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中山文史(第30辑) > 正文

中山商贸演变概述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6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李国瑞  
  史志:北宋熙宁元年(1068),东莞香山寨拓建为香山县(中山市旧名),在以后的相当长时间,赋粮于朝仍不足三万石,属下县。   明代的香山县着重农业经济,明嘉靖(1522——1566)《香山县志》载:“明初,洪武二十四年(1391)知县彦方劝植桑农令,民有不种桑麻棉者,罚之”(见卷二)。商贾的社会地位,尚未被承认。嘉靖《香山县志·风俗》和《香山县志·食货》分别记载:“邑民……性事农农圃,不务工商”。“食货出自民力,分为九等,而工商、游手之徒,不与焉”。但在《食货》篇编志已记述香山县手工业、渔牧业的发展,说:“前,蒙元重畜牧,不扶工农轻商事”。明“农人以殖百谷,灶人以办盐额,织人以成布帛,牧人以蕃孳畜,园人以毓草木(含蔗果菜),渔人以办鲜错(含水产品复制),猎人以储皮腊,八曰以售酒食,矿人以攻金石”。同时记述了商事活动,志曰:“邑商人适其事,于县城西,集商十八间(笔者注:即现孙文西路中段)。另有所前市,在(县衙侧)拱辰街南;南门市,在南拱桥;堑头市,在学宫前;东门墟,在县治东附廓沙岗墟,旧在迎恩街(现孙文西路东段),明弘治初(1488),迁于此,其(墟)期三六九(日),贩布为盛。洪武初,县置税务一使、副使,掌收商税、门摊、课钞,解府折俸(商税扣除税员薪金后缴给省)。”当时,邑境除了采矿、冶铸、造船、陶瓷、晒煮盐、捕养鱼蚝虾和从事禾田之外,还有种桑麻织绢帛,用稻米酿酒,用米粉制饼的“农工一体”生产者,以商品供应给批发或自营批零。   据传,明代香山县城西已有“金玉楼”纸料铺(即现石岐孙文西路太子城商场址)和专营布疋、陶瓷、海味杂货、中药、灯饰百货等“十八间”规模较大的商号。从事大宗外采和批零活动。是时,商贾云集,市道畅旺。“十八间”西侧的天妃庙,因其规模宏敞,被称为“石岐大庙”。庙南阳地,俗名大庙下,再南是长乐街和大笪地(现红旗电影院及一带)都是热闹市区。大庙下两旁有许多酒楼茶肆、客栈(现金城旅店附近),路边摆了不少有布蓬的摊档,出售元宝香烛迷信品、妇孺用的小百货和生果等。长乐街是糕饼坊、豆腐坊集中地。大笪地更是摊档林立,摆卖各种日用品、小农具、小食档、甚至江湖卖艺卖药、医卜星相,高声呼喊,熙熙攘攘。大庙侧则是大街市(现仁里口),再西转南是咸鱼、鲜鱼栏街;转北是果栏街;及至长堤,已有多个码头,也是猪栏、谷栏、货栈的集中地点。昔日的香由与现代的中山市区不同的是,城内不旺城外旺。其时,香山亦有许多名优特产,如:小榄菊花肉和荼薇酒、翠薇虾糕、宫花云葛(饼食),三沙龙牙尖(粘米)、六沙大葛。加上香山县属的澳门,在明嘉靖36年被葡萄牙窃踞后,洋货不停地输入,加速了香山商贸的发展。所以,香山的商品经济比内陆的省县发展较早。但据史志:元明终世,香山仍属下县。据《香山黄志》:崇祯年间,香山上缴朝廷的赋米实为二万五千八百一十石;反映了香山县的商贸,也仅是县城较旺,而不是全邑发达。   十七世纪中期,清初硕治年间(1644——1661),军事边界内迁,连年兵燹,香山的商贸处于停滞分阶段,大体与明相仿。康熙二十四年(1685)开放蕃舶禁令,洋货入口,江、浙、闽、粤经上海、宁波、厦门、广州四海关,废止了广州与澳门陆路贸易和陆路各界口征收贸易税,改经海关入口交税,又促进了香山商贸的发展。康熙五十二年,朝廷明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加之香山出洋的侨民陆续汇返侨资,直至乾隆(1736_1795)年间,香山的商贸,有长足发展,除上文所述的矿、冶、船、渔、盐、陶各业产销旺盛外,经济形式已出现了由“农工一体”的生产者向“工商一体”的工商业过渡。其时,英国正进行工业革命,而我国广东省香山县的部分手工业,也已形成待业性生产,产生了织布作坊、舂米作坊、豆腐磨坊、酿酒栈场、糕饼制作、畜力糖寮、土制砖窑、蚝壳灰窑、铁木农具、竹藤木家具工场、神香蜡烛、冥镪扎作、花梨雕刻(如神主牌和喜、丧牌匾的雕刻)等等。这些行业坊店,既生产又经营,他们将产品投放市场,相互竞争,促进了当时小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境北植桑养蚕自缫茧丝织绢帛,南部捕鱼兼加工,各“都”水稻丰收,县城工商业更加发展,出现了愈来愈多的纯购销店。金融钱庄、信贷典当和各种栏栈,饮食、旅店、租赁、运输等等服务性行业店铺,亦相应地大量开设。香山社会经济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丁繁衍,税入增加。据清道光《香山县志》“案档册”载:“嘉庆十九年知县马德滋查报通县居民429955人,惟其时,断不止此数。”“嘉庆二十四年,共税12537顷亩”。道光二十年(1849年)以后,帝国资本主义入侵我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香山便跃为上县,驾于他邑之上。   “同治中兴”,香邑工商业以石岐(铁城)为总汇,此时城区由东城门(上河泊)至西城楼(西山脚),接连花王巷、三元庙贯通十分间,衔接上基、南基、长堤,店铺林立达二千余间。小榄、黄圃、大岗、大涌、南朗等墟镇亦十分繁荣。小榄茧市岁入白银百余万两。香洲已脱海成陆(于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初奉准正式开埠)。其时县入海味杂货、砖瓦、柴炭、煤油、洋百货。县出盐、蚝、蚝油、蚝豉、虾蟹、虾羔、鱼、谷米、果菜、蚕丝、夏布,岁入达白银八百万两)见同治《香山县志续编》卷二)。商贸经济促进了农业生产,光绪年间(1875——1908)香山在册官民田达12537顷,税银28638两8钱,丁银2425两7钱(见《广东通志》2955页)。而且农产品亦十分丰富,为了促销农产品,县城开办了市集,按明代墟市在染布巷、猪糠厂、猫儿狗仔巷、猪仔街、蓑衣街、卖鸭街各小巷,“光绪十八年创设沙岗墟”(见宣统《香山县志》)原在县城东的(内巷)沙岗墟,曾迁十八乡(渡头),再迁城南设新墟(现今老人沿称麻洲街为新墟)。光绪十八年回迁(大街)沙岗墟。随着海域的变迁,这时金斗盐场和场前村的墟市已废弃,北宋有盐民三千的香洲,清末也弃盐就蚝,所产蚝油]、蚝豉远销南洋及檀香山。   十九世纪末叶,近代工业逐步传入我国。香山县开始有了行业公会,工商界有识之士要求效法欧美,创建商会。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布《商会简明章程》。时过两载,香山县商务局(商会)正式成立。商会豉励、支持工商界同仁发展经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我县南朗归侨严迪光,集资在县城石岐北郊创设“香山机制砖瓦厂”,1912年再集资举办起“迪光电力灯所”,从此,邑境有了现代工业。   辛亥革命后,束缚生产的封建制度开始有所改变。是时,欧洲列强开战(1914——1918年),无暇兼顾侵华,侨资汇入比以前增多。归侨、侨眷、富商及农村地主,因军阀混战而避居石岐者不少,使县城人口、资金、消费日益增加。港、澳、沪、穗商人,认为香山县毗邻港澳,交通畅顺,水运可直通广州、佛山、江门、肇庆,因而纷纷来石岐投资工商业,开办金融业务,其中外商设代理或子公司经营销售的商品就有:石油、洋布、卷烟、化妆品、水泥、五金、颜料、药品、洋酒、汽水、衣车、自行车、钟表、留声机等等。   1923年起,县城石岐开始拆掉城墙,商会出资筑马路,私人税投建码头。同时,归侨郑芷湘等人筹建了岐关(石岐至关闸)、岐环(石岐至大环)、岐叠(石岐至叠石)等公路,邑境陆路交通有了改善,水路交通亦有所发展。欧战结束(1918年)后,石岐至香港的轮船,已有“岐港轮拖恒利有限公司”的“恒昌”、“利盛”两艘大花尾渡,港岐每天对开一班。1923年9月,又有“国兴”公司的“永祯”,“永祥”两花尾渡加入竞争。省、港、澳商人来往香山日渐频繁,从而推动了中山县(1925年4月起易名)工商业的发展。   从清末民初至日寇入侵中山前夕,我邑商贸活动和经营方式,大概有如下几种:   一、自己制作,产销见面。这时,石岐有许多家庭式的手工业,例如木机手织麻布、酿酒、制饼、部分椿米(民国元年李德联创办米机)、磨豆腐、加工腌制副食品、制鞋等,都是自己制作产品,自设门市部出售,有大宗产品的则兼营批发。   有的商店表面经商,实质是工商兼备。例如纸料店铺,自己经营加工染晒色纸、刀切纸、木板印刷钉装账簿和元宝(迷信品)。至於中药店自行加工药材,或制作不外传配方的膏、丹、丸、散、水等成药,是中国千百年来不用经传的经营方式。   二、外采商品,批发零售。当时,由於中山工业落后,不少产品尚无工厂生产,例如铁犁头、铜制品、杭绸沪布等。均由本县商店派员到外省市产地采购回来,有的批发给零售商,有的则自行销售。也有采购商品回来,自行摆摊设档或走村串巷零售。   三、自营生产,批销产品。所称“批销”,不等于批发,而是把自己的产品整批销给批发商或用户,例如糖寮、砖窑、灰窑、毛巾厂等。   渔农性质的荔枝围、果园、淡水鱼塘、公司堂口的“围田”,东主多是主,常把自己生产的荔枝、香蕉、鲜鱼、稻谷大宗批销出去。他们还在米机、鱼栏、大企业投资入股,通过董事会的活动,了解市场信息,安排生产种植项目,调整产品批销方向。   四、合伙入股集资组织公司。由股东大会选出董事会,再由董事会推举董事长管理企业(也有的较大企业,不设董事,而由几名实力股东组成核心主事)。通过董事会议研究市场信息、价格走势,决定企业重大事项,改善生购销流程,设法购进低价原料或货物,节省费用,降低成本。有的还派供销员外采外销,或与外地挂钩搭线,建立供销网络。这些私营公司,经常洞悉同行业企业动向,尽力充实资本(力争派息后少分红,以利润充本),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商品质量,以低价销售,讲究信誉,参与市场竞争。始于清末,止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石岐“汇丰公司”(现邮政营业所址),有八间铺位,讲究美观装饰,训练员工热情礼貌接待顾客,熟识商品性能。