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协简报 > 正文

2014年第3期简报

发布时间: 2015年04月03日    
第三期
(总第34期)
政协中山市委员会办公室 编        2014年3月12日
 
 
  编者按:2月19日上午,政协第十一届中山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组会议期间,300多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分成14个小组,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及政协工作展开讨论。市委薛晓峰书记,陈良贤市长分别参加港澳委员组和经济社会组的讨论,认真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薛晓峰书记感谢港澳委员一直以来对中山经济发展的关注和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委员在当前中山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给予更多的支持。陈良贤市长衷心感谢政协委员长期以来对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和作出的杰出贡献!高度评价委员的发言为中山发展广开言路、广献良策、广谋善举,表示政府将重视并积极落实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为此,我们将各组委员和领导的发言要点合编刊登,以供参考。
 
 
第一至十一组(政协委员)
 
  一、经济工作
  刘志伟委员:要充分利用会展资源,中山会展场馆的利用率很低,一方面会展场馆丢空,另一方面,又占用体育场馆搞展销会,群众有意见,也造成税收流失。建议打造古神公路沿线镇区经济发展带,要利用这条经济带,发展相关产业。
鲁楚平委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重点提到了,今年的报告没有写进去了。
  陈良贤市长回应: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没有写,并不是不重视了,去年提出来后,深入人心了,现在也在稳步推进。
  梁泳辉委员:一是大力发展商会组织。商会对企业抱团发展很有帮助。比如制订行业发展规范,统一宣传营销,发挥很大作用。小榄商会的模式就很成熟。获得全省社会管理组织创新奖,排在第二。二是大力发展社区的服务组织。这是内生源组织,也是基层如何团结群众的良好平台。
  陈联帝委员:现在中小企业碰到的问题,是有文化的不难找,没有文化的难找。企业用人,什么层次的人都需要,尤其是三产。现在年轻人多数是大学生,而企业现在缺少的是要付出劳动的人。
  区炳文委员:我是古镇做灯饰产业的,现在要重视产品质量管理,要像经营城市一样来经营产业,单靠一家企业、一个镇区是不行的,必须站在全市高度,综合考虑、宣传、推介、营销。我不赞成政府搞灯王项目,与民争利嘛,政府搞的话,效率比较低,政府要3天,企业1天就可以了。政府主要负责公共服务投资。另外,有些产业是可以做产业旅游的,像古镇,大涌,还有是要关注奢侈品市场,很多都是量身订制的。像澳门赌城的灯光就不同,重视灯市文化建设,这个产业还是前途无量的。
  尹启禄委员:我是移动公司的。中国移动每年投资十几个亿,但是项目审批就比较慢。特别是基站报批,报700多个,退回500多个。规划部门要公示20天,业主又不同意,基站建设跟不上。基站每年要损失7000多万。有时候业主集体闹,上访,主要是辐射的问题。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专家用豆芽做过实验,发芽率一样的。
  陈良贤市长回应:企业赚那么多钱,拿出来投资是对的。刚才提到的辐射问题,关键是要消除群众的顾虑。类似的还有变电站的问题,垃圾屋的问题,大家又都需要它,但是谁也不想离自己近。这个需求与布局的矛盾始终存在。首先是在技术层面要处理好。按最好的技术设备、工艺来投入。企业必须要担当,要有社会责任、社会担当。政府来破解审批难的问题。与老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这是个社会责任问题。我们既要享受到企业提供的好产品好服务,同时也要享受好的环境。
  李俊秘书长回应:基站建设可以融合建设的,与电信、联通。一个站,可以共享空间,几家可以共用。现在10%-20%共用,太少了。
  陈良贤市长回应:以后凡建一个新的机站必须融合。这样也降低成本。要不又转嫁给我们消费者了。融合的运营成本低了,收费也低了,老百姓得实惠。可以由政协委员牵头做一个提案。基站建设也要注意美观,要搞成艺术品一样,变成一个小景点。大家都愿意拍照留念。要从节约能源出发,节约成本出发,比方把区炳文委员的灯饰也纳入进去,把各方的利益都能融入进去,又是广告,又是景点。你看,一个发言,带来一个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像电信、邮政,城市综合管道全部变成地下管道,这个成本比较高,德国就是这样搞的,水管、煤气管道等等全部放入地下。这个要靠市场化。现在,老百姓现在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企业发展,我们的城市建设都要站在这个基点上来考量。
