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水上人家洗脚上岸住公屋

近现代文明发展为鸭脷洲带来巨大变迁
发布时间: 2015年06月1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文/图本报记者冷启迪 李丹丹  
鸭脷洲洪圣古庙。

  闷湿的午后,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鸭脷洲与香港仔之间的海面风平浪静,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渔船停靠海湾,为期两个月的南海休渔期从6月1 日开始,渔民们已经上岸,过上闲适的休渔生活。这里是香港仔的避风塘,台风来临的天气,来往的渔船、货船会在这里暂停,作为香港岛南部的岛屿,这里聚集了香港为数不多的渔民,岛上已近200多年历史的洪圣庙,承载了香港渔民的海洋情怀。而这个极具代表性的岛屿,也成为港岛先民与海洋共生的见证。
  ■民间信仰得到外族认可
  步入鸭脷洲的街巷,城市化的进程早已覆盖曾经的渔村,只有沿街的海鲜当铺和船只发动机专卖店提示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这里是渔民们聚集的社区。沿街道往海边走,一排红色的三角锦旗翻飞出传统的生活气息。锦旗的尽头就是洪圣古庙,庙宇建筑风格为清朝两进三间式,两进之间的天井设有香亭,令庙宇免受风雨破坏。
  洪圣庙有专人照看,庙内香火不断,当记者走进殿内,却发现一名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大叔正在为供奉的洪圣大王上香,神情极为虔诚。好奇一问,原来大叔是在香港生活多年的英国人,父辈一代跟随着从欧洲驶来的船只来到香港经商,他就出生在香港,从小接受了中西方不同文化的教育,会说粤语,早闻鸭脷洲洪圣庙的大名,而今路过特地进来上香祈福。负责打理该庙的鸭脷洲村民邓姨告诉记者,端午快到了,前来上香祭拜的人这几天也陆续多了起来,平时也有不少西洋人的面孔出现在这里。
  洪圣庙始建于173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传说洪圣本名为洪熙,为唐代广利刺史,精通天文地理、数学,为官清廉爱民,并因为天文气象知识预测天气变化,令渔民受益不少,但因病成疾早逝,渔民为了纪念他而向朝廷上述其功,朝廷封他为广利洪圣大王,后世渔民委托勘舆家在鸭脷洲觅风水佳地,建立洪圣古庙,洪圣成为他们心中的海神,祈求渔民出海平安。邓姨介绍说,每逢农历二月十三日的洪圣诞,就是鸭脷洲的年度盛事,大批海路居民前来祭祀,更有团体队伍在岛内巡游恭迎洪圣,并按照传统习俗上演神功戏,吸引了许多海内外的游客,热闹非凡。
  ■海上贸易冲击传统村落
  据了解,早于明朝鸭脷洲便有居民定居,形成一定规模的渔村。然而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海上贸易使得香港这个原来渔民聚集的地方,逐渐开启了勾栏瓦肆的商业社会模式,来往船只在这里填充补给、整装再出发。在19世纪末期香港仔黄埔船坞落成后,该区面向香港仔一带的海边发展成为船厂群。直至1985年鸭脷洲北岸大规模填海计划进行,令不少船厂被迫迁移,以及上世纪80年代鸭脷洲村等公共屋村的建成,让不少水上居民迁移到陆上居住,鸭脷洲的水上人家盛况才逐渐式微——香港其他主要渔民聚集地的发展历程,大体也不外如是。
  本地渔民数量在总人口中占比逐渐减小,转型后的鸭脷洲人口急剧上升,“近年来香港渔民大部分已经上岸,大约还有1500艘渔船以及4000多渔民。在洪圣庙边上,开着一家祭神品店的黎叔说,他是渔家后代,爸爸常跟他讲在船上生活的各种故事。黎叔说,水上人家逐渐减少,只有在洪圣诞的时候才能见到原来居住在这里的渔民,曾经代表了海洋文化的村落,几乎要借助一个传统的节日才能找到存在感。
  实际上,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意味着物质的传播,它更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流变,文化的交融与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