在各楼层设专柜经营服装、鞋帽、钟表、眼镜、文具、瓷器、唱机唱碟、衣车单车、日用百货。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还没以三个铜仙买一个500码线辘、一个铜仙买一包针的小商品。并兼在天台设茶楼,边演戏边供应酒菜,因而,顾客盈门,盈利丰厚。后来,该公司将地下改为“天天”饼干厂(工场在集贤坊大祠堂)产品远销港澳及南美。   五、筹集大小股组成合资企业,批零兼营。石岐开马路后,长堤已不再是乱石烂滩的步头级,果栏街(凤鸣路旧称)东侧铺位的干果杂货开始集中成市,昔日运抵十八乡渡头、石岐南下新圩码头和城北后岗涌驳入沙岗墟的散货,逐步云集石岐长堤成交。一部分没有雄厚资金的商人,便以大小股形式组成合资企业,设店于凤鸣路,经营油糖豆面、京果海味和干杂货。他们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有的还加工副食品,如炮制猪皮胶,开椰子刨丝做椰茸、附设干粉工场(旧称髻仔粉、排扎粉)。也有兼代理洋烟、洋酒、汽水、成药。这种“准大商号”不设董事会,一般是由股资最多者汇同一二名在职股东,加上“师爷”(财务主要管理员)商议决定业务事项。   六、靠市场知识,靠关系,开展“拆家”(二手批发)活动。这些商人资金不多,主要经营鲜果,在阜安里、市巷一带向果栏购货,或朝赊晚找、半赊半现整批进货,收现小宗批发给小贩零售。经营“拆家”,必须看准市场。内行人把水果、鲜果、生果统称“时果”。“时”是指“拆家”看准货物价格变化。假设大栏付款买入整批鲜果,赊给“拆家”,货少价胀,盈利固然好,如遇到货多价泻,亏损也要还款给栏主。有时“拆家”也要做货物的加工工作,如焗蕉、焗柿,既要讲究技术,又要掌握市场需求。“拆家”为小贩解决小宗货源,也为大栏解决销路,这是该经营方式积极性的一面。   七、服务农工商的栏、栈。二十年代,中山石岐的栏如雨后春笋般开业,包括有猪栏、牛栏、谷栏、果菜栏、鲜鱼栏、咸鱼栏栈、竹杉栏栈等。客观上也促进了渔农生产的发展。   栈,是指通过外采或门市收购整批商品,再随行就市批发出去的栈。例如石岐凤鸣路的麟记栈,主营椰子生意,到海南岛整批买入椰子回岐批销。还有不少布栈到上海、广州批购布疋回岐后,批发给小布店或肩托串街过巷的小布贩。药栈则外采中草药回栈,经过加工复制,再批发给配药铺。咸鱼、竹杉商都是栏栈兼备,经营手法较为灵活。   八、商贸按揭借贷款。中山的典当、钱庄,明清已有,并在清代成立押业同公会。彼时县城当押达51间,年税银550两(见道光七年《香山县志》卷七第271页)。辛亥革命前,石岐有钱庄(银行)28间,其中以阜康、宝慎、诚信、泗和隆、生发、永升、义昌、信行、信安、蚨源、永升发、永生源等,在地方上较有名。这些钱庄以堂皇的门面吸引存款户,利用他人的存款,转手贷出,从中获利。当时存款利息仅为四至六厘,而放债收息,最低八厘,农历十一、二月间可高至一分五厘至二分(据中山文史第1——3辑88——89页)。除钱庄外,米机、大杂货店亦有做按揭,利息不一。有业务关系者,或商会、公会会长“照”保者,免息揭银(贷款),也有。   我邑当铺,有史可查的小榄源泉堂,开设于道光天22年(1842年),是较大的一间。解放初期,小榄镇典当业同业公会尚有会员企业7户,员工26名。典当业受人民银行管理,一直私营至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才全部关闭。   银号钱庄的信商汇兑贷款,这类企业在国内外设有跨地区机构(联合体),或有挂钩结算的联营。如甲在美国A处汇款给中山收款人,并付了汇费,美A电知香港A再转知中山A,按数兑给收款人。乙不便携带大量银圆往广西,故不在中山A处付汇,可在广西A凭单提兑或委托现给厂商。丙赴穗采购,资金不足,可向中山A按揭,到广州提现或由广州A承担结算。丁在本地买货,向本地A或B,C按揭,钱庄随时代丁结算给卖主。免息免费的也有。例如戊在任何A处交了款,任何时间可凭单在任何A处甚至在与A有挂钩结算的B、C、D处提兑;这样做,A收了戊款,可用于放贷。戊虽少了利息,但在几处可提款,获得方便。我县在元明已有官、民“银票”(即有价证券)。如有假冒被发现,会受到政府刑罚。   钱庄银铺也办理民间储蓄,托付代收,钱银找换和处钞买卖。但主要经营项目是按揭贷款。   九、用各种形式,筹集民间零散资金。例如饼店举办“月饼会”,腊味店举办“腊味会”,按月收集消费者个人的“供”款,用作经营资本。消费都供满一年底价后,店方保质保量“还”回月饼、腊味给个人清数。米机也收集民资,一般分季收“供”股,用于企业买谷置田放贷。这种不股可以转让,但小股东不参加选举董事会。由于大米机有商会要人担任司理,信誉有保证,且有息(其中部分是上等米)有红分。供股都每季可凭“股份簿”领取息银、息米,年初(即农历春节前)分派红利,故不少居家老妇,甚至拿出“棺材本”入股。米机资金灵活,获利丰厚。这是过去中山县的大米机,尤其是私营联合体,无需向当押钱庄贷款,还有款放贷的原因。   十、“巡城马”。石岐历史上有六七个巡城马,民生中路新畲堂巷的“师精球”(忘其姓,坊众称之为球叔)是其中之一。“巡城马”本人不从事工商业买卖,但经常往来中山县城石岐至香港、澳门、广州、佛山之间,三四天一次。