曾经将中山的城市底色定位为“红黄蓝”三原色。
  “红”,自然是“中国红”。 中国红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中国红吸纳了朝阳最富生命力的元素, 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去的积极入世情结,她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作为有着广府、客家、福佬族群,以及新时期新移民群体的中山市,在血液里流淌着这种“中国红”,自然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色。
  “黄”,则是黄土地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为主体,还有庄子和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大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统领,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与“中国红”一样,广府、客家、福佬文化的根源,都是中原文化,以及中原文化与古越文化结合产生的新文化。新移民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缝传承。因此,“黄”也是中山这座城市的底色之一。
  “蓝”,就是蓝色,代表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
  中国的土地面积是9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左右。五千年文明产生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其中包括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了最早走在全人类前面的海洋文化。从国土面积和分布情况看,国内城市的底色,大多与“红”、“黄”有关,与“蓝色”有关的城市则是少数,而且都是沿海地区。
  而中山,就是这少数中的佼佼者。在红黄蓝三原色中,中山的蓝色底调更为丰富、更为特别、更为显著。因此,我认为中山最重要的城市底色,应该是“蓝色”,而且应该是浩淼海洋的那种“蔚蓝色”。
  远古香山,因海而生。
  因为近海的缘故,据考证,新石器时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了。这里所发现的沙丘遗址和出土的文物,都有海洋文明的印证和特点。远古时期,香山地区均为珠江出海口和南海之滨的一些散落海岛或群岛。秦汉时期开始,这里的先民就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秦汉以来,尤其是宋、明、清时代,香山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以十字门为标志的澳门,更在清代后期替代广州闪耀出海上丝路最后一段的辉煌。
  而在沿革上,香山在南宋时期之前,属东莞县辖。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因为多为海岛,交通和管理极不方便,香山以原香山镇为基础,又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建立了香山县。当时的香山县,包括了现在的澳门、珠海。随着时空的变迁,澳门、珠海先后从香山分离出去了,因为伟人孙中山的缘故,香山县也改名为中山县。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今天的中山,虽然原来的浩瀚海洋已经因珠江的千百年淤积成为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让人们难以想起以往的烟波浩渺,然而,当你走进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当你仔细翻阅这里许许多多的地名,你都很容易找到当年海洋的各种印记。
  因海岛而建县,这在中国的例子是极少的,在当时也许是唯一的。
  因此,我们绝不能因为拥有了今天这一片广阔、坚实、肥美的土地,而忘却了曾经的汪洋、曾经的沧桑,无视远处的蔚蓝、远处的召唤。
  近代香山:因海而名。
  因为近海的缘故,香山地区历史上出现了两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一个群体叫做华侨。大概在一千年前左右,香山就开始有人到东南亚地区创业,到了清代中后期,进入高潮,并逐步覆盖到了北美、南美地区。一代一代的华侨筚路蓝缕、含辛茹苦,以勤劳、鲜血以至生命给当地的开化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又为家乡和祖国带来了财富。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成为中国进步发展最早的投资主力和慈善主力,给家乡和祖国带来了许许多多先进的理念和文化。目前,香山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已近100万人。
  第二个群体也与第一个群体有关。因为华侨,香山人最早睁眼看世界,因而产生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个个伟大的人物,比如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他促成的官派留学,造就了许多的精英分子。比如郑观应,他的商战思想深刻影响了孙中山、毛泽东;比如杨匏安,他在全国最早介绍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香山为中国贡献了在政治、经济、商业、教育、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伟大的队伍。这些伟大的人物,这个伟大的队伍,更为中国提供了伟大的思想,这就是以孙中山推翻帝制、振兴中华、民主共和、三民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孙中山以及孙中山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最典型、最杰出的代表。
  因海而名,香山因香山人文而名声遐迩,因伟人孙中山而备受崇敬,是中国近代史、近代文化的伟大摇篮,是中国最早提出“中国梦”的地方。
  当代中山:向海而兴。
  说到这里,我们要将“香山”改为“中山”来叙述了。
  因为近海的缘故,即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山也能享受到海洋的好处而比内陆地区日子过得好一些。1929年前后,中山还曾经是全国的模范县。即使在闭关锁国、“三年困难”时期,因为河网纵横,渔产丰富,加上骨子里透出的睿智和勤劳,中山人的生活也不至于衣不蔽体、民不聊生。中山,真是一个福地。
  虽然世纪伟人邓小平为经济特区划圈的时候,没有将中山划进去。但聪明的中山人却巧妙地借助近海的优势,借助与珠海经济特区水陆一体、同文通脉的优势,还是将中山建设得风生水起。不久,中山以沿海开放城市的名义完全融进了改革开放的洪流。深谙务实而不保守、开放而不张扬、创新而不浮躁咸淡水文化内核的中山人,以广东省21个城市中最少的土地,创造了全省第五、第六的经济总量,成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发展的典范,创造了独特的中山模式、中山奇迹。适宜创业、适宜居住、适宜创新;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百姓富裕、社会和谐、生态优美。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蔚蓝天空下,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在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枝散叶、根深叶茂,老百姓的脸上洋溢着无比幸福的笑容。幸福中山,和美中山,信然!
  今天的中山,是离“中国梦”最近的地方。
  未来中山:向海而盛。
  因为近海的缘故,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山可谓是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然而,中山主要经营的依然主要还是大陆经济、大陆文化,充其量也只是江河经济、江河文化。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山,你准备好了吗?
  公元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沐浴着新一轮改革开放春风、浸润着海洋文化灵魂孙中山文化的中山人民,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壮阔的海洋。
  就在这一年,以翠亨村的名义,以孙中山的名义,一个叫翠亨新区的战略应运而生,中山强势迈出从江河时代走向海洋时代的步伐。以翠亨村为地理和人文原点,20公里方圆起步,50平方公里中期、23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依托孙中山伟人故里独特的人文优势,围绕城区扩容提质,坚持“科学谋划、从容开发、乘势推进、打造精品”的总体要求,按照“文化引领、生态优先、产城融合、智慧创新、和谐善治”的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新区建设成为海内外华人共有精神家园探索区、珠三角转型升级重要引领区、珠江西岸理想城市先行区、科学用海试验区。依托“九峰环抱、七水汇集”的生态基底,采取“双轴驱动”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湾(逸仙湾)、两轴(新区城市发展轴和滨江景观轴)、两带(滨海森林景观带和五桂山生态景观带)、多组团(新区核心组团、国际旅游组团、转型示范组团、先进智造组团)”的空间发展布局。突出植被茂盛、水系丰富的特色,加大绿化造林力度,实现森林围城森林进城,形成“青山翠林衬城、碧水绿道融城”的生态格局,将翠亨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最宜居、最低碳、最现代化的滨海新城。
  蔚蓝色的天空,蔚蓝色的大海;蔚蓝色的人文,蔚蓝色的蓝图。
  向海而强的中山,向海而盛的中山,呼之欲出。
  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路的逶迤行列里,中山,正怀抱着大海的梦想,走向更加辽远、更加壮美的蔚蓝色。