  丘树宏主席回应:参加政协活动是履职,政协委员的社会角色也是履职。刚才委员提出绘制办事效率地图、经济发展状况地图、人才地图很有见地,符合我们说的帮大忙,大帮忙。办事效率问题,确实需要向其他城市学习。政协可以做推动工作,把各个镇区,各个行政审批部门,与内地,周边城市做个对比。市政协办可以牵头去做。经济发展状况地图,经济委可以负责。下来三十年,怎么发展,中山土地资源最小,怎么走,怎么定位,产业怎么走,人口结构状况,等等,都是需要思考的。人才地图问题,我们说经济发展核心在人才。社法委可以做,可以申请经费,也可以借助其他力量。关于履职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做,平时与媒体沟通,我也多次强调这点,不想出彩,一步一步往前走,有步骤地安排,一下子拔高,往前走就很难。代表社会各界履行自己的职责是最大的履职,做好社会角色,对社会做贡献也是履职。委员对社会做了什么贡献,我们做了表格,统计上来,体现了委员的社会成就。委员联系制度,我觉得政协各专委会要多更委员打交道,了解委员太少,怎么把委员的情况了解清楚。要多沟通,要形成两条热。直接联系委员好。有些情况可以联系委员联络人,服务好委员工作还可以做细致一些。至于怎么样从制度建设来加强社会建设的问题,值得研究。以前老家设保甲制度,中山就已经有商会了,民国就有了,人口结构决定了人口管理,经济结构也决定了社会管理模式,城市发展模式也决定了城市管理模式。社建委可以多思考,刚才宁淑娟委员,你是律师,可以牵头组织调研。
  卢齐荣、胡泽洪、鲁楚平委员:中山发展的后劲在哪里?像以前那样依靠土地资源?大手大脚浪费土地资源肯定是不可能了。那么二次创业的机会在哪里?现在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这肯定是对的。但有个问题政府一定要引起重视,那就是本土企业外逃的问题,产业空心化问题。还有一个一品多镇的问题,各个镇区各自开发,现在看来竞争力不够了,可以引导一品多镇,比如大涌沙溪,可以共同发展红木家具,小榄古镇共同发展灯饰产业,三角民众共同打造农业基地。可以考虑成立生产力促进工作组,推进电子商务,争取与阿里巴巴合作,既可以为企业省去很多广告费,也带动企业把产品推到世界各地去。
  李汉超、刘志伟委员:中山古称香山,就是因为沉香。古香林寺就是因为沉香才叫这个名的。野沉香属于国家保护树种。现在发展沉香产业,是拯救一个树种,催生一个产业。中山条件非常好,我们很自豪地说,我们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结香技术,过去是自然结香,现在的技术可以提前半年到一年,中山完全可以大力发展沉香产业,这么一个好的产业怎么去扶持?沉香学会成立了,找不到挂靠单位,科协不管,社科联也不愿意接。希望政府重视这个潜在的产业。
  胡泽洪委员:政府要注意引导企业就地提升,一个产业链发展得好,经商环境就好,营运成本就低。另外政府很多政策出台,要给企业一个消化期、适应期,比如最低工资的问题,社保的问题。我还带了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企业以前买了地,当时没有办证,现在又办不了证,很头疼的事情。
  陈良贤市长回应:你说的是最低工资标准的问题。社保也是有规定的。省统一是2219元,中山是1500元,确实偏低。考虑中山实际,提到1940元,与东莞、惠州、广州、深圳、珠海比,薪酬还是偏低的。企业能不能留住人,待遇留人也是很重要的。关于买地的问题,我们以后肯定是依法依规买地。这个是重点工作,也是有红线的。当时很多地不规范,乱搭乱建,甚至一些农保地也卖掉了。搞的现在很多项目落不了地,哪里还有那么多成片的土地开发嘛,反过来又抱怨政府的一些部门作风不落实。城市的规划建设一定要规范,不能今天建、明天拆,这一点要向香港学习。
  张钜标委员:现在很多企业对大环境还是信心不足。就说市政府工作报告吧,今年的技改投资下调了,只有6个亿。企业本身的技改投入、扩资投入都信心不足,工业强市,创新驱动,就没有办法落实。像佛山、东莞、珠海,政府对企业技改的扶持力度就比我市要大很多。这个扶持起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企业技术改造这一块,一定要通过扶持来增强他们的信心。
  张锦雄委员:对于当前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建议政府或有关部门推介高端的自动化公司,培养自动化人才,以减少一些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建议中山的图书馆多购置外文、外籍资料,以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学习、阅读的需要。
  梁士伦、胡正、邱晓明委员: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出中山各项经济指标与惠州相比都处于下行,几乎每个季度的指标都低于惠州,经济形势很严峻。如果持续跟踪就会发现,相对于珠三角其他城市GDP逐年上涨的趋势,中山2012年是11%,2013年是10%,2014年提出的目标依然是10%。根本原因是缺乏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建议政府对经济的危机感要加强,今后更加侧重中山的经济发展。特别要做好远景规划,对一些过剩产业要注意控制,应更宏观、更前瞻,做10年的长远规划。同时,要引进更多更大的经济体落户中山,加强创新驱动型的工业机制,做好中山的产业资源配置和重组。工作报告对经济增长的目标淡化是好事,目前经济增长压力大,应多鼓励本土企业。
