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会议材料 > 正文

构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打造中山美丽宜居农村人居环境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20日   来源: 市政协香港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年以来,市政协港澳委员情系家乡农村发展,围绕中山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展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主题的系列调研活动,先后到市内的南区曹边村、板芙镇里溪村、沙溪镇圣狮村、大涌镇安堂社区和起凤社区、神湾镇南部组团垃圾焚烧发电厂,省外的浙江嘉兴、湖州等地调研考察,还专门考察了香港现代化养鱼场和大型污水处理厂、澳门垃圾处理厂。借鉴经验,为中山市构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言献策。

一、中山市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自2012年以来,中山市相继出台《关于实施秀美村庄工程,建设幸福和美村居的意见》等文件,全面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五年累计投入近1.7亿元,全市221个村居完成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河道净化和路灯亮化的“五化”工程验收。市财政投入4622万元扶持三乡、五桂山、坦洲和民众四个秀美村庄示范带建设,启动建设项目172个;投入5000万元实施乡村绿化提升工程,实现“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全覆盖,整治河涌192条410公里。总体而言,中山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行政村环境较好,经济实力薄弱的行政村环境“脏乱差”现象相对较为突出;靠近镇墟的行政村环境较好,远离镇墟的行政村环境较差,特别是镇与镇、市与市交界处的行政村问题较严重,污水乱排和垃圾乱倒仍然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亟待解决的“顽疾”。

二是垃圾后期处理缺乏有效载体。只有真正解决了不同垃圾的最终归宿问题,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才能见效,否则无论居民素质有多高、垃圾分类收集有多成功,最终还是无法解决垃圾污染环境问题。中山至今尚没有专门处理居民厨余垃圾的工厂,也没有专门处理废旧家电电子产品的工厂。现有的3个组团垃圾焚烧发电厂产能缺口较大,远远不能达到垃圾日焚烧量。据统计中山全市每日产出垃圾5000吨,而3家垃圾焚烧发电厂日焚烧量只有3060吨、有效焚烧量2880吨,导致垃圾“围城”问题仍然严重,有些镇区不得不堆放无法焚烧的垃圾,既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又容易引发周边居民纠纷。

三是农村垃圾收集、转运机制不健全。目前中山虽在全市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基本配备了农村环卫人员和设备。但不少行政村设置的垃圾屋和垃圾桶数量少、布点不合理,一些居民把垃圾投放到角落、河沟、绿化带等隐蔽处,容易出现农村卫生死角。

四是缺乏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农村垃圾主要有居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垃圾两大类,居民生活垃圾又可细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农业生产垃圾包括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药包装瓶袋、废弃农膜等都是“可回收物”。目前全市只有西区和沙溪镇圣狮村试点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并取得一定成效。由于缺乏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容易给农村人居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还极大浪费可再生利用资源。

三、意见建议

一是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财政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实现逐年递增;整合各部门项目资金,由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牵头,确保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前中山现有的3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日常运行或扩容时,都会涉及到征地拆迁等问题,需要通过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对周边居民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化解垃圾处理项目与周边居民产生的矛盾纠纷。

二是高标准制定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超前谋划中山市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各镇区要严格按照总设计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组织专家认真审议和通过每一个村(居)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做好质量把关和实施督查工作。

三是设立“四电一脑”回收处理工厂。“四电一脑”包括空调机、雪柜、洗衣机、电视机、电脑、打印机、扫描器及显示器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由工厂负责收购拆解和回收利用,不可再生利用的部分送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使中山居民家庭产生的废电器电子产品得到妥善回收、循环再造、转废为材。

四是设立厨余垃圾处理工厂。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和市面上的餐饮食肆产生的厨余垃圾全部集中处理,既可以有效杜绝泔水油、地沟油重返市民餐桌,又可以把厨余垃圾残渣处理加工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五是对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实施技改扩容。对现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容,列出具体的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容的进度时间表,确保中山3家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技术工艺水平和产能容量比目前的现实需求超前10年。

六是大力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运转模式,在农村公共场所和卫生死角附近安装监控设备,推行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投诉举报奖励制度,引导农村居民参与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回收网点全覆盖,确保农村垃圾全部入池入箱、定时清运,确保行政村垃圾100%得到有效治理。

七是从孩子抓起普及垃圾分类常识。从幼儿园教育开始灌输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知识,通过教育孩子起到以小带大的作用,让孩子们去监督家长,促进居民形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

八是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和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推广畜禽粪污资源有机肥替代化肥;建立农药销售台账,开展农药销售网点回收农药包装瓶试点,引导农药经营者在村社田间开展巡回回收,或在镇墟设立回收网点,建立废弃农膜回收长效机制。

 

(发言人杨凯山,系香港达进精电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精英有限公司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香港中山社团总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