(2014年7月13日)



中国梦呼唤“海上丝路”复兴

  今年9、10两个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时连续两次讲到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盛赞中哈传统友好,全面阐述中国对中亚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从10月2日开始,习近平开启了印尼和马来西亚的东南亚访问之旅。10月3日,在印尼国会大厦,习近平在演讲中用一个词、两首歌、三个故事作为线索,尤其是重点讲到了郑和,以期开启新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接棒继续书写中国与东南亚的千年情谊。
  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那么集中突出地利用两条丝绸之路开辟新时代的外交,值得称道和深思。
  我于2012年接连创作了大型史诗《海上丝路》、大型音乐情景歌舞《海上丝路·香云纱》,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海上丝路的关注和重视,因而对习近平关于海上丝路的阐述反应很是强烈。
  海洋的发现与利用,无疑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历史性大进步。而通过海洋达至的各个新大陆的发现,更是人类发展的历史性大跨越。通过这个大跨越,人类大大扩展了疆土,更大大扩展了视野;前者是有形的,是人类借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后者则是无形的,是从有形资源衍生出的一种崭新的文明——海洋文明。
  而中国,则是海洋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甚至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走向海洋的国家,是最早的海洋文明古国。中国是龙的国度,龙是中国最重要的图腾。水,包括江河、大海,都是龙的家乡。是龙,就注定要走向海洋。且看《山海经》;且看《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如果说这是神话,不足以说明,那就看看中国所有沿海城市在新石器时代的那些出土文物吧;如果还不能说明,那就再看看以下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称霸中原时,曾越海北上在山东半岛南部建属地琅琊,统治达数百年;公元前219年盛夏,秦始皇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从渤海出发去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海上丝绸之路由此盛大启航;公元3世纪有遍航南洋的朱应和康泰;公元4世纪有从印度只身航海归来的法显,后著书立说,传扬佛经,对中国宗教和文化影响深远;公元5世纪有远航美洲的慧深;公元7、8世纪有远航南洋和西亚的达奚通、杜环和义净等人;公元11世纪有出使高丽的徐兢;公元14世纪有两次遍航亚非的汪大渊;至于15世纪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非的郑和,更是对国内外形成了巨大历史影响。此后又有鉴真和黄檗、隐元等和尚数次渡海,登陆日本,传播文化和宗教,成为中日深为敬佩的博学大师。其中,日长崎福州寺(又名崇福寺),竟有十位闽僧从中国东渡来相继主持,影响深远。以上航海无论是时间上,还是规模上都是当时世界领先的。
  当然,这样罗列,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视或否定世界各国的海洋文明及其贡献。实际上,如果从地域上分,除了共同的海岛文明外,世界上至少有这样几大海洋文明;
  一是大西洋文化。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一带。从15世记开始,世界文明的中心,由中国和穆斯林世界,转移到了大西洋亚沿岸地区。渔猎、航海、15世纪~16世纪地理大发现、宗教传播,移民与港口城镇建设,海洋贸易,现代科技与油气开发等,组成大西洋海洋文化的特色内容。大西洋文明特点是,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科技和文化发达,从十五世纪一直到今天。现在的主流思想,无论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出自于大西洋文明中的思想;而现在的世界财富和世界的思想文化,以及科学中心,还是在大西洋沿岸地区,现在的学术交流,联系最紧密的地方,依然是在大西洋沿岸地区,是在大西洋沿岸地区。
  二是地中海文化。地中海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一片宛如水槽的海域,人们戏称它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航海发现、掠夺与海外开拓,多语种与殖民地文化、宗教、文艺复兴,多民族结构、农耕、田园与酿酒文化构成其独特之处。地中海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往来的捷径,因而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地中海就成为列强争夺的场所。18世纪初,英国曾把地中海当作自己的“内湖”。19世纪初拿破仑横行欧洲时,就曾想夺取英国对地中海的控制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中海成为交战双方海军积极活动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海军同英国的海军在地中海进行过激烈的争夺。时至今日,西方大国正在地中海进行着日趋激烈的争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美国第六舰队一直以地中海为根据地,西方一些大国的海军舰只也经常在这里游弋,加剧着紧张气氛。从舰艇数量看,今日的地中海,已成为一些西方军事大国军舰集结密度最大的海域。