  欧阳锦全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关注到了外经贸这一块的工作,反应出市委市政府对外经贸工作的重视度有所增强。过去的一年,中山的外贸工作顶着压力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整体有所发展,今年也将继续落实“做强外贸”。建议政府应更重视“开放”,而不是只关注“改革”,改革开放是中山经济的两个翅膀,不齐就不能飞,是中山经济的两条腿,市政府对外经贸工作的重视。就某些部门、个人对外经贸工作贡献度的质疑,外经贸局去年作了《外贸对中山经济贡献度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结果是中山的经济是以外贸起家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整个经济是建立在外贸的基础上的,所以外贸对中山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外贸出口是工业链的末端,最主要的作用是推动工业链的发展。中山具有出口的地缘优势,这个决定了中山经济发展的结构。只有正确看待外贸在中山经济中的优势,才能促进中山经济的健康发展,带动外经贸在中山经济的贡献度。
  陈彬海委员:工作报告中的亮点:(1)“三品一标一名牌”鼓励自由品牌,建议针对此处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引导给予更大的财政支持;(2)本科及以上人才的落户问题,这个政策很好,如何落实到位拭目以待。还有几个有待考究的问题:一是报告提及个体工商户的转型升级问题,建议调研一下这个1.9万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后是否发生了改变,对于统计数字背后的其他数字没有反应的情况要仔细调研。二是国有企业发展交叉经济,建议政府花大成本来做国有企业的同时要思考中山的国企该如何运作、经营。除了一部分的资源渠道垄断,国企的定位应最终回归市场,同时应改革国企人事任命制度,目前的国企老总因为是任命的,和企业不共命运,不能全心全意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邱晓明委员:直接拨付财政资金给扶持企业不够高效,应细化分类,扩大受益面积,提高效率。目前国内资本竞争很大,城市的竞争就是资源的竞争,中山不能错过这个黄金的竞争点。
  卢祖华委员:政府要重视、扶持异地商会的发展,让其更好发挥经济杠杆作用;要关注和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程莉、徐新潮委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将事关统计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纳入主要议事日程,抓好工作落实;市统计局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与各镇区、企业签订统计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确保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同时大力宣传《统计法》。统计数据关乎国计民生,各基层单位应报送真实数据,净化社会环境,提高统计公信力。
  吴竹科副主席:一是报告中太多“推进”、“推动”、“完善”、“加强”、“继续”等字眼,几乎每句开头都是,有点不实在。二是报告中一些统计数据看不明白,存在漏洞。如前面的“实现生产总值2600亿”,可后面两个数据加起来就有2500多亿,还有农业生产总值和对外采购等方面几乎没有吗?三是中山的经济有好几个指标落后全省平均值,去年有几个值倒数,今年1月份政府财政13%,全省23%,仍存在较大差距。四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7000辆黄标车淘汰,估算财政要投入很大,尤其是公务用车方面。
  蔡健清、何佳兵、文穗玲、方敏委员:10项民生工程中,每一个大项都很好,但细分的小项不完全体现最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要把每项的政府投入估算出来。民生实事可按实际情况来提,不一定非要10项。政府应该把每年民生实事的完成情况公布出来,应把“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加进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办好10件民生实事,例如淘汰黄标车,旅游客运原来是20年、公路客运原来是15年,但是现在一刀切,均为10年左右,这样对于企业来说是加重了它们的负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其实黄标车的定义不应该以年限为标准,应该以排放为标准,建议可以制定更科学的措施。
