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动态 > 正文

政协委员就城市内涝提出建议

构建“海绵”型城市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
发布时间: 2015年02月04日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文/本报记者李丹丹 图/记者吴飞雄  


  昨日 ,《政府工作报告》将城区治涝工程纳入2015 年十件民生实事当中,要求“旧有排水系统启动升级改造工程”等。城市内涝也引起政协委员聂洪文 (见图)的关注,他提出《关于治理城镇内涝,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建议中山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雨水管理经验,实践生态环保理念,实现“高标准雨污分流、低影响开发建设”目标,大力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建设。
  ■城市内涝成典型“城市病”
  据聂洪文介绍,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展,2013年和2014年的5月,强降雨再次引发城区出现10年来最为严重的“水浸街”现象。城市内涝如何治理?去年11月2日,住建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 “修大管子”为主。
  市住建局市政处负责人介绍,已对民生实事中治理城市内涝工程所提及的易涝点进行调查,也初步制定相关治理方案,以起湾道(起湾道与中山四路交汇处)来说,中山四路与起湾道交叉处的路面标高偏低,雨季时,容易造成积水,积水严重时影响交通,其改造方案主要通过改造中山四路与起湾道交叉处的排水情况,进而解决该处的水浸问题。
  城市内涝是如何形成的?聂洪文表示,中山城镇内涝成因复杂,既有受强降水事件增多、自然地势低洼、河涌断面不够、水体自然调蓄能力不足、台风暴潮,外江洪潮水顶托等客观因素影响,又有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的生产活动改变或破坏了降水的自然循环,导致城镇内涝风险加大的问题;更是受城镇开发模式、建设理念、建设标准、工程投入和管理机制等的影响,硬质化的城市建设,是加剧城市内涝发生的主要原因。
  ■建议中山建“海绵”城市
  聂洪文建议中山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加大对城市雨水径流的源头控制,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调节的作用,缓解城市内涝,为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提供保障。低影响开发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雨水源头控制设计,实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进而保证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低影响开发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建筑天面雨水控制采用绿色屋面、雨水花园等引入到建筑周围绿地入渗,人行道、小型车路面、停车场、庭院采用透水铺装,公园、广场、道路类采用下凹式绿地,停车场、公园、立交桥可采用雨水花园、景观湖等雨水蓄滞系统等。
  2014年11月,住建部颁布了关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中山也完成了《中山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暴雨洪水对中山市的影响及减灾对策研究》,编制了《中山城区低影响开发规划》,该规划明确了我市各类项目建设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的规划指引,相关部门正在推进规划的落实与项目实施工作。
  考虑到中山地下水位偏高的特点,结合城镇道路、公园、绿化、小区开发等建设水平与管理情况,聂洪文建议中山在实施低影响开发应用时要结合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改造城镇硬质地面铺装为透水铺装,提高雨水就地入渗率,削减雨水径流;改造市政道路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绿道、停车场等的硬质铺装,开展城市开敞空间(如公园、广场等)及运动场地的透水、渗水、截水改造,增加渗透路面、自然地面、透水性广场等。另外,结合道路、广场和地块开发,推广下凹式绿地、植草沟建设,增加城镇绿地面积。在建筑单体方面,按照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要求,同步推进屋顶绿化、雨水花园、雨水蓄滞系统设置的应用等。
  中山在充分发挥防洪排涝设施工程效率的同时,聂洪文建议中山做好排水系统的“渗、滞、蓄、用、排”管理工作,保护和恢复河涌水面,提高城市水面率,减少硬质铺装,强化雨水就地消化和利用工程建设,完善城市极端气候预警系统和内涝应急处置机制,实践构建“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
  ●名词解释:"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