  三是太平洋文化。早期是西部的亚太文化———中国秦、汉、唐、明之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向日、韩、东南亚诸国传播;东南亚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交汇,具有周边移民所带来之多元文化(语言、文学、习俗),佛教、回教与印度教交汇之特色。20世纪后期兴起的亚洲四小龙海洋经济文化,以及21世纪中国制造业与海外贸易影响加大所兴起的,以京、沪、穗为中心的中国文化效应。太平洋东部是亚欧移民与美洲土著文化之结合。海洋文化以渔业(如:大马哈鱼与金枪鱼捕获、加工、外销),牧业(牛、羊、驼畜牧),肉、毛、皮加工、制造与贸易,海啸、地震灾害与宗教祈福等结合,成为具有特色的南美太平洋文化。
回顾和反思以上几大海洋文明,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包括渔猎、航海、宗教传播、移民、发现新大陆、贸易、人文交往等,但在西方,主要是欧洲,海洋文化却几乎是贩运人口、掠夺资源、侵略战争、殖民地的同义词。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的崛起,都是靠海上争霸发家的。借助于海洋争霸,欧洲人将多少发现的新大陆掠夺成为自己民族、自己人种的“国家”,又“殖民”了世界上多少的国家和地区。
  而在太平洋文明中,除了日本步西方后尘,严重沾染了西方海洋强国的强盗、海霸习气外,以中国为中心的海洋文化,特别是以郑和七下西洋为代表的海洋文化,却完全与西方海洋文明相反,体现的是公平交易、交好往来、和平共处。600多年前,中国明成祖朱棣主政期间大张旗鼓地开展海外邦交活动,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诏令三宝太监郑和率二万七千余人,驾着最大长44丈、宽18长的数十艘宝船出发,开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行。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其规模之庞大、航迹至之广远,称雄于古,蜚声至今,成为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为世界文明与和平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试想想,在那个时代,这样大规模、长时间的国际外事活动,竟然如此的平和、宁静、友好,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度,一种怎样的风格,一种怎样的胸襟!
  “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未来。”信然!回想泱泱中国,每当实行海禁的时候,每当实行封闭的时候,每当无视和弱视、失去海洋的时候,就是国家最贫弱的时候,就是国家最危险的时候。而每当国家国门开放的时候,每当国家亲近海洋、重视海洋、走向海洋的时候,国家就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就走向富强。
  “建设社会主义海洋强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久违的抱负,伟大的理想,终于在蔚蓝浩瀚的海洋上空荡漾。海洋强国的范围,当然包括海洋意识、海洋疆土、海洋主权、海洋军事、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经济,等等,但最高、最核心的标志,应该是海洋文化。具有悠悠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和”文化,在一千多年前曾经是世界最早的海洋强国的时候,我们奉行的是“和”文化;今天,从改革开放开始,以至在今后的任何时空下,我们同样永远会奉行“和”文化。“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传统,是“海上丝路”所体现出的文化要义。这,也正是我们建设海洋强国最高、最核心的文化追求,也这正契合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定位。而实现中国梦,复兴海上丝路也是应有之义。我们30多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可以看做是海上丝路的延续和延伸,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通过海洋强国的建设,全面复兴海上丝路,更好地连接全球、融通世界,将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任务和美好目标。“中国梦”呼唤海上丝路的尽快复兴。

(2013年8月) 