  城市配套不到位,今年所有物业管理公司员工的社保标准要提高,届时若物业管理公司都会因为盈利低等原因放弃这些业务,政府出台此政策将出现:员工失业问题、物业质量下降、因物业管理的缺失而加剧的治安问题等,政府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此缺失,由此造成的后果还包括房产物业的贬值等。建议不应限制物业管理公司提高收费标准,同时应该对管理盲区进行立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小区管理秩序的行为要重罚。
  林春华、何佳兵、桑清香、林俊、李晶华、邓耀杰、麦佩玉委员:经济发展力度要加大,不要忽视小微企业,政府要加大扶持青年创业。民营企业需要政府更多的扶持,在鼓励创业上要用税收、资金、场地等政策支持。支持中小微企业,应下更大的功夫,建议加大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增加城市配套。报告中对新中山人提的比较少,2008年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离开了,造成工厂用人缺乏,要做到让他们更有归属感。人才很难招,招了很难发挥作用,振兴实体经济,在新产业没发展起来时要把现有的企业做优做强,例如对大项目倾斜,对中小企业扶持鼓励发展等。现在民工高龄化现象严重,政府应提供给民工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收入。完善技工的培养。加强科技创新,政府要更完善民企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和鼓励机制。去年政府在科研方面投入不少,也取得了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好成绩。但是相对经济发展水平来说,2%的投入还是偏低了,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要关注小微企业的发展,减免各类不合理的行政收费,如空气污染检测费等,部门不能与民争利。
  刘宇宏委员:今年的报告十分务实,令人十分鼓舞。一是重视实体经济。这是十分符合经济发展的举措。在过去的5-10年里,中国的虚拟经济和房地产发展得比较快,但这些都需要实体经济作为支撑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地方的经济有70%都是靠房地产,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很健康。所以,在市长的工作报告里,对新一年的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视是十分科学、客观的。
  朱铁久委员:作为20年的政协委员,过去曾利用1年多时间的研究,作了大荆州市的计划,促进了荆州市的发展。荆州市的投资环境非常好,中山的一些企业可以到荆州发展投资。在城市发展上,觉得中山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好。所以提出了一个提案:突出中山港口城市文化,加快发展转型。文化包含三个内容:城市功能规划、城市规章制度的建立、城市市民的素质。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需要有灵魂的、要有脉络,我认为中山市的发展脉络就在于港口城市文化建设,抓住国际和国内贸易,这样才能做大做强。100多年前唐绍仪先生已对中山港口建设有定位,当时请了一名德国的专家做了分析。外延内引,才是中山真正要做的事情。中山市的发展从以下方面考虑:在先行环境下,产业结构等方面如何发展壮大;做自由贸易区的庞大设想(举例:上海自由贸易区),中山市最有可能成为南方的一个中央直辖市(中山世界闻名,有潜力、有魅力)。以上方面来看,中山都有必要发展港口城市文化(成功案例:上海;失败案例:三亚)。这些必须政府规划,和市民素质长期潜移默化的培养。
吴中林委员:(1)应支持中山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自主品牌的税收利润留在中山,不会只是一个数值,资金在海外。自主品牌的优势是不仅可以提升自己企业在行业里的国际地位,提升整体的竞争能力,尤其是可以参加欧美高端市场的竞争,这样可以避免在国内市场同质化低价的竞争。(2)建议把建设宽带城市列入2014年的工作部署。主要基于两方面:4G无线网络的建立;光纤入户的条件已经具备。
  陈旭委员:中山经济的发展,土地要素是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前发展的瓶颈。中山有很多项目因为土地没办法落地。据了解,目前中山有13万亩闲置土地有待盘活,这个问题需要政府拿出魄力,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王志强、张延杰委员:报告提到营商环境问题,对企业来说感到很窝心。受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营商环境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困难,特别是民营企业。希望政府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税收和财政扶持方面的关注,给予企业更好的发展政策,鼓励优秀的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中小企业赋税负担过重,尤其是残疾人保障金和社保两方面让企业难以支撑。
