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届政协一次会议提案选登
[B]案号 91118, 第9届第1次会议[/B] 案由 关于切实保护好耕地,努力协调社会健康发展的提案 提出人 李新民 详细内容 ??去年10月28日,温家宝总理以严厉的语气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要清理各类开发区,坚决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和盲目扩大开发区规模;要严肃法纪,对违反规定乱批、乱占、滥用耕地的务必严肃处理。这种警告的背景是土地违法案件比上一年有所增长,违法的势头比增较猛。全国各类开发区已达5658个,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许多地方违法授予园区土地供应审批权,园区土地未批先用,非法占用,违法交易的现象十分严重。新一轮开发区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少开发商是以办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为名划拨园地,然后改变土地用途搞房地产开发,导致土地变相非法入市。 ??我国要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走向富裕繁荣的现代化社会,必然要经过工业化阶段,而工业化难免要占用一些土地。然而,工业化也需要以农业为依托,因此使用土地不得违反国家指定的土地管理制度,不能违规滥占土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标准是以GDP与财政收入增长为主要因素的。为推动经济增长,不少地方政府的确把出让土地作为第二财政。此时,土地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成为资产。各地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之一是吸引外来资金,而土地仍然是吸引外来资金的主要筹码。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套现就可以获得政绩。征地制度的缺陷和执法的软弱,使地方政府圈地的积极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种状况若不采取更为严厉的法律手段加以制止,并同时建立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用不了多久,中国的耕地真的要完了。 ??环顾中山对耕地的保护、规划、使用和对农民权益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形势不容乐观。据2002年《中山日报》报道,当时中山市水稻播种耕地总面积为30 万亩,至耕地大量流失的今天,这个数字恐怕已成为历史。多年来,各镇区大量耕地被黄土填埋覆盖,至今仍有相当部分耕地填而不用,荒芜闲置,造成惊人的浪费。如横栏四沙管理区,东升镇某些管理区等。目前,中山市填土覆盖耕地的势头还在继续,比如105国道虎逊路段立交旁,三乡镇……等等。在国家对土地市场进行集中整治之际,加上换届后急于谋取政绩之需,今年我市又出现了新一轮圈地风,如阜沙镇用3500亩作为开发区,新开发区8000亩还规划700亩扩大新镇区。威力厂、玻璃厂等也以迁厂为由廉价在该镇购地。去年12月24日的《南方日报》更以“成本之痒”引发顺德民资外流为题报道了顺德格兰氏空调厂在中山投资设厂的经过,并一针见血地点出:“格兰氏中山扩张意在圈地”,这次圈地竟有3000亩之多。该报记者还注意到TCL、长虹、万和、美的乃至海尔都开始将自己的触角深入中山市,格兰氏这次行动绝对不是孤立的。为什么许多企业都把目光从“家电之都”顺德转向中山呢?格兰氏的说法是“顺德现在已没有这么多成片的土地可圈了;而中山的土地成本相对顺德来说,是比较低的。”港口镇也规划500亩用于华南师大附设中山中学校区,坦州亦规划6000亩至8000亩,横栏镇规划6000至8000亩作这个区那个区的用途。传闻沙岗墟可能要迁至南区,届时又不知将耗用多少耕地了。横栏三沙管理区原是大沙田区,盛产水稻,近年已把绝大部分耕地卖给了古镇商人……地处珠江三角下游的中山市,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是我国为数不多、得天独厚的产粮区之一,年亩产可达吨谷,而西部土地贫脊,气候恶劣,年产量仅有中山的1/5-1/3左右,实在不可同日而语。中山之金斗湾素有粮仓之称,现已黯然失色。不少富粮区成了贫粮区,如横栏镇有些村民收获的粮食仅够早餐之需,从产粮者变成粮食消费者,变化实在惊人。 ??耕地是农民世代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了生计。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主观设想的确很好,但操作起来难度大。一是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多数人没有特殊技能,二是年龄偏大,三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形势也很严峻。正因为如此,引发了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有些农村聚赌成风,有些农村出现了吸毒的情况,如张溪管理区便有50人。失地使农民生存权受到了威胁,农民成了无班可上、无田可耕、无保障可言的三无游民,生产生活陷入极大困境。在圈地运动中少数人的暴富与失地农民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损害了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原则。农民接二连三的信访、上访、请愿,甚至游行示威正是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若无合理的对策,面对全国数以千万计的三无游民,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从何谈起? 办法 ??一、各级领导干部应忠于职守,保护耕地要象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从维护农民的利益出发,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应充分利用、消化、吸收现有空置的厂房、烂尾楼和覆盖后撂荒的耕地,已经被占用而尚未开发的土地应迅速退耕还民。各级领导务必深刻认识土地资源虽属国家所有,但农民仍是土地的主人,土地的使用权在农民。 ??二、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11号令《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所有经营性建设用地原则上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因为协议出让土地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差,从中获取暴利正是大批违法者不惜以身抗法、顶风作案的根本原因。 ??三、各级政府要全面落实失地农民的市民待遇,拿出相应的财政收入对丧失劳动能力者实行社会基本保障,对具有劳动能力者免费实行劳动技能培训,安置合适的劳动岗位,以免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四、纪检、监察部门务必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信访和上访,主动介入土地管理监督。