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扶贫简报》刊发《上联下接政协组扶贫扶出新天地》
编者按:
市政协将扶贫“双到”工作作为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点工作,要求工作组深入了解帮扶村的现状和需求,积极解决民生问题,以群众路线教育促进各项工作高效推进,以工作的实际成效践行群众路线。4月24日,《中山扶贫简报》第29期刊发了《上联下接政协组扶贫扶出新天地》,介绍了市政协工作组上接地方党政要求落实工作,下接群众迫切要解决的困难,推出系列举措,使紫金龙洞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做法和成效。现予以转载。
上联下接政协组扶贫扶出新天地
抓住政府要落实的工作 解决群众要解决的困难
中山市扶贫开发“双到”政协工作组借春耕时机,上接地方党政要求落实的工作,下接群众迫切要解决的困难,推出系列扶贫措施,使被帮扶对象紫金县龙窝镇宝洞村的环境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地方党政好评和群众的欢迎。
一、建立长效保洁机制。4月18日,河源市政协办在紫金县龙窝镇宝洞村调研,在这条贫困村他们看到的是一幅村容整洁,河床无垃圾,环卫设施齐全,有专人负责清扫,没有一丝贫困村脏乱差的现象。当地村干部告诉他们,这有赖中山市政协工作组的帮扶。据介绍,今年是河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冲刺年,当地提出了城乡大清洁美化农村的要求。中山市政协工作组抓住这个牵动全村人神经的时机,筹措资金和拉动外出乡贤捐资,购置垃圾清运车,在全村设立了近200多个垃圾收集筒,及清疏河道,开展大清洁行动。为建立长效保洁机制,驻村工作组还承诺,在帮扶期间每年都为宝洞村筹划经费,保证村的清洁卫生有专人清扫等。
二、推行村两委服务日常化。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村民,驻村工作组还率先在紫金县推行村两委服务日常化的机制。去年,驻村工作组发现,因村干部非全日制上班,群众常常因要写一张证明、盖一个公章而找不到人,也常为邻里之间一些鸡毛蒜皮小事,缺少村干部这种“和事佬”而吵得不可开交,矛盾升级。今年宝洞村换届新班子产生后,驻村工作组响应群众的要求,争取中山市政协办领导的支持,决定从驻村工作组办公经费中承担一位村干部全年工资,以保障村民服务工作日常化。
三、兴修农田水利。今年春耕伊始,宝洞村群众发现受去年紫金“8.16”水灾影响,该村多处水利陂头受损,部分良田出现丢荒。驻村工作组获悉后,立即请当地水利设计部门进行规划设计,筹资24万元进行建设4座水利陂头。当前这项民生工程已接近尾声,3座水利陂头已投入使用,受益良田达300多亩。
四、落实“一户一法”。作为贫困户最大、最迫切的愿望——脱贫,驻村工作组按照“一户一法”要求,掌握了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技能专长,为他们制订脱贫计划。元宵节一过,驻村工作组便与贫困户签订种养责任,借助备耕资金协助贫困户购置了一批鸡鸭、猪仔、果树种苗等,为此全村30多户贫困户,家家有了脱贫的奔头。
五、推广产业扶贫。为了给宝洞村探索出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驻村工作组还引进了广东南领药业公司作为村农业龙头企业,成立了宝洞南药种植合作社,购进起垄拖拉机,并协助村委会完成了百亩中药材土地的租赁工作,拟投入30万元建成三块南药种植示范基地。
六、筹建村民服务中心。当前驻村工作组正委托设计单位给村建设一座占地200多平方米,集村卫生站一体的村民服务中心。为此今年帮扶单位投入到宝洞村的资金将达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