定位“文化中点”,倡建“新文化圈”
——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路战略取向刍议


  一、关于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有两条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一条是陆上的丝绸之路,一条是海上的丝绸之路。
  2013年9、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出访期间,分别就如何挖掘利用这两条丝绸之路历史资源,提出了新的战略构想。其中对于陆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对于海上丝路,则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东海启航线和南海启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叫“海上茶叶之路”、“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千年之间,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的影响最大,是海上丝路的经典之作。
  二、关于海上丝路的文化元素。
  海上丝路不仅是物质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是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的脐带。她不仅将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传至世界各地,也输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世界各国各民族通过海上丝路相互兼容、兼收并蓄,丰富和发展了各自文化的内涵,对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不管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人和全人类创造的奇迹,都是中国和全世界共同的重要的文化遗产。
  古代海上丝路涵盖的范畴远比陆上丝绸之路广大,几乎包括了太平洋所有的海岸线,甚至连接到了大西洋的一些范围,是一个大文化圈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海上丝路的文化影响力和空间范围大大超过陆上丝绸之路。
  三、广东是海上丝路的“文化中点”。
  广东是海洋大省,是中国海岸线最长、海疆最广的省区,全省大陆岸线3368.1公里,海域总面积41.9万平方公里。
  因为海洋的缘故,广东自古就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了海洋交往,是与海洋并通过海洋与世界沟通最早的地区,自然,也是海上丝路最早的肇发地和重要节点。就海上丝路的所有共性内容和特点来说,广东全都具备,无一遗漏。
  然而,广东在海上丝路这一重大的历史时空概念中,表现得更为集中、更为突出、更为重要,一直以来其他地区难以比肩和不可替代的特点和地位作用,却更在文化方面。我们完全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广东是海上丝路最重要的“文化中点”,是中国通过海上丝路与世界各国交往交融、世界各国通过海上丝路与中国沟通融合的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这里暂且先不进行科学的考证工作,只讲讲其中四个最重要的表现:
  1、广东除了广州、澳门两个港口在海上丝路的重要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之外,从东面的汕头港,到南面的徐闻港,包括从广东分出去的海南省的港口,沿海地区无一例外地都参与了海上丝路,其各地的文化元素都在海上丝路中有着丰富的遗存。
  2、作为“文化中点”在海上丝路中体现得最为典型、突出的,是广东将中华文化,包括广东文化推介并融合到东南亚地区,而这些地区的文化与中华文化、广东文化又最多相类之处,再加上这些国家和地区数以千万计的华侨华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和发展,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海上丝路“文化圈”现象。这种情况,甚至在亚洲的东部包括日本、南韩和朝鲜,南部包括印度、不丹、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都一样存在。
  3、因为广州港,尤其是澳门一段历史时期的特殊作用,海上丝路不仅连通了太平洋的广泛地区,后来甚至扩大到了大西洋地区。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区域同样如此。
  4、广东作为海上丝路“文化中点”的角色作用,经过两千年左右历史的时空积淀,典型地在两个历史阶段得到火山爆发般的体现。第一个阶段是在100多年前,广东在中国的近代史进程中作用巨大,成为中国近代史、近代文化的先行地和重要窗口;第二个阶段是在30多年前,广东再一次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作用巨大,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重要窗口。这种情况在今天、以至今后还将继续延伸和加强。
  四、倡建“海上丝路新文化圈”。
  因应习近平主席的战略构想,陆上丝绸之路有关方面反应迅速、动作连连。10月11日,陕西省举行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研讨会”,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与战略意义,如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亚欧经济合作,以及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如何定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相关方案已经提上重要日程。最近,即将举办大规模的丝绸之路文化节。其他有关的省份也跃跃欲试,正在加紧筹划大动作。
  然而,习近平同志建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好像相关方面还没有什么大动静。即使有,所提的口号也都一律是简单重复习近平总书记的提法,并没有很好地考虑结合自身实际、研究提炼出自己的重点和特点来做。
  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产业、科技等方面,海上丝路都大有做头。广东做什么?怎样做?本人建议除了积极配合国家并结合自身实际来做外,广东在海上丝路中最有做头、最具竞争力的,应该是“文化”。
  因此,建议广东省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以“六个一工程”作为战略进行研究部署。
  1、提出一个倡议。即倡建21世纪海上丝路新文化圈。
  2、制定一个战略方案。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路新文化圈来定位、决策、规划、部署全省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路工作。
  3、建设一个平台。与广交会相对应,在广州或合适地方,规划建设一个以文化为主题和引领的海上丝路新文化圈交流合作区。
  4、创设一个大型论坛。即在文化交流合作区创设一个国际级的海上丝路文化论坛。
  5、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成立21世纪海上丝路新文化圈信息中心和研究中心,生产一系列海上丝路新文化圈文化成果。
  6、创作一台节目。打造一台表现全方位表现海上丝路主题的精品舞台节目,并予以全媒体化利用。
  建设21世纪海上丝路新文化圈,与新时期中央和国家赋予广东的任务定位完全一致,也与广东人文精神的内核相一致。广东要通过发掘、传承、弘扬和更好地发挥21世纪海上丝路的文化桥梁、“文化中点”作用,争取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各有关省份和城市,特别是东海、南海和渤海沿海地区的城市的支持,联合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等地区,以文化为引领,研究并出台建设海上丝路新文化圈的战略思路、具体设想和工作方案,借助于以上“六个一工程”,借助于广交会、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论坛、博鳌论坛、东盟博览会等平台,重新连接中国与古代海上丝路曾经有过交往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以至更为广阔的范围,以文化切入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构建海上丝路新文化圈,实现海上丝路文化复兴,从而为广东实现三个率先两个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至为中国和相关国家与地区、乃至全世界全方位交流合作,为构建全球各国的新世纪友好关系、保障和实现全人类的永续和平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