对在农村征地过程中出现的干部营私舞弊和贪污挪用现象及时查证落实,一旦证据确凿,严惩不怠。 ??五、对征地理由合法合理者,也必须确保征地地款和开发资金到位,杜绝没有资金保证的乱圈乱占行为。 ??六、各级政府应完全退出农村征地收益的分享。征地款金额到村后,由村民大会表决确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留用比例和支配原则以及农民个人所得征地款的最低限度。 ??七、征地地价宜随行就市,房地产开发商直接与土地使用权持有者谈判,以市场价格机制代替目前的征地补偿机制,因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一旦在经济上得到确保,圈地运动则无超额利润可图,圈地的积极性自然下降,圈地的人自然减少。 承办单位:国土资源局 答复内容:李新民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切实保护好耕地,努力协调社会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严格批地,完善用地定额标准 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但相对数量小,人均耕地更少,且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质量差,分布不均的情况,《土地管理法》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同时,大量的数据和研究表明,只有合理利用土地,才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要求,国土部门正逐渐加大土地管理力度,在审批新增建设用地时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土地计划指标管理制度,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超出年度用地计划指标或未纳入年度用地计划的建设项目,不批准用地。 针对用地规模的确定,国土资源部曾下发过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汇编,主要在项目初步设计时对项目用地利用率进行测算和在初步设计会审时把关,在建设用地审批和使用中进行制约,引导企业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由于地域、企业结构等的差异,上述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与我市实际并不完全一致。今后我们将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符合保护土地要求并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完善用地定额标准。 二、进一步加强有形土地市场建设 2001年3月6日,我市土地招标、拍卖新交易大厅正式启用,有形市场建设日臻完善。经市政府批准,相应出台了《关于加强有形土地市场管理的通知》(中府[2001]16号)、《关于加强有形土地市场管理的补充通知》等政策文件。根据《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省79号令)和贯彻落实《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11号令)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了我市关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条款、程序,有效地推进镇区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的开展。今后,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经营性用地公开交易的规定,并加大对土地有形市场的管理力度。 三、依法落实补偿政策 征地补偿安置经费不到位,有的地方甚至存在层层克扣和挪用现象,这是当前被征地农民上访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征地补偿安置经费的落实,现有法律法规已作明确的规定,关键是要严格依法办事。 一是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这是征地补偿的底线,各地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以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为原则,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尽可能给农民多一些补偿。 二是要认真执行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及征地补偿登记的“两公告一登记”制度。这是规范征地补偿安置程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听证会,将征地方案及补偿安置标准与被征地农户见面,实行阳光操作,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经费分配和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安置补偿费用要全额发给农民,不得搭车代扣,更不得侵占、截留和挪作他用。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将征地补偿费用的收取、支出、用途等向全体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规范土地流转市场 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就是要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动,实现集体土地资产的充分显化,使农民从土地上可以得到永续收益,从而建立起长期有保障的财产收入机制。 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财产,土地权利是农民最大的财产权,只有承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明确集体土地物权性质,还农民以处置土地财产的权利,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现有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在强化用途管制和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应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有形土地市场进行交易,实行有偿、有限期流转。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实行以土地入股、租赁等方式,使农民从土地开发中得到长久的收益。集体土地留转收益,应主要用于建立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以保护农民的长远利益。 以上答复不对之处,敬请及时与我局沟通。