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期简报
第八期
(总第77期)
政协中山市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年7月13日
编者按:
为宣传广东扶贫济困日,发动全社会参与扶危济困的行动,市政协根据自身参与扶贫工作的体验和经验,特编“中山政协扶贫专刊”,供机关及各位政协委员参考。
端午佳节,他们将文艺演出和209万捐款带进广宁横山镇大良村
5月26日晚7点半,肇庆市广宁县横山镇大良村里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篮球场大小的广场挤满了当地的村民,乡亲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情。
当晚,中山市政协携手肇庆市政协在当地共同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中山肇庆共送文化下乡暨扶贫捐款晚会”,给当地村民带来精彩丰富的文艺表演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各界捐献爱心人士热心捐赠,当晚为该村捐款89宗,共计209.66万元。
据悉,中山市政协办公室联合扶贫领导小组从5月10日向市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市政协委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发出对广宁县横山镇大良村扶贫捐助倡议书以来,各界人士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仅半个月的时间,大良村扶贫专项资金便收到捐资超两百万元。更让人感动的是,省政协委员、中山市中医院林棉院长26日当天还亲自率中医院数名医护人员到大良村开展义诊活动,为有需要的贫困村民免费看病,不少村民均表示中山对口扶贫队伍的这些创新式精准扶贫手段让他们感受到深切的关爱。
据了解,2016年市政协联合中山火炬职业学院、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山市分行等三个帮扶单位,派驻专职队伍入驻大良村,帮助该村解决贫困。驻村工作期间,工作队走访了全村每一户家庭,摸排出全村120户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农户作为帮扶对象,并制定帮扶脱贫措施,一年时间里为解决贫困人口的现实生活难题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驻村工作组在当地先后建立起肉兔养殖基地和蘑菇种植基地,蘑菇种植基地的负责人表示,建成草菇种植房后每年利润在9—10万之间,解决了三户、11人的脱贫工作。而5月底该村还将把肉兔养殖基地实现投产,计划养殖5000只肉兔,采用村集体投资,并负责市场定价、销售,计划未来两年回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
为了进一步发展村集体经济,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大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大良村示范村效应。四个帮扶单位借端午佳节,给当地村民带来艺术表演的同时,事先发动中山市工商业企业,汇聚港澳台侨同胞的爱心,以及通过节省办公经费,干部教师职工捐款的方式为大良村的脱贫筹措到部分资金。
晚会现场共为当地村民带来了10个精彩节目,并有14家单位及个人作为捐款代表上台为大良村捐款,而89个捐款单位与个人,共计为该村捐款209.66万元,其中包含港币6万元,此款未来将根据市、县扶贫部门的指导意见,全部投入到大良村的脱贫建设中。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肇庆市政协主席孙德、副市长袁永康等领导出席活动。
来源:《中山扶贫简报》(第110期)
走近扶贫前沿感受脱贫点滴
——市政协文史委怀集扶贫考察纪行
写在篇首:一次例行活动,让我走近了扶贫工作,走近了贫困人口。活动结束一周了,那个被智障儿童困扰的家庭、因个子瘦小而找不到活儿干的男人总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亲眼所见的两个贫寒学子、那个丧夫的坚强女人、满墙的奖状……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总想把它记录下来。平生不喜欢啰里啰唆、不精炼的文章,这次偏偏喜欢拖泥带水,不想压缩,不想删剪,一种怪怪的、从未有过的感觉。
———作者
5月19日,市政协文史委一行九人,在文史委主任刘秀莲、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刘龙湛带领下,前往怀集县看望火炬开发区驻冷坑、中洲两镇扶贫工作组,并对当地贫寒学子进行慰问。
根据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党政办副主任、驻冷坑镇、中洲镇扶贫工作组长何永泰介绍:他曾经是武警部队团参谋长的军转干部,自转业到地方以来,被组织选派到粤西粤北参加扶贫工作已有五个年头。这次被选派到怀集担任扶贫工作组组长,将与火炬开发区抽调的18位同志一起驻留三年,直到完成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才能返回中山。虽然进驻冷坑、中洲两镇只有三个多月时间,但说起此地的贫困人口及其成因却是如数家珍般头头是道,让人不禁肃然起敬。针对很多同志把贫困的成因主要归咎于个人懒惰的看法,何组长结合他多年的扶贫体会和冷坑镇的几个典型例子予以了纠正。他说,在他的扶贫经历中,几乎所有的家庭贫困都由客观因素造成,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因为当事人好吃懒做才形成的;他接触到的贫困人口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生活,然而却由于体力或者智力因素以及其它客观因素而导致其致富无门、求财无路。何组长给大家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由于早年的家庭贫困致使家中五兄弟都难以成家,最后一家人倾尽全力才从粤北贫困山区讨了一个智障的女人,让家中唯一的退伍军人“成了家”。没想到这个女人连续生下五个女儿,个个智障……目前这个家庭共有三代12口人:一个年迈的老人、五个四五十岁的男人和一个痴傻的女人、五个尚未成年的智障女孩。另有一个贫困人员,人很勤奋,但是身材非常瘦小枯干,打零工都少有用人单位雇用他,即使有人用他,工钱也比正常人低很多,致使他求财乏力、难以脱贫。何组长以他的亲身所见转变了大家对贫困人口的传统看法,大家对这两家的贫困唏嘘不已,也深感扶贫脱贫工作之艰难。