他们帮助企业携带商品样本,暗带商情密信、银票;同时,帮助石岐居民携带小量日用品。也有的代本邑侨眷在香港金山庄代领汇款。他们还经常在各埠向商店打探或陈述各地商品性能、价格。“巡城马”收交钱物不立收据,只凭信誉;但从未有失误。任务完成后,他们除向委托了收回旅费和正常服务费外,还接受大老板的赏赐。   十一、“派信皮”托运货物。过去石岐有一类人专在凌晨或任何时候,当船刚靠岸,便第一个跳上岸,以最快时间把货物提单送到收货单位,这就是“派信皮”,托运货物。如现在的特快专递,目的是为了迅速付货。方法是:付方将收方的地址、商号和购买商品的名称及数量写在信封外(后来也有将提货单放入信封内),不封口(正式发票另行交收),待“派信皮”人交给收方后,收方凭“信皮”提货。收货回音或另需再购货,由收方写在另一信封(后也有付入信封内),不封口,交船方送达供货单位。这种买卖,全凭双方信誉,减少采购费用。三十年代,石岐的“良友”汽车公司,也曾办理代客托运业务,将付方货物运到各站公路边交货,收方派人接运入墟镇。货车从石岐经西路到拱北,回程到萧家村转东路回石岐,亦有顺反搭包装回皮或少量实货,各墟镇小店亦有委托“良友”代办接驳。坐在司机旁边的员工,也叫“派信皮”。其时,托车船(600吨花尾渡有仓容量300吨)付运的商品,随到随起卸落货,绝无存货入码头仓,然后层层办手续,超月不提货现象,港澳来货也是如是。运输费由付货单位支付,收货单位雇请搬运工人或派店员自提均可。石岐长堤的搬运工人分装谷(女)、托谷、抬果菜、运油糖豆面杂货、纸张、布疋、柴炭、陶瓷等等小队伍,各有熟客,有的直接从“派信皮”手中收提单代客办妥提货,保证信誉。   上述期间,中山人口有较大变化。据宣统《香山县志·舆地·户口》载:宣统元年(1909年)香山“城厢、乡村镇镇合计1421796人”,商绅到石岐设店增多。民国头十年间,国内军阀混战,虽有外商来岐投资,但地方靖,工商业不景气,中山人口开始外流。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中山人口下降为1,129,500人,其中石岐79,680人,店铺2,632户(民国二十一年七月十日《中山县政府统计股制表》)。当时,尽管人口少了,但中山的岁入,仍相当于贵州一省,列为一等县。据1932年《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会务夤刊》和1934年《广东省政府统计月刊》记载:1928年中山县财税收入为340万元,禁烟赌后的1932年为210万元(而1933年贵州省仅为262万元)。1933年中山县人口略增为116万人,有农田200多万亩,稻田而积约占65%。   “七七事变”前夕,日军加紧侵华,军阀仍然混战,我县民出外谋生大幅增多,据1936年《中山县政年刊》载:中山人口降为918,939人,全县店铺7256间,员工25883人,其中石岐店铺降为2066间,员工仅有10143人。   1940年3月6日,日军第二次侵犯我邑,县境陷敌。次年冬,香港亦沦陷。是时中山工商业一落千丈,百业萧条。部份商人靠收购故衣,贩卖土产为生。他们三五成群经小榄、新会外海、江门、到鹤山沙坪,把故衣运往粤桂边境国民党统治区出售,回程时带回山区土产,或薯芋杂粮运往澳门,在澳门再收购存仓布料和故衣,运到山区图利谋生。   中山沦陷初期,人民生活陷入困境,汉奸屈从日军命令,在石岐镇(包括员峰、张溪、大墩、厚兴、环城一带),设置“地方维持会”。会长吴霭佳,甘当日寇帮凶,向商户勒取,粮食、副食品、柴炭、五金等军用物品资敌。及后,汪伪绥靖军开到中山,成立伪县政府。欧大庆出任伪县长,下令解散“维持会”,另设“中山县联防委员会”,欧兼主任委员。后改为“中山且联防总局”,县长兼局长,经常召开分局长局务会议,加重征税,美其名曰:“护沙税”(因中山县大沙田多),税项公开招商承设。   早于1939年成立的所谓国民党敌后“游击队”第七战区(广东)挺进第三纵队(驻珠江三角洲,总部在沙坪,简称挺三)的各支队、大队、小队,均是绿林招安,自筹军饷。他们占据地盘,俗称“大天二”(自命其威势之“大”仅次于“天”)。其头目分别在日治区各县组织联营“民利公司”。中山沦陷后,民利公司即向中山县汪伪联防总局投承税收。这样,他们既得到日军及伪县府赋予的收税权力,又继续拥有蒋、汪认可的独立武装,在各地自定规约。向工商企业征税及勒收各种杂费,同时向农民征收税谷、护耕费,在码头设立关卡,管制商旅来往。“大天二”还在圩镇开设烟赌妓寨,组织武装来往港澳走私,成为暴发的私枭。是时,敌伪指挥成立的伪商会,与联防总局、民利公司串通一气,鱼肉商民。中山县的民族工商业,无法维持。建筑、建材、特种五金、侨汇等行业无业营。百货、布疋、糕饼、家具等破败衰微。石岐映相业仅得陈明恩一人背着“八宝箱”(俗称老鼠箱),巡回上街映相,顾客极少。   1945年9月3日抗日胜利,国土重光。中山县商会领导人先国军一天回石岐,分头活动,号召大户复业。破败的中山民族工商业,逐步复苏据县商会整理委员会1946年10月13日给县政府《工作报台》称:战后初期石岐工商业仅有1400户(含新开业)。小榄仅存1000户;各区约共存1000户;各区约共存1000户。