感谢您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B]案号 91048, 第9届第1次会议[/B] 案由 关于充分发挥市属三大医院急救能力,优化120急救网络资源的提案 提出人 李乐愚,余平发,梁长友,关亚丽,黄桂碧,余志清,林森浩 详细内容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市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急救保障能力在一个城市的治病救急、抢险救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市经过对市急救中心的大力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120这个急救号码也已深入百姓,但尚存在如下问题: ??一、120是全市人民的120,但急救中心目前仅由市人民医院一家承担,从急救需求和城区分布来说不尽合理,未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优质资源。特别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和紧急救助的增多,例如发生一宗车祸,需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有时数分钟的延误可能一个生命就失去了,这时最优途径是能以最短的时间、就近到达有足够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抢救。从不少城市的120运作来看,也是由多家有一定实力的医院联成120急救网络,共同承担急救任务的。 ??二、目前市属三大医院的发展较快,其中市中医院经过近年来的建设,无论在软硬件上均有较大飞跃,急救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医院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是广东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是中山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治疗中心,中山市重点学科,去年成为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综合ICU承担着全院危重病的抢救任务...无论从院内的抢救能力,还是院前的急救水平都有相当的实力,例如:一名心脏穿刺伤的患者由我院救护车接回后紧急手术,将其从死神手中夺回;一名90岁老人在家呼吸心跳停止,我院救护车到达后,紧急在现场抢救,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心脏按压恢复了呼吸心跳后,接回医院继续抢救;一名叙利亚商人在我市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在我院抢救后转危为安。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但由于市中医院未被纳入120急救网络,还只能靠老百姓自行联系市中医院急诊科,但知道市中医院急诊科电话的市民又有多少呢?曾经发生过距离市中医院几百米的地方发生车祸,打120电话却要从市急救中心出车的例子。这样的优质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值得遗憾。 办法 ??将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等有实力的医院纳入120急救网络,以区域划分的方式为主,结合各自医院的特色,承担120急救任务,为中山市民提供优质快捷的医疗急救服务。 承办单位:中山市卫生局 答复内容 李乐愚等委员: 你们提出关于充分发挥市属三大医院急救能力,优化120急救网络资源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120”急救中心自1994年成立以来,因市人民医院综合设备先进,诊疗科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是我市唯一一间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因此,急救中心一直依托于中山市人民医院内。为加强市“120”急救中心的组织架构,2002年市卫生局任命了一名副局长兼任市“120”急救中心主任,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和市人民医院分管门急诊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市“120”急救中心副主任,并把各市属医院、各镇区医院的急诊科纳入市“120”急救网络,作为各医院的急救站,同时任命各医院的业务副院长为各医院急救站的站长。自此,建立健全了我市的急救网络。几年来急救中心及急救指挥中心运作良好,指挥中心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专门重新独立成立“120”急救指挥中心目前不太合适。 我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已配置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的全市急救指挥调度工作,具体按照统一受理、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根据伤病员的情况,实行就地、就近救护的原则,按医院实力、专科特长转送伤病员、保证急救工作高效、及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尊重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派选相关医院出车急救。 4月27日召开了全市急救工作会议,为下一步规范全市的各急救站的设施、救护车上的配置和标志、人员资格准入和急救人员的统一培训等制度都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有关文件将于近期内印发到各医院实施。关于“120”与“110”的联动事宜,目前正与公安、电信等部门协商之中。 市“120”急救中心指挥调度今后将按各医院专科特长来调派救护车,如新生儿急救则以市博爱医院为主,骨伤科则以市中医院为主等按医院实力和专科急救特长来更有效地实施院前急救的等抢救任务,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不断提高我市的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B]案号 91015, 第9届第1次会议[/B] 案由 关于充分利用BOT模式搞好我市城市污水处理的提案 提出人 龚敏 详细内容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珠江整治工作的规定》、《广东省珠江综合整治方案》、《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要求我市2005年实现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50%以上。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 ? 