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基地将成“母机企业”摇篮
一批龙头企业正加紧动工,30家企业有增资计划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恒才

广东粤新海洋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一处生产场所。 记者 缪晓剑 摄
中山“母机”制造业有良好的基础,也有更广阔的未来。记者了解到,中山正以“五大平台”为基础,打造募集企业承载的摇篮,一批龙头企业正加紧动工,30 家母机制造企业有增资计划。
■一批龙头企业加紧动工
6月29日上午,翠亨新区的粤新海工工地,30℃多的高温下,几十位工人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2014年下半年开始动工,目前首期建设已经过半,预计年底将正式投产并实现一部分产值。”广东粤新海工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筹建总监汤明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粤新海工主要生产用于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特种海洋工程船,该项目在翠亨新区占地361亩,总投资20亿元,首期投资8亿元,将形成年产10艘海洋工程船的生产能力。
粤新海工也是市委市政府在推动新一轮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引进的重点企业。汤明君告诉记者,在得知中山的相关政策之后,根据公司扩产增效的意愿,2012年初粤新海工正式从广州南沙来到中山。
“整个审批过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甚至市领导亲自带队协调。”汤明君说,在市委市政府协调帮助下,该项目从2013年开始分别被纳入国家工信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重点项目。
粤新海工是中山一批新推 “工业母机”制造企业的代表。市经信局副局长邓锦平介绍,去年以来,中山借助市“马上办”协调服务平台,提交的10个装备制造业项目,已经有8个项目明确了落地路径,而在2014年8月“省部共同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暨项目签约活动”上,中山签约的23个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已完成投资55亿元。
■30家企业有增资计划
立信门富士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核心业务为制造和销售供纺织行业使用的高端染整机械设备,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该公司于2012年从深圳迁至中山。
“公司于2012年7月正式投产,当年产值便达2亿元,近年来虽然全球纺织行业都受到影响,但立信门富士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产品出口到60多个国家或地区。”6月29日,公司生产部高级经理陈华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的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价格与德国同类进口设备,相差三分之一。目前包括中山的民森、国泰、益达等大型纺织服装企业,也都用该公司的产品。
立信门富士只是集团公司在中山的一期项目,二期和三期项目目前正在加紧动工,整个项目完成后将占地800亩。
中山还有更多有新的投资计划的“工业母机”制造企业。省经信委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珠江西岸“工业母机”类150家“三有”企业中,有95家正在实施或近期有做大做强的投资计划,其中中山占了30家,预计投资73.3亿元。
■五大基地承载“工业母机”
中山还在为“工业母机”制造企业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邓锦平表示,市政府目前已经在原有2005年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产业布局和项目规划、招商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确立引进一批高端装备项目、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推广一批产品应用示范,支持一批核心技术创新、建设一批产业发展载体等“五个一批”的目标任务,从用地、用海、资金扶持等全方位支持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而中山最大的优势,在于有以光电装备、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航天北斗物联网等五个省市攻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这五大产业基地,将成为“工业母机”制造企业的重要载体。邓锦平说,接下来,市经信局将重点围绕智能智造、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重点领域,赴武汉、沈阳、大连等城市巡回招商,面向国内装备制造百强实施定向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