(2014年5月18日)



中国的丝路,文明的脐带,人类的史诗
——《海上丝路》创作札记


  似乎从来没有想到,又似乎在情理之中,2012年个人最重要的文学计划,竟然是创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海上丝路》的歌词台本。从今年3月开始酝酿,到7月上旬完成初稿,没有想到时间竟那么短,进展那么顺利。后来一想,今年是龙年,水生龙,龙生水——写海上丝路,原来是风成水就的事情。近期以来,某些国家居心叵测、虎视眈眈,企图浑水摸鱼、占我蔚蓝,因此,创作《海上丝路》就更有了特殊的意义。
  一、丝绸之路:中国人和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中国有两条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一条是陆上的丝绸之路,一条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陆路的丝绸之路人们比较了解,但海上丝绸之路了解的人却不多。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东海启航线和南海启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起点包括徐闻、合浦、临海、广州和泉州等等。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徐闻古港,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漳州月港兴起;清代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叫“海上茶叶之路”、“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
  海上丝路不仅是物质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是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脐带。她不仅将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传至世界各地,也传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世界各民族相互兼容、兼收并蓄,丰富和发展了各自文化的内涵,对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无可估量。不管是陆地的丝绸之路,还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都是中国人和全人类创造的奇迹,都是中国和全世界共同的重要的文化遗产。
  二、写国内外第一部全时空表现海上丝路的史诗。
  陆上的丝绸之路,由于1979年大型民族歌舞《丝路花雨》的公演而闻名遐迩。海上丝绸之路一直鲜为人知,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象《丝路花雨》这样的文艺作品,特别是缺乏舞台、影视类作品的形象性推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蓬勃兴起,海上丝路也开始成为研究和利用的热门话题,文艺作品的创作也跟了上来。比如广西合浦的歌舞《碧海丝路》、福建泉州的大型歌舞《海上丝绸之路》、广西防城港的大型歌舞《印象·北部湾》、广东阳江的大型组歌《美丽“船”说》,宁波、杭州、徐闻等地也有类似的节目。日本早在1988年也出现了《海上丝路》三部曲。 
  然而,迄今为止,真正从历史和人文的时空上全面表现包括陆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艺作品,尤其是舞台作品,却仍然是一个空白。即使是既有的舞台作品,都存在三个共同的弱点:一是多数是歌舞;二是多数是简单的爱情故事;三是仅仅以一个小区域为点,很少涉及丝绸之路的线和面。日本的《海上丝路》更仅仅是纯音乐作品。就连最近开机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女帝·海上丝路》,也只是涉及唐代时期,而且也一样是以一个区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但总是难以体现时间延续两三千年、空间达至五大洲的海陆丝绸之路这一旷世奇迹。
  非常感谢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顾作义副部长。因为这些年创作策划长诗《共和国之恋》、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等重点文化项目获得成功的缘故,今年2月份,顾作义同志建议并委托我创作一部大型舞台作品《海上丝路》的台本。这正合我的想法,我也正在考虑今年的创作计划。
  近二十年来,我与海上丝路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缘份颇深的。最早是在1992年我在珠海市平沙区挂职的时候,与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联合召开了一次珠江文化研讨会,这是我首次正式接触海上丝路。1999年初,我到珠海市香洲区担任区委书记,开始更多地接触海上丝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在自己的名片上就有了这样两句话:“香洲——100年前,中国从大陆经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缩影;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封闭经济封闭文化走向开放经济开放文化的窗口”,只是香洲后来先后改为珠海和香山。我根据这两句话写了一篇散文《走进百年珠海》发表在《南方日报》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2004年,我调中山市工作,与海上丝路的联系就更多了。2006年7月18日,瑞士的“哥德堡号”仿制船首航番禺,我在南方日报发表了诗歌《261年的爱情》,回忆了哥德堡号与中国、与海上丝路的历史情缘。然而,这些联系,以及我个人对海上丝路的了解和认知还是十分零碎的,更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要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自觉距离还很远。
  于是,今年2月底,我购买了十多本有关丝绸之路的著作,开始着手创作的准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快速的浏览阅读和初步思考,于3月8日草拟了一个简略的提纲,但因为刚刚到市政协新任主席,工作千头万绪,所以一直没有集中的时间开始正式的创作。恰好4月份全国政协和省政协发来通知,说今年6月和8月在青岛和北戴河各有一个为期半个月的政协主席培训班。我不假思索地报名并选择了北戴河,一是争取这个机会尽快学习掌握政协业务,二是借机搞创作。由于一直工作忙,接到正式通知后没有很多的时间考虑培训班的事情,6月26日到达培训点住下后,才想起秦皇岛是2231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19年的夏天,秦始皇入海求仙、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地方,这正是海上丝路最早的起肇点!此时也正是盛夏。这是机缘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真是不可思议! 
  遥望着浩浩渺渺的渤海,头枕着北戴河动听的海涛,五千年中华文明一页页在胸中激荡,五大洲异域风情一幅幅在眼前演绎,三千年丝路浪涛一波波在笔下翻滚,半个月来,边学习、边记要,边思考、边写作,8天时间通读了十多部有关海上丝路的专著,确定了详细的写作提纲,确定了创作的原则。7月5日凌晨,开始进入正式创作,一发而不可收。7月8日,当第一缕晨曦照进我的窗台的时候,《海上丝路》初稿成功面世。这离21012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郑和第一次下西洋607周年的纪念日)仅仅三天时间。从3月8日初步提纲拟出,到今天刚好整整4个月的时间。诗稿从洪荒远古、三皇五帝,到海陆丝路两路并发、环绕世界,再到改革开放、走向蔚蓝,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大洲,全篇加上序和尾声,一共十八个章节,500余行。
  感恩海上丝路,感恩秦皇岛!
  三、写一部属于广东、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作品。
  根据已有的舞台作品的情况,经过思考分析,我在创作《海上丝路》时制定并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总的原则是:
  这应该是国内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海上丝路史诗。
  这应该是一部属于广东的、中国的、全世界的史诗。
  (二)具体原则是:
  1、“大丝路”概念:从陆地丝路到海上丝路;从起源到今天、以至明天;大处入手、细节串联,时与空结合,点线面结合。
  2、 “大地域”概念:涵盖大广东(南越)、大中国(黄海、东海、南海)、大世界(亚洲、非洲、欧洲、澳洲、美洲)。
  3、“大历史”概念:即海上丝路自古至今“史”的概念——包括缘起、过程、结果、趋向,是海上丝路完全意义上的“史诗”。
  4、“大情感”概念:是沧桑之路、美丽之路、友谊之路、伟大之路、永恒之路。
  5、“大舞台”概念:利用歌曲、舞蹈、交响、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虚与实结合,中与外相结合,台上下相结合等手段。
  总之,这应该是一部可以在全中国各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的大型舞台作品。
  这正是: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全人类共同的壮丽史诗。