早在2002年秋,我市就与省政府签订了《珠江整治责任书》,里面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今年底前在万人以上城镇开始规划建设一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积极规划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迫在眉睫! ??这是一项伟大的造福工程,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但建设污水处理厂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我们必须用一种全新的思维、高效的方法来对待,来全力推进我区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以确实保证与省签订的珠江整治责任书要求任务的顺利完成! ??现东莞、佛山两市已将该项工作推入快车道。东莞去年年底17个污水项目、佛山今年2月初16个污水项目,均以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统一向社会资本开放以BOT方式向社会招标,这一举措,全国瞩目。东莞市委书记佟星说,现在是东莞加快偿还环境历史欠账的时候了。东莞计划在2005年底前,投资50多亿元建成了7个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处理率将达78%,市区达100%,这些项目将全部采用BOT方式建设。形势逼人,在兄弟市领先一步且已有良好经验的情况下,我提如下建议供政府参考,使我市污水处理事业在速度上可迎头赶上,在质量上更胜人一筹。 办法 ??一、坚定信念,采用BOT模式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统一招标。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的一种典型形式。 ??总结十几年来我国建设污水处理厂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肯定地讲靠政府投资建设污水厂这条路已经走不下去了,因为政府所背上的负担压力太大了,政府总是“缺钱”,对投资动辄数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难免不感到压力。而建设投资长期完全依赖政府,一定程度上导致因事业单位运营而带来成本偏高结果造成政府既是经营者又是监督者,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尴尬局面。 ??由于以往管网建设跟不上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速度。污水水处理项目完工时往往管网还没有着落,致使污水无法输送到污水厂,造成没有污水可处理的局面。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效法东莞、佛山的经验,管网建设与污水厂统一招标,管网建设资金采用投资者注资、政府分期偿还的方式。 ??采用BOT模式:1、缓解了市政基础设施庞大的资金需求,减轻投资压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2、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带动、造就一批国内或本地的明星环保企业;3、为本地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向外借贷、盘活银行库存资金的好机会;4、带动本地相关行业,促进经济的增长。 ??在邻市已闯出一条路子的情况下,我们不必再观望和疑虑,在我市全面采用BOT模式。 ??二、倡导集约模式化,开放对多个污水厂及管网采用规模主体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模式化运作,使其达到高效低耗的效能,使我市污水处理建设更快更好地推进。 ??2000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指出“优化环保企业组织结构,实现环保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日益成熟和城市污水处理的市场需求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少数从事城市污水的环保专家中的精英分子开始研究如何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洛杉矶就由上百个城镇组成)的新趋势,将当今世界污水处理工艺中最先进可靠的技术模块化,使之具备可兼容可扩展的特点,将单个污水厂的建设方式向多个污水厂进行集约。 ??纵观世界各国的水业发展史,都经过了一个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市场培育过程,初级阶段的特征是市场混乱、恶性竞争和丧失信誉,最通俗地形容就是鱼龙混杂,包工头也在投标!这种经验和规模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建设运营主体不能科学估计风险,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很难准确估计出项目风险和收益。同时,一旦出现风险,也缺乏有效化解风险的能力。对企业而言,化解风险最直接的办法是把风险因素转嫁到水价之中去,从而造成水价过高的不合理,长期的不合理导致来自于民众的压力最终可能导致政府违约。与此相反,如果低估风险,可能造成项目的亏损,使合同无以为继。 ??大家都会相信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投资主体,才能够在人才、采购、金融、服务、成本控制和信息等领域进行优化,才能够为公众和政府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一普遍的经济学原理。集约模式化的概念就是基于此而最先由国外提出的,其最先应用在生产领域,将其应用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是近几年的事,其核心理论就是:将城市运营中的规模经济和城市污水处理高新技术有机结合,利用规模主体(水务投资企业)多个污水厂进行集约规模及模块化运作,使其达到高效低耗的效用!所以说其理论的提出本身就集成了城市运营管理学、经济学、规划学和污水处理高尖科学的精华,在集约模式化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1、弥补了政府主体的角色和人力资源不足,进行规模主体(水务投资企业),最大程度地将人才、技术、金融、信息等方面进行综合应用,用这一全新的模式运作,人们往往会发现设计到落成会在令人惊叹的时间内优质高效地完成; ??2、主要源于规模运筹的技术模块化两方面带来的巨大效力,应用在污水处理的每个环节,避免了重复投入,精减了构架,共享了资源。如污水厂管理及科研人员总体至少比以往精减20%,但由于优化的结果其效能比以前大大增强,呈现出5-3>5的现象,其设备维护、更新也都会呈现出以上特点。有数据表明,推选集约模式化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1)管网建设成本降低5%左右;(2)污水厂建设成本将低10%左右;(3)污水厂运营成本降低10%左右,简单地说原本要投资10亿,现只需9亿,原本要1亿运营费用,现只要9千万,这种突破在城市建设中意义是巨大的。 ??3、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模式化使污水厂占用土地减少15%,并提倡一地多用,甚至污水厂基本不占用地表空间,如污水厂顶坪用作公用停车场。 ??4、模式化将各项资源集成优化、简略,使它具有足够的规模规避和消化风险。 ??按集约模式化方式推行城市污水处理必须具备2个基本条件:成熟而有需求的市场和良好的政策及法律保障。我认为在中山推行集约模式化方条件已经较成熟。 ??1)2005年实现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50%以上。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0%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可见市场的需求空间相当大。 ??2)良好的政策及健全的法律保障是保证水务市场化茁壮成长的关键要素。全市开征污水处理费,客观上保障了水务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各镇区的项目进度都基本一致处于起步阶段,且各污水处理规模都颇为接近,都属中小型城市污水项目;市内生活习惯、商业与工业发达程度相对接近,使得水质基本差别不大;城镇发育度相同,属新老城镇结合,市政管网现状况一致。这样就非常容易实现统一运作: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投产。避免各自为政、重复顾问和其它多项不必要的浪费,不仅节约资金,而且节约时间,既简单,又高效,真正体现集约模式化的优势,还方便实现同区、同价、同服务。 ??中山在城市化发展中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形成了现有各中心城镇的布局,各中心城镇大同小异,且分布也比较紧凑,非常适用于模式化的应用。 ??目前国内大多的地方政府只关心现在将污水处理设施建起来,没能体现市场化的效率这一核心,只注重了市场化吸引资金这一表面,没理解市场化并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手段,最终效率目标应该是以水业市场化为手段,为环境和公众提供优质、低价的服务。中山作为全国的改革前沿,属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协调发展的能力。尽管如此,要保证如期按珠江整治责任书要求完成任务,不论从何角度,这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对市领导的决策的魄力和水准都将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建议中山市发扬中山人敢为天下先的中山精神,率先系统地应用集约模式化城市污水处理方式,使中山的污水处理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承办单位:中山市发展计划局 龚敏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BOT 模式搞好我市城市污水处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BOT模式是当前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较好选择。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不足和建设滞后是我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和运营效率不高,它直接影响到我市环保计划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即将来临的环保模范城复查工作。鉴于目前我市财政的实际情况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特殊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打破政府资金包揽建设运营的传统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建立多元投资主体模式实行生活污水设施建设与运营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近两年,经过我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发电厂、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两个项目市场化运作的探索,我市已积累了城市基础设施BOT的一些经验,从引入竞争机制,吸收民间资本、提升建设及运营效率等角度BOT模式确实是当前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较好选择。 (二)在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准确定位。 BOT模式的成功与否对政府在项目市场化的认识、政策、监管和服务等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比如:①如果政府对污水处理价格趋势把握不好.或者由于政府规划滞后及监管不力而造成投资者的不规范参与和竞争。可能会造成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加重居民和政府负担;③投资商发生延误工期,投资超支、筹资困难、破产,会造成污水处理设施不能如期建设和使用;③少数不具备实力的环保企业,为在建设期获取巨额收入,可能会采用不成熟的工艺和设备,把运营风险留给了政府. 因此,在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的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准确定位。政府做好创建市场、规范市场和扶持市场的工作。发挥主导作用,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的首要前提和保证:一是创建市场,确立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处理领域的法人地位建立相关收费体系,界定不同市场化模式下的产权制度。二是规范市场,制定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及收集系统的建设规划,并确立民营企业准入和公平竞争规则。三是扶持市场,通过税收、土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和技术及信息咨询服务,扶持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市场化。 (三)我市正在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作的实践 为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我市正在实施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的BOT建设,目前投资主体已基本明确。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同时,针对各镇区的现状,我市正在策划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作的有关政策及实施意见。比如,建立明确的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管理实体机构,配备具有专门知识的管理队伍。