全县工商业约剩下3400户,不及1935年全县领牌的工商业7256户的一半。   中山原有的私营骨干企业已极少,抗日胜利后更为艰难。始于清光绪年间的香山机制砖瓦厂,一蹶不振。始于民国元年的迪光电厂,原有设备,被汉奸董锡光拆去资敌。胜利后,县府一纸空文交商会复办。稍有名气的天天饼干厂,无资本回生。始于民国九年的下恭镇联乡电话局、东镇四区电话局、商会商办一区电话局、小榄商会商立电话股份有限公司,亦有难补充设备。后来,官督商办联营。早于1932年1月17日正式通车的“中山县民办岐关筑路行车有限公司”,战后年余,历尽艰辛,才通车便民。“朱英利”等织造厂则已倒闭。始于清同治元年的“祝寿堂”中药店也受外来西药影响,生意平平。   此时,中山表面却比战前兴旺,6万人口的县城,有猪牛鱼果栏50多间、正式旅店11间,酒楼茶室粥面饭店150间。在1946年6月,同时营业的影剧院有:中山、模范、建国、胜利、青年共5间,座位6 千。次年9月,仁山的“胜利”歇业,湾底的“建国”拆卸,又筹建起“新世界”(现市委旧址)、“中华”(现中山影剧院前身)、“大华”(现金都城商场址)。全镇影剧院座位,约占人口总数的10%。小榄、黄圃、大岗、沙溪亦有影剧院。因受港澳风气影响,每天开三场,仍座无虚席,这还未包括茶楼曲艺和粤剧。石岐还有游泳场,不夜天食店,笙歌夜夜,麻将牌声声,半合法妓女,光怪陆离。   抗日胜利后至解放前夕的整整四年,石岐市场充斥洋货,所谓美国原子布、原子笔、原子枧、原子裙带、原子内裤、原子袜、原子泳衣大量倾销。美国的“摩利士”牌卷烟、美国罐头、面粉、食物、用品、玩具、汽水、洋酒,充斥市面,美国八大电影公司的影片,占据了邑境所有电影院。澳门报刊、雪糕、显记和英记的蛋奶大光酥饼,出厂仅两小时便在石岐发售。中山境北,早已淘汰棉麻,专事桑蚕、酿酒,此时大量生产小榄豉味三蒸酒、荼薇酒、菊花糖肉和冬季黄圃腊肠。境南亦不采矿,不晒煮盐,商人多做水客行商。中山侨居外国及港澳者增多,内外人口的比例约为2:1,当时中山籍的华侨,港澳同胞约有50万人。战后回乡寻亲团聚者不少,亦有人带回积蓄,投资工商业。   洋货充斥的同时,邑民多信鬼神,贺神诞出会、敬佛拜仙做法事者,大行其道。一些商贩乘机大量制造迷信用品出售,仅县城就有制造迷信品店铺163间,其中香店49间,蜡烛店15户,冥品扎作27家。另有道馆20间。还有许多文化用品店和中小杂货铺,兼营迷信品。如遇旧节日或神诞,妇孺都争相购买“月光衣”、观音衣、灶君靴帽……,虔诚焚烧,祈望民安福食。纸料铺还批发《求财卦》、“木鱼书”给小孩沿街叫卖(木刻印制有6,7页的小书,内容多为迷信色彩的神话典故)。坊众保甲长经常巧立名目,向居民集资雇请僧道尼,打醮诵经,超度“游魂”;还在河涌开行夜船,烧纸钱放食于水道,施舍给“水鬼”。   另一方面,这时中山走私活动,登峰造极。1949年1939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走私出口主要是大米。惊蛰刚过,青黄不接,粮饶之中山,米途报醒,私出港澳谷米,每天恒以数十万司斤计。多用机船经珠江口直驶香港大澳岛,亦有用木驳装载,港方派走私快艇接拖,三小时抵大澳岛,私枭收商人“保护费”和拖费,每司担米共12港元。港方还有快艇2艘、电扒6艘,穿梭于中山产米区,即买即运。同时还偷运钨矿、青岛花生等出境,回途时偷运洋米、鸦片、洋货日用品、面粉、卷烟等入境。私枭此辈同中英军警海关人员均有交往,与土匪蛇鼠一窝,亦有孝敬匪首的。在县商会要员中,参与走私活动的,不乏其人,他们自己有船,不经私枭,因为这些商会要员有人“照住”。由于邑境走私洋货猖獗,形成县城虚假繁荣,至1949年10月,石岐工商业已增至2433户。   1949年10月30日,中山邑境解放。中山的半殖民地经济,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过渡。石岐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立即颁布条例,对稳定政局与国计民生有重要关系的工商行业,如《中国民国日报》、《开明报》、《建中日报》和书店、印刷、雕刻、五金、化工用品(含黑火药、硫磺)、影剧院、旧民众教育馆的广播、电话、私营(萧家)码头、电厂、公路、汽车及谷米、外贸、旅店、渡船逐步进行管理。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营企业先后开业。解放当日,军管会接管了旧政府的银行,次日即在原址宣布中国人民银行中山支行启业,兑换货币,收购金银,接着对外汇进行管理,并开办了驳汇、直汇、收储、放贷、承付托收等业务。国营新华书店、南方贸易(主营粮食)公司、百货公司、贸易公司、花纱布公司、食品公司、水产公司等以及外贸部门也相继成立,开展收购、调拨、批发、零售和委托商经代销等业务。对稳定货币、物价,活跃市场,恢复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随之,城镇和农村开办经济合作活动:城镇工会发动职工集股(每股3元),开设职工消费合作社,供应大米、煤油、布、糖、盐、咸鱼咸杂等,商品价格比市面零售低5—10%,凭股票证供应(1954年退股,该社并入贸易公司)。