2012-7-9—11日(中国航海日)早于北戴河
2012-7-15阅秋阁二稿

 



一条与长江黄河一样伟大的河流
——大型交响史诗《珠江》文学台本创作札记


(1)
  人生第一次接触珠江,应该是1975年。那时候我在家乡当赤脚医生,已经记不起是以什么理由去广州看望做中学教师的舅父。见惯了家乡小河的我,第一次见到珠江,一下子就给她的宽广和悠长给惊吓住了。当然更为惊讶和羡慕的,是那座高高的珠江桥,以及广州这座大大的城市。
  而从“文化”上第一次在灵魂里接触珠江,却是到了1992年。那一年我从珠海市委办公室到了当时还同时是国营农场的平沙区挂职任副区长,参加了珠江文化研究会在这里的一个会议。从这个时候我才了解人们只知道长江、黄河,但对于珠江却认识很少,对珠江的角色和作用更是远远没有引起重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心里萌发了要为珠江写点儿什么的想法。 
  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动,我写作的题材和内容逐步与职务职责和地域人文重合起来。在珠海的时候,我写了宋元大决战的崖门海战,写了高栏港的开发,写了珠海的大海、蓝天和梦想,写了珠海的历史人文;在中山,我写了香山人文,写了咸淡水文化,写了香云纱和沉香,写了郑和从南海下西洋……但是,因为积淀不足,一直还未能就珠江的整体写出一件比较大的作品。
  2012年春节期间,珠江交响乐团(原珠江电影交响乐团)的任杰团长来了中山,我们又谈起了珠江,基于我刚刚完成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的创作,公演后的影响很不错,他建议我专门创作一台珠江交响大合唱的文学台本。2013年春夏之交,他又带着业务人员来谈了一个草案。由此,我开始了这个作品的准备工作。由于我2012年和2013年的重点是海上丝路题材的创作,先后写出了大型史诗《海上丝路》、大型音乐情景舞蹈《海上丝路•香云纱》,之后又写了大型史诗《九连山下》、《Macau•澳门》,所以《珠江》的创作就推到了2014年的春节。
  确实要感谢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这两年的应酬减少了许多许多,这才让我能够在以往应酬最频繁、肠胃最痛苦的时间,静下心来搞创作。借甲午马年春节的长假,我集中精力将以往的思考和准备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很快草拟出了一个提纲。然后从大年初三开始,除了午睡一个小时,晚上睡六个小时,其它时间基本是写作,到年初八深夜,初稿顺利完成。看来近几年着重写历史题材的大作品,还是逐步摸到了一些门道。