统一监管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作过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做好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规划,根据城区和各镇区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提高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市场化的吸引力和信用度;管网建设方面,鉴于污水处理厂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各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管网情况差别很大,各镇区在污水处理领域的财政承担能力也不尽相同,我市将考虑委托专业咨询公司对各镇区的污水收集管网情况及首批污水处理厂所需的管网投资进行研究评估,测算资金缺口,再选择合适的投资和融资方案。 通过包括BOT方式在内的市场化运作来加快我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对于吸引民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减轻财政的压力、提高建设及运营效率、带动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等具有重大意义,也将成为我市环保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B]案号 91001, 第9届第1次会议[/B] 案由 关于建立"一站式"行政服务体系的提案 提出人 詹道可 详细内容 中国行政服务体系基本上是一级人民政府总架构下的各行政单位分散办公,各自窗口对外,各自审批例行公事的格局。其优点是充分发挥各行政部门的专业优势,尽量利用本单位办公场地和设施,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行政专业化、特色化职能管理,都能起到良好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府逐渐从高度集权式、颁布政令式和各自审批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亲民、便民的模式。其特点是分权,放权,面向社会,面向民众,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窗口式办文,阳光下操作。 ??中国行政体系操作模式的演变,可以从广东某地级市说起。七年前该市领导充分意识其地理位置不如周边城市,造成招商困难和经济滞后。要创新投资软环境,先从项目审批环节入手。于是下决心先将十多个与项目审批相关的行政部门集中在一个2000m2的大厅办公,首期投资300万元,用了半年时间动员说服加强制,把十多个行政单位派出窗口机构搬迁进去,并于1997年3月28日挂牌为“XX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总汇”,率先在广东建立了第一个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城市。由于越来越受群众欢迎,渐渐地也被众多的行政单位所接受。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发展到5000m2审批大厅,投资共3000多万元人民币,集中了二十六个单位的派出机构统一办公,还有十个单位派出联络员,长期与“行政总汇”保持紧密联络,随叫随到。现在该市群众、企业不论是投资办厂或组建公司,还是民营个体申领执照,抑或是群众交易地产、房屋的契证,出入境办理护照,纳税人纳税,几乎日常民对官的各类事务,统统都在超市式的行政总汇办妥。据说每天在总汇办公的公务员有二至三百人,前往办事的群众客流每天达二至三千人次,成为地道的“行政总汇超市”。 ??从1997年广东第一家建立“行政超市”以来,经历了七个年头。现在,江门、深圳、广州、佛山、汕头、惠州、潮州、阳江、珠海、清远、肇庆、湛江、茂名、韶关等十多个地级以上的大中城市纷纷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或总汇,在全国各地也相当普遍。行政一条龙服务从个别地方创立发展成为今日中国的普遍现象,这足以说明今天中国政府服务意识产生了质的飞跃。 ??为什么说这是质的飞跃呢?具体分析如下: 一、超市式行政服务体系的特点: ??(1)高度集中在一个场所办公,各行政单位再也不单独设立窗口对外,所有的民对官的事务、部分官对官的事务都在一幢大楼或一个大厅内完成。 ??(2)企业和平民百姓不管办理任何审批或申领任何证照,都在一个窗口递入资料,到一个窗口办出证照或批文,实行内部流水作业。 ??(3)有规定的时间流程,有明文的收费标准,有完善的咨询系统,有得力的协调机构,有方便的投诉窗口。 ??二、实行超市式行政服务的运作效果是: ??(1)政府行政效率提高了。因为一个窗口对外,在接受资料申请的同时,就有一个完整的全程承诺时限,绝不会强调某长某员出差开会而被某环节耽误审批时间。流水作业的效率是极高的。 ??(2)政府官员的服务态度改善了。由于政府部门高度集中在一个大楼或一个大厅,良好的服务氛围容易形成。加上有市长特派协调监督机构在现场督导,政府的门也易进,官员的脸也好看。 ??(3)群众办事方便了。由于有总体的咨询指导窗口,无论办什么业务,不管是对行政知识相当缺乏的平民,还是对中国国情十分陌生的外商投资者,只要进了大门,什么事情都变得容易了。群众再也不用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跑,一个“庙门”一个“庙门”地去拜,群众办事就进一个门,十分方便。 ??(4)政府腐败行为被抑制。真正的所谓政务公开,廉洁高效只有在这种行政操作方式下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阳光下操作,也只有在这种方式下才能充分体现。过去的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可以得到有力的遏制。 ??“超市式”行政服务自出现以来,先后多次受到中央领导赞赏和好评,尤其是2003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纪委文件(中纪发[2003]21号文)转发了吴官正同志在全国政务公开电视会议上的讲话,其中一段话是“要注意总结一些地方和单位建立政府公开审批和办事大厅的经验,推广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窗口式办文,阳光下操作的做法”。 办法 ??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结合全国各地的发展情况,同时征集中山市民情民意的反映,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作一轮深入的社会调查,如设计问卷,开座谈会,举行听证会,是否中山市也要改善目前这套行政服务模式? ??二、请专家做可行性分析,论证一下,目前几年内中山市是信息化的电子政务、网上审批可行呢?还是学学周边城市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可行?就目前国民素质和电脑普及程度,可以通过问卷统计有百分之几的市民可以网上报批?同时要征询法律专家关于实行网上报批所涉及相关问题的法律意见。 ??三、希望市政府在三种模式中作出选择: (1)保留现行模式; ??(2)实行电子政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