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要闻 > 正文

“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

泉州灵山圣墓体现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缩影
发布时间: 2015年06月3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文/图本报记者赵伟朱晖  
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清水秀,绿草如茵,是穆斯林向往的胜迹。追溯圣墓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生动地再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往来的一个缩影。
  ■“三贤”“四贤”求知泉州
  说起灵山圣墓,我们必须先将目光投向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伊斯兰文化陈列馆中的一句伊斯兰圣训:“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泉州文物保护所有关负责人黄真真说,据考究,隋唐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派出4位高徒前往中国求知,号称“四贤”:“一贤”来到广州,“二贤”到了扬州,“三贤”、“四贤”奔向泉州。灵山圣墓就是“三贤”、“四贤”的灵柩。
  而宗教石刻更能帮助我们探明其中的真实。《泉州宗教石刻》作者、现年80多岁的吴幼雄老人介绍说,有记载,灵山圣墓从明代开始,当时有一位泉州的知府写了一篇游记,那是一篇纪实游记,游记详细写到圣墓当时的情形。继此之后,明代万历年间史学家何乔远在《闽书·方域志》中如此记载:唐高祖武德年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后留中国传教。
  “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先知穆罕默德的一句话,使得当时的穆斯林远渡重洋到中国来传教、求知与经商。当时的阿拉伯人一手提着货物,一手捧着《古兰经》,开启了与中华文明交融的海上丝绸之路时代。
  ■“三贤”“四贤”除鳄的美丽传说
  黄真真说,有关“三贤”“四贤”在泉州的活动历史记载很少,较为广泛流传的就是“除鳄记”。
  相传唐朝武德年间,泉州湾有一次鳄鱼患难成灾,渔民不能出海打鱼,船运货物无人装卸,从南洋、阿拉伯等国来的船舶不敢入港,一时泉州湾的海外通商贸易突然受到了破坏,茶叶、瓷器、丝绸、铁器等货物堆积如山,不能顺利出口外销。外来的珍珠、琥珀、象牙、珊瑚、玛瑙和香料等进口货物也无法起卸,沸腾的泉州港顿时冷落窒息。
  就在这时,有官员上奏皇帝李渊,称他们“定有驱鳄之神通”。于是,唐高祖李渊降旨宣召四人,问治鳄安民之方。并封四人为“贤人”。为保障海外通商港口的繁荣、商旅的安全,遂派一贤到广州,二贤到扬州,三贤、四贤到泉州。三贤、四贤到了泉州,果真率领众回教徒诵经作法,招来一群神鹰,用爪抓巨石,向鳄鱼投掷,霎时石如雨下,鳄鱼被击中,不死则伤,纷纷逃离泉州湾。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前曾专程拜谒圣墓
  在灵山圣墓,记者见到,墓地正中有亭,亭中有两座花岗石雕的长方形墓盖石,墓盖底座环刻莲花瓣图案,简朴无华,衬托二位贤者的高洁品德。墓后是一个半月形回廊环抱墓室,据说这样象征伊斯兰像初月一样纯洁。几根造型特异的廊柱,上下两端偏细,据建筑学家考证,为唐代柱式,叫 “梭柱”。这一考证为圣墓的历史年代提供了实物佐证。
  回廊正中一方青草石雕琢的阿拉伯文石碑刻,记载了元代至治三年 (公元1323年),有一批阿拉伯穆斯林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为圣贤修墓的过程。圣墓的一侧,还陈列着一块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一行香碑。据考究,公元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航行圣地麦加之前,专程到泉州来拜谒。这是泉州地方官蒲日和为他所立的行香碑,以作纪念。
  此外,圣墓现场还有多块清康熙、乾隆、嘉庆、同治年间重修先贤墓碑的石刻。
  与圣墓相□不足十米,有一座佛教灵柩引起了我们的好奇。黄真真说,那是一座佛教高僧的陵寝,年代与圣墓相当。泉州港古称刺桐港,宋元时期因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而成为 “东方第一大港”。彼时,“市井十洲人”、“缠头赤足半蕃商”,各国商人、旅行家、僧侣及各行各业人员汇集于此,也带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欧洲的基督教、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中亚的摩尼教、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正是在这种开放包容理念的引领下,泉州不同宗教文化之间也渐趋融合,呈现多种文化兼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