从工作组驻地出来,我们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带领下,前往楼边村看望两个贫困学生。其中一个初一男生的基本情况是:父亲亡故,母亲出走下落不明,他跟爷爷和叔叔生活在一起,祖孙三代三口人——爷爷年迈、叔叔无能、自身年幼。看到他家的情景,我们既同情又无奈,只能在送上慰问金的同时鼓励他们祖孙要看到光明,要相信政府。还有一个初二的女生,父亲病故,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四个儿女长大。看着她家住了多年的房子还没有抹灰内墙、厨房顶部勉强用一块塑料板遮挡风雨就能感知其生活的艰辛。但是,当我们看到正面、侧面墙壁上几乎贴满了奖状时,我们震撼了,这是她家的四个孩子用成绩和表现赢得的荣誉和尊严。驻村扶贫干部介绍说,这家的女主人很坚强,即使家庭贫困也没有主动向政府申请帮助,而是扶贫干部逐家摸排情况时才发现了她家的情况将其列入帮扶对象。在坚强母亲的影响下,大女儿不向贫困低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广州的一所本科大学。望着眼前这个相貌平平却内心强大的村姑,我感受到中国农民身上那种质朴和顽强。
怀集之行,时间虽短,收获颇丰。过去,我经常参与捐资捐物献爱心活动,也曾在单位成功组织同事们为广西贫困学生捐书捐衣物,但是近距离走近扶贫工作和贫困学生这还是第一次。透过开发区扶助怀集这扇窗口,通过何组长一行19人的所思所行,我对中山乃至全国的扶贫工作有了自己的认识。
第一,这次扶贫是“真扶”而不是“走过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的大国搞扶贫,没有历史的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他国的模板可以照搬,只能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探索。不否认,前些年有些地方扶贫只知道向贫困地区“输血”(捐款捐物)而忽视了提升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些地方“千人一面”——措施单一,还有个别地方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的问题。但这次不同以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庄严承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今,扶贫打响攻坚战,脱贫进入关键期,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何组长这样一批优秀的扶贫干部沉下心俯下身埋头实干,有全国人民的积极参与,党政同心、上下联动、全民聚力的扶贫脱贫“人民战争”已进入决战会师阶段,如期打通脱贫工作的“最后两公里”毫无悬念。
第二,贫困现象不是人们想象的主要是贫困人口不努力,更多的是客观因素形成的。“扶贫先扶志”没错,但是意志毕竟是第二性的东西,它既不能决定一切,有时甚至连改变现状都很难。只有走进(起码走近)贫困家庭,才能了解导致他们贫穷的真正原因,从而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找到解决贫困的办法,切实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扶贫。
第三,扶贫工作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扶贫脱贫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解决这个问题,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社会制度有关。我国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每年解决1000多万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也充分体现出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我们仍以开发区扶持冷坑、中洲镇为例,19位扶贫干部中,有16位来自企业和公司,政府一个扶贫项目就投入7000多万、后续又每年投入300万的工资性支出扶持该项目做大做实,放眼全球,这个世界上有哪个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撇开经济发展水平孤立地评价社会制度优劣是不公正的,站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线上看扶贫脱贫,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言自明、有目共睹。
贫困,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透过扶贫,让我更爱我的祖国。
张瑞京
2017年5月26日
(注:作者系十二届市政协委员、市第一中学高中部政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