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港:古代海上丝路自此始发
宁波永丰库遗址
行走在宁波,繁荣的商业文化与随处可见的古建筑交融在一起,“宁波历来是港口城市,自春秋时‘句章’城堡开始,宁波就开始了与海洋不解的缘分,港口的发展一直贯穿于宁波的发展之中。”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江怀海对本报记者表示。宁波,古称“明州”,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港口。
■海上丝路自明州始
江怀海表示,宁波所处的位置比较特殊,所以在历史上一直与国外保持着往来,即使是在明朝的海禁时期,宁波也扮演了十分特殊的角色,成了朝廷特殊的朝贡港。“世界各地的货物由此进入中国,并通过大运河运到内地,同时沿途的货物再运出来,经过明州港被送到世界各地。”
在宁波市博物馆,记者看到,早期越窑青瓷在东晋时期已通过海路输往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及东南亚国家。目前,这些国家的墓葬和遗址中均有早期越窑青瓷出土。“日本三角缘神兽镜”即是一例,吴地铸镜工匠,带着先进的铸镜技艺,从东海口出发,到达日本,铸造出具有吴地特色的铜镜;而东汉墓葬中出土的一些玻璃、玛瑙质地的随葬品,都是当时从海道进入的舶载品。唐时,为了向大唐学习,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其中有4次在明州登陆。
“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中心南移,“陆上丝绸之路”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加上朝鲜半岛“新罗梗海道”等原因,中国对外交通史上的北线航路,转为以南线为主,古明州的海外交通就迅速崛起。至唐晚期,明州港已跻身中国四大港口之列,成为唐王朝向东北亚、东亚开放的核心口岸。仅唐武宗二年(842年)至昭宗天复三年(903年),中日船舶往来就达30多批次。前来明州经商的还有来自新罗和阿拉伯的商人。
宋代朝廷对市舶贸易十分重视,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使明州的海外贸易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面向日本、高丽、东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非洲诸国的贸易往来,促进了明州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南宋中期后,两国商人往来频繁,向日本输出的商品主要有钱币、瓷器、香料、书籍、字画、丝织品等,日本运来货物主要有黄金、木材和硫黄等;运往高丽的货物有茶叶、瓷器、丝织品等,进口有人参、麝香、红花等。”宁波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
1976-1984年,在韩国新安海底打捞出一艘沉船残骸与2万余件瓷器,28吨铜钱及少量金属、木、石制品。经研究,这是一艘由中国泉州制造,约于元至治三年(1323)从明州(元朝时称“庆元府”)港启航的海船,再次印证了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永丰库遗址印证繁荣的海上贸易
在宁波市市区海曙区,有一座公园叫做永丰库遗址公园,公园里复制的历史遗址让这座深处闹市区的公园显得与众不同。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永丰库遗址成为了解宁波海上交通史、海上陶瓷之路历史的重要史料。
拥有700年历史的永丰库遗址保存完整,布局清晰,在元代其主要功能是纳藏罚没钱物和各类商业税款等,“也就是说它在宋元时期是大型衙署仓储区,它是国内首次发现的我国古代地方城市的大型仓库遗址和最大的元代单体建筑遗址,为宋元对外贸易港口城市保存了一处无可替代的历史遗迹。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瓷器对研究宁波的历史、海上交通史和陶瓷之路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江怀海表示。
据介绍,永丰库遗址墙基长56米,宽16.7米,总占地面积940平方米,如此大规模的单体建筑在唐代以后的考古发现中绝无仅有。作为这样一座大型仓库,其仓储的商品正好反映了明州曾经繁荣的海上贸易。永丰库遗址考古中出土了唐、宋、元、明时可复原的文物500多件,宋元时期著名窑口的瓷器如越窑青瓷、景德镇的枢府瓷、福建产的白瓷、建窑的黑釉盏、兔毫盏,以及磁州窑、仿钧窑、磁灶窑和吉州窑等窑口的瓷器,都能在永丰库发现。
据介绍,当年的船只经明州港入境,先看到的明州港的航标——天封塔,船舶靠岸后,到市舶司 (今天的江厦公园内)申报和查验;然后到府衙所在地鼓楼去盖章、领取通关文书。沧海桑田,如今从天封塔、鼓楼到江厦公园,都地处宁波市最繁华的商圈——天一商圈,而曾经的波斯人聚集的地方波斯巷,就在天一广场内。
现在的天一商圈商铺云集、人头攒动,数千年的海上贸易历史和对外文化交流与碰撞滋养着宁波、改变着宁波,这座现代化港口城市正在新时代书写新的商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