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会议材料 > 正文

弘扬“五位一体”中山特色民主文化力推中山“五位一体”建设高位发展

 ——在政协中山市委员会第十一届第四次会议上的专题讲话(书面)
发布时间: 2015年02月04日    

(2015年2月4日)
 丘树宏


  人民政协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创造,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一大优势。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人民政协对我们国家的贡献非常之大、地位非常特殊。我们国家的建立、国体的确定,国旗、国歌、国徽等都是从政协开始的。改革开放之后,人民政协以它特殊的性质和职能为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贡献。作为人民政协的地方委员会,自1956年成立以来59年间,中山历届政协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始终与中山的发展风雨同舟,积极履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发挥政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为中山市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中山市的发展应该说是中国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体现在以很少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广东的第五、第六位的经济总量。不仅如此,中山大发展还符合中国发展的整个走向,也就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兴旺,社会和谐,生态良好,这很不容易。为何能够获得如此的发展?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就是,中山1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政治协商、协商民主各种制度坚实而厚重的支撑和基础。中山这种“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背后的人文背景是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中山有底蕴深厚的“五位一体”民主文化。我们必须珍惜、发掘、继承和弘扬这种宝贵的中山特色的民主文化,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力推进中山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建设高位发展。
  一、“五位一体”中山特色的民主文化
  (一) 经济建设的民主文化。2014年中山市生产总值为 2823.3亿元,我们的经济结构典型地体现了一种民主文化。大家知道,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说,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共同发展,但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可以有所不同。我们中山就属于这种“有所不同”的地区之一。首先是我们 2800多亿的经济总量基本体现了民生经济。第一,民生经济体现在我们的民营经济占50%多,外资经济占40%多,国有的不到5%。第二,我们的产业也多数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第三,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专业镇、集群产业发展丰富。第四,专业镇和集群产业体现的就是分工,一种产业的民主分工。这种分工使中山的镇村广大老百姓都可以在上、中、下游参与生产、参与创业,它极大地带动了全民创业。从这四个元素来说,中山的经济结构充分体现了一种民主的成分,这是一种典型的经济民主文化。
  (二) 政治建设的民主文化。首先,最大的政治文化就是我们中山有一个伟人孙中山先生,他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给打碎了,让中国走向了民主共和,这就是最大的政治民主文化。其二,在清代以至民国初、中期,全国农村基层的管理体制主要靠保甲制度,然而中山很早就已经有很多元的商会了。商会实行的就是民主管理的体制。近年来中山异地商会有了更大发展。其三,在中山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民主文化。中山在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的时候,并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在市、镇中间设县一级机构。中山市是不带县的,充分放权给镇一级,充分的让基层发展起来,让老百姓先富裕起来成为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施政理念。这也体现了政治体制、行政体制的民主文化。其四,在民国时期的1929年,中山县成为民国政府的模范县。模范县是以政治改革切入的,当时是相当于省级的县,直对中央政府,它在政治、文化、教育各方面都进行过一些改革,尤其是进行了训政委员会的民主探索,这也说明中山在政治民主文化方面基础丰厚。
  (三)文化建设的民主文化。首先体现在咸淡水文化,它是传统的江河文化、中原文化、中华文明在这里与海洋文化、海洋文明、蓝色文明的交流碰撞,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化,正所谓务实而不保守、开放而不张扬、创新而不浮躁。这是一种典型的民主文化。第二,中山是中国近代史、近代文化的摇篮,她为中国的近代史和近代文化摇出了伟大的人物、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队伍。中山的名人很多,名人文化非常突出,这就是以孙中山作为代表的伟大人物所体现的名人文化、精英文化。但是同时,我们在草根文化、公共文化方面也体现得非常丰富。中山的公共文化、文化惠民方面做得非常之好,这就体现了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的融合。第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山形成了以专业镇、产业集群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产业文化和全民创业文化。第四,我们这几年正在开展的全民修身行动,十大修身行动涵盖了320万新老中山人,体现出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这也是一种民主文化。
  (四)社会建设的民主文化。首先,中山现有常住人口32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50万,外来人口160多万,形成了新的族群。原来广府人、客家人、福佬人,在这里融合生活,人口结构高度体现了社会融合。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来中山发展创业的人口大幅度增加,形成了“3+N”人口结构,新老中山人在这里互为兼容。第二,我们还有两个很特殊的群体——一是海外中山人,将近100万人。海外中山人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文化,这对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二是清末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山人还纷纷北上,在上海、天津、唐山、北京等地,中山人的贡献和影响都不可小觑。第三,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山很重要的一点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发展协调度在全省、全国最高。第四,中山是一座博爱之城,这充分体现在已经坚持27年的“慈善万人行”。所有这些,这都体现了社会融合、社会和谐厚重的社会建设民主传统。
  (五)生态建设的民主文化。其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山在建设新城的时候,并没有拆掉老城,而是适当地保护、改造老城,保持了文化的根,同时开发建设新的城市。联合国很早就看到了中山这种建设思想和样式,在1997年就给中山颁发了“人居奖”,以表彰对城市文化生态的保护。其二,生态最重要的还是环境。中山很早就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并一直孜孜以求的坚持着。我们的经济总量大,基层和老百姓富裕,生态保护又好,是全国最早的生态示范市,山、水、人文都融合得非常好,五桂山、岐江河和海边都发展、保护得很好。其三,我们在全国较早采用生态补偿机制,经济总量大、排放废气废水多的镇区要对环境保护比较好、对经济发展做出牺牲和贡献的镇区进行补偿,这种做法在全国比较早,典型地体现了生态民主。其四,这两年,中山市在全国最早实施雨污分流工程,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它生动而权威地诠释和践行了生态建设民主思想。
  二、力推中山“五位一体”建设高位发展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新时期政协工作明确了新任务新方向。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人民政协光辉历程,深刻总结了65年来人民政协工作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具体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法治问题是离不开民主的,民主和法治是火车的两条轨,需要齐头并进才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年1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深刻阐述了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强调要继续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依靠“五位一体”中山特色的民主文化,中山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奇迹。今后,作为土地等各种资源禀赋奇缺的中山,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中山怎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在中山模式、中山奇迹的基础上再创辉煌,需要动脑筋、想办法,需要多商量、好商量。我们必须珍惜、发掘、继承和弘扬一直坚持的中山特色民主文化,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以良好而强大的协商民主制度、协商民主文化,全力推进中山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向高位发展。
  人民政协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人民政协事业面临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让我们在党中央、省委、市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顺应“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协商民主的新要求,切实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中心,开展政协工作,为中山再创辉煌、为助推幸福和美中山建设、为“三个适宜”城市和“五位一体”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