在农村由农会发动农民集股(每股3元,多股不限),建立供销合作社,及时外采农业生产资料和组织副食品,设点供应,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国营企业并委托供销社代购农副产品,及时调运城市、供应市场。供销社所赚利润,既以派息形式,分红给入股农民;又提公积金扩充资本,发展业务(公社化以后,有变化)。   1950年6月始,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封锁我国,对华实行禁运。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中山县和石岐市的私营中小外贸商,利用毗邻港澳的特殊条件,听党话,大搞“以物换汇”、“以汇换物”,同美国的“对华禁运”作坚决斗争。其中石岐外贸私商,集资开设新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至1952年2月12日止,共有13户外贸私商加入),由陈竞生出任董事长,黄洪信出任总经理,注册资本20万元,开展外贸业务。私商汪沛祥、邓用亦分别组织生猪出口联营社和蛋业联营社。他们大量收购农副土产和手工艺品运销港澳(其中有的转口),将外汇货款委托挂钩港澳商号代购石油、五金、化工品、军需物资、工业设备等,运回中山。林北带等50多户行商,亦到山区或大沙田区收购禽蛋乳猪,自踩单车长途贩运到拱北关,卖给澳门商人,并委托一两面三刀户澳商将小额货款累集起来,按中山的购货单购物和代办报关、托运。是时,中山县万山群岛已解放,而海南岛尚未解放,海关奉令:私营外贸出口土产品、入口军需物资,优先放关,三天内补交关税。按当时规定,进口物资由军管会指定部门收货,通过银行当天结算人民币给私商,以有利于他们再收购农副产品出口。有100多户大中小私营外贸商的石岐市,利用香港自由贸易港的条件,支持国家同美国“对华封锁禁运”作斗争,曾作出了重要贡献。港澳华人商会,亦有从中鼎力支持。   1953年,中央颂布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石岐市和中山县出现了八种经济形式:   一是公私合营。俗称“四马分肥”老合营。   所称“四马分肥”,是合营企业如有盈利时,从缴纳所得利税、提留公积金、按股额派息分红、提取公益金改善员工福利和发奖金等四方面分配。是时石岐有4家:   (1)、广中车路公司。1951年由珠江专署接管岐关车路公司,接收合并石岐兴利行车公司、和盛货运公司及顺德、顺德“三轮”、南海、南海“九龙”、佛山、番禺、三水、怀信等10家公司组成,址在石岐自厚巷3号(今丽苑餐厅后面,石岐老人熟悉的方形大楼房)。原企业所有敌股,一概没收;民股发给股票,注明“公私合营广中车路公司”。民股代表是公司董事会成员,出席年会,审议公司业绩报告。1955年4月,转并国营广东省交通厅运输局佛山总站,客运车票同时更换,延续至今(中山编为203车队)。   (2)、公私合营艺兴印刷厂。1952年,由国家没收正风书局及附属印刷厂,保留厂内民股而组成。委任私方人员黄洪信为副厂长(1956年,改为国营人民印刷厂,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所有小型印刷厂并入,私股一律按新合营处理,公方厂长邓倩娟)。   (3)、文娱剧场。1953年冬,因私营文娱剧场扩展场地,资金短缺,由石岐市地财拨款注资组成,公方代表麦仕钊,私方经理黄茵,后由方丽群接充。1956年起,改按新合营办。60年代,曾用名“华侨大戏院“,后与中山影剧院合并,公方经理容枝。   (4)、公私合营合元兴犁头厂。1954年,由石岐市工业局注资入凤鸣路私营“合元兴”犁头厂改组而成。   二是加工订货。因营企业以原料委托私营工厂代加工产品。事前,由公方对私方调查核定工资费用,通过洽谈,签订加工产品协约,完成加工产品后,给予加工费。例如裕成油榨厂、私营米机等。 订货形式是由公方(甲)向私营工厂(乙)订购产品后,再由私方向公方进料,按约交货收款。例如果箩、镰刀、水车。   三是统购统销。由国家采取行政命令统购稻谷后,粮食部门委托加工厂加工谷米,然后由属下门市部或委托私营米店代销零售。而统销棉布则由花纱布公司批发给私营布店销售,零售棉布与粮食一样要收回定额分配的指标票证。此时重要的工业原料,如石岐机器厂需用的铁锭、黄铜等,也是按国家计划指标分配。   四是包销。私营工厂的产品,全部由国家包销,例如罗奇生烟庄,石岐酱料生产组的产品。但不是所有私营工厂的原料都吃得饱。   五是经销。私营商店被指定经销对口国营公司的零售商品,价格核定。   六是批购批销。两面三刀者是统一的。没有归口的私商,由国营企业批销商品(私商叫做批购)。私营饮食业需要的米、面、油、肉和映相业需要的菲林、晒相纸,经过糕点公司和服务公司与工商联研究安排,由有关国营企业,在总计划中,拨出原材料批销会私商。蜡烛业需用的石油副产品石蜡,也要经有关部门审核,计划让私商批购。   七是取缔栏栈牙纪,成立交易所。市、县行政部门,对剥削待业如栏、栈、牙纪,实行取缔。