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代替人“跑腿”“货等人”变“人等货”
发布时间:
2015年11月10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黄启艳 通讯员吴硕

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知道货物到了哪里,系统显示放行就直接过去提货。——对于中山市华晖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戴建乐来说,使用了中山检验检疫局的新系统,带来的不仅是时间、人力和金钱成本的节省,更是直接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这套由中山检验检疫局自主研发的入境货物快速验放系统,自2013年11 月在中外运码头试运行后,今年11月3日在中山港国际货柜码头开始试运行,并将在港航集团旗下小榄港、神湾港运行,预计今年底全市口岸将全面推开。快速验放系统的运行,简单地说,让数据代替了人“跑腿”,实现了从“货等人”到“人等货”的转变。
我市的口岸码头一般场地有限,通航船舶吨位小、航次多,进口货物以本地生产型企业自用原材料为主,多批次小批量造成进出口企业在通关环节费用较高,周期较长。据中山检验检疫局中山港办事处主任郑铠清介绍,传统的申报需要经过录入申报数据、码头提取纸质提单、检验检疫纸质单人工审核、码头闸口放行这一流程。企业的报检员需要在码头和检验检疫局窗口两头跑腿,现在,货还没到岸,企业可将申报数据通过系统申报,97%的不查验货物直接通过系统电子放行,企业可以直接去提货就可以了,如果遇到货物需要查验,货物到达码头后即可马上进入查验场进行查验,减少了货物滞港时间。“货还没到就完成了申报手续,在网上申报,一般情况两分钟就完成了信息录入,比去现场申报节省好几个小时。”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课长邹萍对这种从“货等人”到“人等货”的转变深有感触。
郑铠清表示,这套快速验放系统由中山检验检疫局根据中山的口岸特点自主研发并供企业免费使用,以往,检验检疫部门与港口码头如同两座信息“孤岛”,彼此信息不互通,快速验放系统的研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中山检验检疫局从作业模式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发了这套系统,连接了上述两座信息“孤岛”,好比口岸前移,船还在海上,货物信息数据已经获知,为企业提供了真正的便利。据了解,目前佳能、纬创资通、广盛等30余家企业已在中外运码头使用这套系统。
在中外运码头运行两年后,11月3日,港航集团旗下的中山港国际货柜码头经过系统内部改造,开始投入使用这一快速验放系统。中山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文炎表示,在此之前国际货柜码头经过了十多天的测试,纬创资通等公司已开始试用,“对于码头而言,操作更加便利,查验和放行环节都更加快捷,达到了快报快放的目的。”据陈文炎介绍,之前接到检验检疫部门的查验指令,要把货物从堆场转移到指定查验区,现在货物还在海上已收到指令,到码头后可直接送过查验区。据了解,港航集团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将在其旗下小榄港和神湾港推行该系统,届时我市的口岸将全部使用入境货物快速验放系统,符合条件的企业将享受更大通关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