  沈剑委员:报告中对国家经济硬着陆和本土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没有提及,目前中山镇区空心化速度较快,要加以重视。
  黄振球委员:大力发展金融业要有配套的落实措施。建议与深圳互动,做好深圳流失金融企业的承接工作。
  黎汉钊委员:2014年我市经济形势严峻。建议市政府要严格实行“三规合一”和控制房地产开发,注意房地产行业衍生的一些列问题。
  陈冠荣委员:社会管理的创新。加入了新名词“社会治理”,并不断吸收社工、企业和团体等辅助政府开展各项工作。企业注册登记法则的实施。中山是试点城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进一步加强市场的主导作用。
  二、提案办理
  吕建新、胡子冠、邱晓明、刘彦宁委员:感觉提案办理100%的满意度不真实,应对提案办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应降低立案率,提高立案准入门槛;提案办理不应仅仅基于问答,缺乏后效,要看做的情况。对提案承办单位满意度的评价不应仅以提出人为标准,应更综合客观,适当引入第三方机制。提案的满意度不是看说了什么,更应该看做什么,只有这样委员才能放心打分,对承办单位的评价才能更公平;政协对不立案的13种提案有了明确的规定,只要不是在这个范围内的提案,即使政府目前不好办理也应该立案,这样才能鼓励委员更多地提出好的建议。必须增加提案办理的公开透明度,适当选10%左右的提案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公开答复,避免提案办理和答复流于形式,也让群众更了解提案工作,提升部门的办理能力。

  三、环境绿化
  周文辉委员: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工程第一条承诺就是改善空气质量,提三点建议:一是大量植树造林,建立绿色生态保护带;二是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法规执法,对建筑工地和运送、散落沙土的泥头车,进行全程的环境监控;三是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乘坐公共交通车辆。
  梁惠群委员:政府在绿化方面对新增公园给予了很大投入,但对老城区的一些公园设施投入不多,希望政府能花力气去规范和养护老城区现有的公园设施;报告中写到学前教育要实现教育公平,实际上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都应该实现教育公平;我们曾提出过关于清洁车在非上下班高峰期间作业的建议,2013年有了很大改进,但是2014年又有回头之势,因此答复和落实怎么去监督,对提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聂洪文委员:雨污分流等市政工程,在招投标上都是价低者得,很难做到科技创新,施工方也很难领会设计方意图。有些市政工程不需要“运动式”开展,不要急于求成,百姓也对其有看法。大范围建筑施工也造成空气质量变差。空气等环境问题需要从省的层面解决,报告中关于提高空气质量方面应做得更多。
  黄静、聂洪文、苏家流、文穗玲、阮杰明、邓耀杰、麦佩玉、胡文坚委员:今年的政府报告很鼓舞人心,跟气象方面有关的是提高空气质量,今年我们会配合环保局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并对污染源进行监测,但在中山能见度监测就只有紫马岭一个点相对比较少,今年将会加强跟空气质量相关的监测提高预报预警。要改善空气质量,一是减少市政工程;二是规范公交车尾气排放;三是从省的层面协调治理。2007年我第一次参加分组讨论,当时觉得中山的环境真的很好,但是这几年却一直在下降。以前到别的地方旅游回到中山,觉得空气真好,但是近几年回到中山却没了这样的感觉,对于生态文明的加强政府要将它放在突出的位置做大量的工作。关于资源保护问题,南朗镇山多水清,但是对于水库的保护不足,污染大,建议控制水库边上的过路车辆,防止有毒有害的车辆行驶,设置限高门、设立屏障等。2013年中山的污染物减排在全省排名第一,投入很多人力物力推动环保工作(包括雨污分流工作、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等)。201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把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放在十大民生工程的第一大位置。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来源比较复杂,包括外源和内源污染物两方面,所以需要中山与周边城市的联动、也要环保局与其他各个部门(包括交通局、建设局等)联动才能搞得好。要关注饮水安全。建议像检测空气质量一样检测饮用水,每天公布相关数据。
  关于生态文明,中山去年因为工程建设空气质量很差,建议我市在转型升级建设的同时要杜绝污染源,特别是大涌的污水厂,对GDP贡献不大,治污成本高,建议关闭,同时国家要出台司法解释,严厉打击工业污染,加大查处力度。
  余乃刚委员:要加大三旧改造力度。中山的老安山、南下等旧城区改造一直停滞不前。三旧改造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拉动城市经济等都有重要作用,也可以避免新开发引起的环境和生态污染等问题。
  四、科技创新