私改工作队通过工会发动工人批判这类“门楣剃刀”行业后,国营公司根据市场需要,成立了归口领导的果菜、鱼、禽、畜交易所,较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种养产品的销路。曾经在农村和圩镇较长时间存在的猪中、牛中、屋中、谷中、山柴中,经过“民改”和“三大”改造运动,逐步淘汰。   八是组织城市手工业联合体和联营工厂。由有关部门派出工作组(工商联干部也参加)分门别类引导手工业户车衣、织竹、打铁、木农具、缯网等,组织起来,成立联合体。对于石岐市机器业的10多家大户,则引导他们组织私营联营厂;各个私营船务行,也成立“联营”,为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做了准备。   1956年1月,我邑农村农业初级生产合作社,全面转为高级社(按工分分配盈余),城镇按行业成立手工业高级合作社的同时,石岐市、中山县的私营企业(含少数老合营),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根据三面红旗精神,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手工业合作社、小商贩合作店(组),部并入全民所有制企业吃大锅饭。同时,全县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遍建立了饭堂,农民一天吃饱三餐干饭不要钱。结果造成粮食紧张,农副产品上调任务不完成,购销脱节,经济计划落空,供应城镇居民的口粮、棉布、鱼肉副食品,愈来愈紧缺。社会上出现有人利用职权,走后门抢购食品的不正之风。   1961年秋,国家实行调整经济体制,原手工业、小商贩人员退出国营单位,恢复集体经济体制,实行自负盈亏、“水涨船高”的收入分配政策。次年,农贸市场出售农副产品增多,国营贸易货栈在石岐长堤开张营业,议价收购计划外的超产商品,用以批售给饮食业、小商贩合作店等单位,内贸情况略有好转。外贸部门为了改变1961年出现过56天无塘鱼供应出口的局面,采用香烟、化肥换购农民的果菜、鲜杂鱼虾的政策,增加了出口,但活家禽的出口量仍比过去大幅度下降。   1962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十中全会,重新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后,县符有关部门抓紧了收购农副产品价格上的“两条路线、两条道路斗争”。接着全县上下开展“小四清”、“大四清”运动,尤其在1965年底全国开展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运动后,严重破坏了国民经济,我邑不少工厂亦停产闹革命,农民被迫割资本主义尾巴,造成城乡人民收入显著减少,工业原材料和产品短缺,农副产品萎缩,市场供应更为紧张,不少日用生活商品需凭证供应,人穷商品缺,农村公社生产队的超支户,比比皆是,经济萧条甚至接近崩溃边缘。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中心的战略决策,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了重要谈话,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市深入体制改革,运用侨力,大力引进外资,大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经过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各项政策,农村体制由以生产队为基础的生产责任制发展为联产到组、到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引导农民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广以集体为主的股份制,农业发展基金制度;通过调整农村生产结构,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发展高产优质高值的粮、鱼、果、畜,促进创汇型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连续丰收,农产品丰富,农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2。7亿元,至1992年增为18。96亿元,增长6倍。   二、工业生产通过落实承包责任制,完善承包经营机制,把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引进企业,逐步组建集团公司和积极筹办市属国营、集体的股份制企业。1992年全市集团企业发展到46家,并成立了凯达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星辰玻璃总厂股份有限公司、火炬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股份企业。