(2)
  写珠江题材的文学作品,自秦朝统一南粤后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从诗词歌赋,到戏剧、电影等,都很丰富,但史诗类作品则很稀罕。我所知道的,一是1958年,由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策划并参与主创的《珠江大合唱》,当时演出后影响很大。只可惜公演一场就销声匿迹了。1994年,由庄宁和郑南作词、郑秋枫和张丕基作曲的《珠江大合唱》隆重推出,但也由于各种原因,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自从1987年底从九连山区迁居珠海至今,我已经在珠江流域的核心地区工作生活了27个年头了。俗话说,“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讲着这里的主流语言广州话,吃着这里的海鲜河鲜,喝着这里的咸淡水,我想,确实应该为这一方特殊的水土,为这里的母亲河——珠江,奉献和回报一些大的作品了。
  珠江的历史亿年万年,珠江的流域广大深长,珠江的自然丰富美丽,珠江的人文独特多样,珠江的贡献丰硕伟大,写什么,怎么写?一开头确实很是踌躇,觉得无从下手。好在这两年连续写了《海上丝路》、《Macau•澳门》等几个类似的作品,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个彷徨期并没有困扰很久,在春节的和风吹佛下,我的思路与暖阳一样荡漾开朗开来,最后确定还是与《海上丝路》、《Macau•澳门》一样,扣紧自然、人文这两个主题并作为主线来写。
  这应该是一个务实而聪明的做法。自然是珠江的“形”,人文则是珠江的“魂”。这两者,就是珠江的就主干与核心所在,其它都是枝节而已,都是从形和魂生发出来的东西。本着这一个写作原则,我开始梳理收集到的素材,思考和草拟写作大纲。这也是一个非常纷繁复杂的过程。马年春节的天气出奇的好,温度都在20度左右,阳光普照,春暖花开,人们喜笑颜开,我的心情也分外的好。有这种通泰轻松的氛围,写作自然非常顺利,仅仅五天时间,初稿大功告成。快哉,快哉!

(3)
  在酝酿、准备,尤其是创作《珠江》初稿的整个过程中,心中一直对珠江有着这样一种十分强烈而清晰的认识:第一,不管是从自然方面看,还是从人文方面看,珠江,都是与长江、黄河一样伟大的河流。第二,对于珠江,人们是明显的忽略甚至是轻视她了;对于珠江,我们确实有愧,我们亏欠珠江确实太多太多了!
  说到中国的母亲河,谁都首先会想到长江、黄河。确实,长江、黄河以及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典型地代表了中华以及中华文化,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然而,就河流与河流文化来说,难道就仅仅只是长江与黄河吗?我们有没有忽略和遗失了什么重要的元素?
  有的!珠江就是。珠江,是与长江、与黄河一样伟大的河流,却在人们的心中给长期忽略甚至是遗失了。珠江,她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啊!
  我们先从自然上看。珠江与长江、黄河一样古老。它们在远古同样属于古地中海范畴,随着侏罗纪时期的燕山运动、始新世的喜马拉雅山运动,随着海洋的下落、高原的隆起而形成峡谷、盆地、裂谷、洼地,源流也就由此生成。她们在时间空间上高度连贯和一致,在中国南北大地上并行不悖,汇集百川,奔流入海。长江流域面积最大,黄河次之,珠江最小,但从覆盖的区域看,长江黄河的性质相类,大都是中原地区;而珠江流域所覆盖的却属于南方区域,在自然地理上是中国流域覆盖的另一类别的重要部分,是对长江黄河的重要补缺。
  我们再从人文上看。据考证,珠江流域的人类起源比北方还要早,最起码也是同步。珠江流域蛮荒时期的土著文化、俚文化,自然也是属于中国古文明的组成部分;秦代统一百越之后,中原人一波波南下与这里的蛮夷杂处,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随着时空的变化,与海洋文化结合的岭南文化,后来逐次北上,反而大大影响了中原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到近代、当代,作用和冲击越来越明显、影响和浸漫越来越突出,以至繁衍发展成为一种生命力十分强盛的主流文化而深刻地推进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甚至还在继续影响中国文化,成为一种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独树一帜的新潮流。这种文化和文明,其实就是海洋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体,她的特质和核心,就是蓝色,就是开放、兼容。
  可见,珠江以及珠江文化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完全应该与长江、黄河相比肩,这是不言而喻、无可争议的。
  然而现实是,她没有获得这种待遇。远远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是因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北方,这客观上一定会影响对南方,包括珠江的认识和重视。何况,历史上,甚至现实中,国人对南方都存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看法和暧昧心理。
  其次,也是第一个原因带来的,中国自古都是以汉语、汉文化作为最高话语权,南方,尤其是珠江流域虽然后来都“汉文化”了,但毕竟她是“化”来的,不是源头,不是根本,因此“话语权”就处于一直春风不度“南大门”的失衡状态。
  第三,这就是“珠江人”自己的事情了。珠江流域的地区,以及这里的人们,好像自己也没有很好地将自己弄明白,因此就总是说不清楚自己;有些地区、有些人可能弄明白了,却又得不到相应的关注和支持,所以就发不出声音,或者说出的话没有人听得到,甚至就根本没有人听。
  怎么办?有很多办法,要马上做起来,当然不可能马上就见效,但相信会慢慢起作用。
  本人虽然能量有限,但我有一颗红心,有一腔热血,有一种兴趣,有一支拙笔,因此我创作了《珠江》这个作品,期待着能有人关注它、推介它、利用它,而后能对人们关注珠江、关注珠江文化有所裨益、有所贡献。
  我知道,我的努力不可能激起珠江一样的大浪,但一定会引发一点儿涟漪,这,就足够了。如果这种涟漪能引来更多的涟漪,不就可以酝酿成大浪了吗?
  果然,我的期待很快就有了回音:就在今天,中山日报的副刊首发了我这个《珠江》,并且当天就得到了珠江交响乐团任杰团长的积极回应。他发来了这样的信息:“拜读了大作,很精彩,也很符合当前的精神,更符合我们之前的愿望。我会尽一切办法来完成这部巨制,我会尽快汇报给集团领导和上级领导。具体的细节等我们音乐总监、指挥回来详谈。”我告诉他北京也已经有人对这个作品很感兴趣,他急忙又发来一个资讯,说:“这个(作品)千万不要给他拿走了,我们搞出来可以拿去央视播放。”
  我当然表示理解和赞同。
  好的,就让我们一起做起来吧!