  王悦、胡文坚委员:政府报告对2014年的科技要求很高,报告谈到要探索建立全市生产力促进的联盟,我认为建立联盟,首先要下大力气培育联盟的骨干力量成员。目前联盟里主要要建立两个机构: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所以首先应该将它的经验先中山市里边推广。但是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企业机构,不可能主动对外宣传自己的模式做法,因此市政府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项资金,使它的模式可以在其他镇区复制,帮助其他镇区尽快建立起生产力促进中心。另外,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市科技局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服务功能和水平有必要进一步的拓展。为了该中心功能的完善,建议政府能多增加几个编制,纳入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范畴。关于科技问题,加强对北斗星及物联网的宣传,使用和发展,将科技发展成果用于民生。
 
  五、三农工作
  林森馨委员:一是秀美村庄建设安排1个亿的资金,看似很多,实际上远远不够。目前,农村问题比较突出,隐藏了很多矛盾,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统筹,加以解决。二是要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报告中提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但中山土壤的重金属和水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缺乏发展生态农业的平台。另外在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方面,中山粮食的自给率只有5%不到,非常低,离报告中提到的目标有一定距离。
  苏炯莉委员:要高度关注农业的发展。从农业贷款情况看,农业的经营情况比较糟糕,经营很困难。据统计,目前还不起贷款的情况占了农业贷款总量的近20%。农业保险作为商业保险,覆盖范围非常有限,很多是不承保的。政府要加大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能仅依靠金融机构投放力度或农民专业合作社。
  陈锦霞委员:农业的很多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对农民不重视。在采访中,我们关注到,已经63岁的中山曾经的种粮大户去年改为养虾,原因是种粮收益太低,这一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加大对种粮的扶持,保住老百姓的饭碗。同时,农业保险要扩大覆盖面。禽流感对养殖业和活禽档口的影响很大,但这却不属于农保的范围。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政策促进农保发展。
  卢齐荣委员:要跳出三农看三农问题,比如农业机械化问题,就需要统筹解决。现在很多企业发展没有方向,需要政府引导。
 
  六、人才培养
  洪焰委员:我作为人社局负责人,我谈点想法。我们要着力推动充分就业到全民创业的转变。我们有三个设置,创业的环境还是不错的,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大学生农业创业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另外我们可以配合做好人才地图的绘制工作。
  鲁楚平委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实,也充满了智慧。比如无医闹城市,平安中山等等,都是需要智慧来处理的。关于经济状况地图、人才地图、行政效率地图的绘制,确实希望引起重视。像我们的研发中心的人才,在国外的,在省外的,能不能也纳入本地管理,享受本地福利。
  吴杰庄、孙伟勇委员:中山很重视人才,政府工作报告从以前的“3.28招商引资”变为“招商引智”可以体现出来。其实招引人才容易,留住人才在中山创业、居住不容易。建议加强人才政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还可举办中山与港澳台四地的人才交流大会,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沟通与合作,学习借鉴与国际接轨的人才使用管理机制。
  薛晓峰书记回应:引进人才问题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企业家委员们反映的重点问题之一。中山对人才缺乏吸引力有历史的原因,中山是从一座县级市升格成为地级市,在吸引力上有限,但是近3年来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近3年来中山的高端人才已经上升了225%,吸引了大专、本科毕业生超过万人。人才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在人才问题上,要“用好儿子,多招女婿”。