乡镇还先后成立140多家股份合作企业。同时,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技术、设备、人才,由年利用外资3—4千万美元,1992年增至2亿美元。大力加快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全市工业产值,由1979年的4。5亿元,1992年增至117。5亿元,比对增长20倍。   三、积极拓宽流通渠道,促进经济繁荣。我市十多年来,积极进行商业企业和流通体制的改革,通过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发挥国营和供销商业的主渠道作用,调整商品和网点结构,扩大联营、个体商贩的销售网络,活跃了商品购销。为了支持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市区和各镇恢复了栏栈,除国营水产公司设立塘鱼栏、海洋鱼栏外,还允许私人恢复经营猪、牛果菜栏。同时新建了100多个市场和各类商场,至1992年个体商贩发展至4。1万户,从业人员12。4万人,经营的零售额达5。3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17。8%,上缴税收达6千多万元。由于市场活跃,商品购销额大幅度增长,1979年商品纯购为1。68亿元、纯销为2。6亿元,至1992年发展60。91亿元和51。21亿元,分别增长35倍和18。7倍;社会商品零售1983年为5。55亿元,1992年增至29。72亿元,增长了4。35倍。1993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增至4。68万户,从业人员21万人,商品零售额增至17。5亿元,占全市零售额的46。7%,向国家缴纳税收6738万元。   四、在经济体制改革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同时,我市加速扩大对外开放。在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轮换外贸经营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外贸的实业化、多元化、国际化。至1992年我市已建成70多个出口生产基地和650多个外贸商品专门厂、专业车间,提供商品出口创汇2。2亿元。因而使我市对外贸易大幅增长,1979年外贸收汇仅4300万美元,1992年已增至7。04元,增长15倍。出口商品结构,由农副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品和工艺品为主;出口地区由港澳为主,发展至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五.改革金融体制,大力培育金融市场。目前止,我市除有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之外,还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已成立了广东证券公司中山营业处、广东信托投资公司中山办事处、中山租赁有限公司、中山证券登记公司、中山港城市信用合作社、广东华侨信托投资公司中山办事处等,并大力推广了农村合作基金会。1992年我市金融部门代理部门发行俩券达70亿,向外拆借资金56亿元,年底城乡储蓄余额达74。68亿元。   六.大力发展旅游业。随着改革开放,我市先后建成成了具有岭南园林特色和现代化设备的宾馆和酒店12家,其中经国家旅游局评定的四星级酒店两家(国际酒店和富华酒店)、三星级酒店两家(京华酒店、翠亨宾馆)、二星级酒店两家(香山酒店、中山酒店)、还有暂未评星级的六家涉外宾馆、酒店(中山温泉宾馆、怡景假日酒店、铁城酒店、菊城酒店、花城酒店、石岐宾馆)。这些宾馆酒店拥有客房2140套(间)、床位4423张,另有市委、市府三家招待所。1992年旅游外汇收入达1。29亿元,旅游营业收入7。09亿。   1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山由农村县发展成中等城市,被誉为广东“四小虎”之一。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7。2亿元,1992年增至161。85亿元,对比增长21。9倍。财政收入由1979年的7852万元,1992年增至5。57亿元,对比增长6倍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1992年农村人均年收入1920元,城镇职工人均年收入5207元,比1979年分别增攻10倍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项社会建设事业取得突出的成就,跨进了现代化社会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