(2014年2月16日)

 



澳门岂能无史诗
——大型交响史诗文学台本创作札记


  近几年,我开始创作大型组诗和长诗,进入创作的一个高峰期。其中在200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策划并主创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珠海,珠海》;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策划和主创了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之后,心里隐隐觉得还缺了点什么,还需要做点什么。2013年元旦前后,与澳门的朋友说到如何加强澳门与中山的文化交流合作时,有朋友对我说,你不妨为澳门写点什么。我突然恍然大悟:是啊,澳门古代同属香山,既然写了中山、珠海,就不应该拉下澳门。
  然而写什么好呢?我开始搜索对澳门的记忆。自1988年第一次去澳门,至今不知道去了澳门多少次,但一直到前几年,我对澳门却总是浮光掠影,印象并不是很深。2007年担任中山市宣传部长,特别是2012年担任政协主席后,我与澳门的中山乡亲,与澳门相关部门和人士的联络多了许多,发生的关系也比较实在,这才对澳门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今年以来,因为有了写作的念头,几次去澳门,都有意识地注意了解观察澳门的人文情况,同时更让人找了一大摞有关澳门的书籍来阅读。根据原有的了解,特别是加上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我注意到澳门的文学艺术创作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十分缺乏总体描绘澳门的各类文艺作品,更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台全面表现澳门历史的史诗性舞台作品。
  澳门已有86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曾经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是中国与全球联系最大的外贸港口。澳门的中华文化和殖民文化都十分浓厚,特色鲜明突出。历史上的澳门,风云激荡;现实中的澳门,特立独行。可以说,澳门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史诗。这样的地方怎么可以没有史诗作品呢?
  为此,我决定为澳门写一部大型交响史诗。
  最初的工作是需要大量阅读。然而我却发现,介绍澳门历史的书籍竟然是那么的稀少!网上搜索,托书商购买,找来找去,都是那可怜的十几本,而且内容大多雷同,而且多数质量都不是很高。看来相对于澳门的经济实力,澳门的文学艺术和学术理论事业发展是严重不相适应的。好在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通过“百度”,我可以搜索到更多的资料作为补充。
  好不容易挑选了五六本质量相对较高的书籍,我开始从今年春节开始了研究式的阅读,同时考虑写作大纲。阅读断断续续,一直到“5·1”小长假,利用这几天集中研读,5月4日,终于写出了一个写作提纲。
  经过一个多月的沉淀,7月1日凌晨,序曲《妈祖颂》顺利出笼。连续八天,或深夜,或凌晨,各写作一个多小时,到7月8日凌晨,共11首歌词的初稿顺利完成。其中除了尾声《爱莲说》是根据1999年所写的《荷韵》修改而成之外,其他10首,均为此次的新作。去年在北戴河创作的大型史诗《海上丝路》,也是在这一天凌晨完成的。这是巧合吗?我想应该不是的,冥冥之中,这一定是上天的安排。
  与我这几年创作《孙中山》和《海上丝路》所不同,写澳门史诗在内容的切入点及其观点的取向上相对比较难以把握。首先是“殖民地”问题,一方面葡萄牙侵犯了中国主权,对中国人尤其是对澳门人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另一方面又客观上给澳门带来了一些殖民性的副产品,包括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的巨大变化。另外,澳门长期以来甚至在现代,其经济支柱都是博彩业,随之带来的还有“黄色”、“黑色”产业等,名声很不好。在“史诗”这种体裁中如何去体现它?如何掌握这里边的“度”?在写作的过程中很有些踌躇。有朋友建议不要去涉及这些内容,也有朋友说要淡化“殖民”这类内容。然而,如果不涉及,首先澳门的分量就轻了许多,甚至可是说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澳门;另外,史诗就是史诗,回避历史是不道德的。因此,我还是按照2009年创作《共和国之恋》的态度和办法,直面历史,采用“殇”和“讽”的手法,写了《烟雨蒙蒙笼小岛》、《黑云压城城欲摧》两节。而殖民地所带来的一些正面的东西,则用《礼拜!大三巴》一节适当予以体现。这样做究竟行不行,是不是妥当?还得由读者和观众来评判。
  感谢澳门,感谢澳门这一座史诗般的城市!希望澳门能够接受我,接受我为她献上的这一部史诗。


(2013.7.8——11于北京中协宾馆) 





                                           
发:省政协办公厅,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主席会议组成人员、副秘书长、各专委会,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直各单位,中央、省驻中山各单位,各镇区党政办和政协工作室,驻中山的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
政协中山市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科      2014年7月2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