  韩红、邓大成委员: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13年观察到两个现象,第一,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离职多,主要是觉得企业发展的状况和薪酬不理想,现在的企业规模都在减少,企业的发展最为困难;第二,到实体店购物的人少,销售量是往年的30%-40%,客户都转向电商。电子商务对于商家来说,一开始是看不起,接着是看不懂,最后是不得了,对于客户来说一开始是非主流买非主流,接着是主流买非主流,最后是主流买主流。现在主要是品牌效应低,人才不够,资金问题等,政府可以对中小企业给予支持,让大企业做表率,进行信息交流,培训如何运营,打包宣传等等的方式加强对实体的扶持。注重企业相关的电商政策和资源的帮扶,扶持企业创新等。
  张翠梅、蔡泽强、吴中林、曹人靖、李晨悦、徐小莉、冯荣球、黎汉钊委员:人才俱乐部的目的是提供场地给高层次人才一个聚会的地方,但是现在去的人少,活动少,建议能多利用该场地多搞活动。关于推荐“镇区游”活动,中山各镇区都有一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安静小村庄,例如翠亨新区、横栏、神湾等镇区的旅游,有较大的挖掘空间,如果政府能出台相关的政策,扶持镇区旅游的发展。
  去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对促进中山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初级人才的联谊会没有建立,所以今年我在政协上提出《建立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议》,是为了补充现有这个联谊会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山有科技人员近30万,高级、中级、初级的比例约为10:40:50,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作用,补充非高层次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力量。户籍制度方面,对留住人才深有同感。政府是否可以考虑给企业一定的指标,使企业可以留住关键岗位上的人才。
  中山的地缘条件、经济基础等都比苏北要好得多,经济发展上的欠缺关键体现在软实力上。软实力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即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的核心技术。在大中企业里,高端人才不少,中端人才缺乏。怎样留住人才,主要还是要靠平台、靠项目。户口是留住人才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生存和发展通道问题(评职称、儿女入学等问题)。
  技术的后劲不足、人才的支撑力度不足,是目前很大部分企业发展的障碍,要通过技术创新(如自动化设备、机械手)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关于由市场来决定创新项目方面的问题,有三方面的设想:一是准备与金融机构一起,设立风险池。即拿出一部分资金到银行,将资金放大,让更多的项目能进行融资;二是社会补贴。用好国家研发费加计扣的政策,鼓励企业自主投入;支持中小企业,使企业在0到1的过程,发挥作用;三是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强化它的功能,完善服务的范围。事业单位工资很低,对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极其不利。(举例:装备研究院、生产力促进中心)
在推进人才引进的问题上,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企业需要人才,但政府同样需要。要重视将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人才引进到党委政府部门,这样才能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府。希望今后能在报告中有所体现。招商引资的时候,注重人才引进。
  郭景松委员:镇区的环境能否支撑高层次人才往中山来(举例:高级人才流失)?劳动力已经摆到中山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位置上来了(举例:招工难),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企业转型升级也还是需要劳动力,从目前来看,中山对劳动力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要考虑,哪些劳动力是最主要要入户的。入户对劳动力的归属感很重要。积分入户虽然很好,但量太少,比例太低,规模太小,解决不了对技能型劳动人才的需求。加大入户人数,不仅使劳动力更安心工作,也能推动中山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户籍制度,必须改革,因为很多迫切想在中山入户的想法已经淡化了,这对中山的人才留用十分必要。
  政府对转型升级投入6亿,力度还是不足,投入远远不够。另外,中山的土地利用率低,售出已经五年的土地,至今仍然大片没有动工,不利于中山发展。令不行禁不止,土地政策应该执行好。
  梁叶章、周桂兰、简海燕、李晓鸣、叶巧环委员:一是要注重搭建社工平台,利用社区等中介,把适当的人员配置在正确的岗位上,造福更多的群众。二是要加大社工的专业培训。现今,持“社工”证的人员少之又少,与国家、省规定的数额配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需鼓励更多的社区工作人员考社工证,并作持续性、专业性的培训,符合市场的需求。三是建议财政适当分配。如市妇联开展的公益创投活动,开创了公益活动投标的新模式,广泛宣传了社会组织,但财政相对偏少,开展活动较有局限性。
 
  七、教育培训
  苏香玫委员:中山与澳门科技大学已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合作项目已达成共识,拟办大学校址位于中山市板芙镇,建议进一步落实新校区的建设。中山是一个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方,政协应发挥应有作用。建议政协牵头联合有关部门,与港澳台多举办一些相关的文化、联谊活动,推动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乐世斌、李淑玲、余涛、赵宏、张舒广委员:政府要注重职业教育的区域、城乡发展布局,均衡发展;加强行业调研和与企业对接,打造学校专业特色和精品;尽快建立职教实训中心,加大培训力度;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加强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力度;招生录取时间要同步,确保职教招到优秀人才。职业院校以专科为主,本科院校招生结束才轮到职业院校,使职教在地位及人才录取上处于不利地位。建议设立本科以上学历层次,让职教学生也能得到学历上的认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建立了人才库,执行客观评价标准,实行动态管理,企业可以在人才库里找到所需的各类人才。职业教育有深度合作,把企业、营销、服务、生产、质量、人力资源等管理以及消费、竞争等理论运用到职业教育中,建议职业院校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如招生市场、就业市场)进行运营。各镇区办职业教育不要遍地开花,要集中优势,大力发展某一个优势项目。
  何佳兵、林春华、李筠瑞、陈士楷委员:中山的教育政策与三中全会“教育平等”的精神背离,政府只着重投资几个重点中学,优质教育资源还提供给周边城市,每年招收几百外地生源,片面追求升学率,还提供补贴,使本地教育资源被剥夺,损害中山纳税人的利益。公办学校应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而不是把资金和资源过多投入,这样民办学校才能真正做起来,向国外学习。报告中提到民办教育的只有一句“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却没有提出要支持。实际上民办教育为政府解决了很大问题,但政府还未尽到责任,有些做法让民办教育很为难:1、政府在资金上不投入民办教育,反而物价局对学校收费卡得很严。2、民办学校教师的稳定性缺保障,退休福利欠缺,造成师资流失。3、民办教育应该提供更个性化、更高端的教育服务,造福中山的孩子。
  职业教育也是一种实力,凡是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的职业教育一定是发达的。职业教育的投入经费、政府在校企合作产教共融的指导性意见或政策等几个指标,现在很多还是空白的,主要还是靠各个学校自己去摸索。中山必须做到资源整合,与中央协调好,做受企业欢迎的职业教育学校。新出台的农村户籍学生、城市困难学生免交学费的政策。但要退回的这笔费用是巨大的,要由谁来承担这笔费用,由市还是镇区,是一个重要问题。
  王金成、贺优琳、陈仕清、刘小碧、付四毛、肖祖乐、胡波、陈锦霞、张世红、全观友、胡文坚委员:(1)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的路很长,建议办学体制的路不要来回折腾,即谁办学谁入读的问题。个人觉得要以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为界线。教育公平最大的问题是教师队伍严重参差不齐。少部分孩子是享受优质教育,大部分孩子是享受一般教育甚至很糟糕的教育。现在的教育,两头都没抓好,一是学前教育,一是高等教育。(2)均衡发展。建议提升优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加大普通教育的扶持力度,不然差距会越来越大。(3)校长、教师交流。与均衡发展是相对应的,那个是硬件,而校长教师则是软件。做到交流的前提是“两相当”,镇区教师的待遇差距太大的话,交流不可能实现。(4)就近入学前提是应该先做到均衡教育。均衡教育没搞好,就强制性地进行就近入学,实际上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必须切实地整体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使孩子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接受到好的教育。解决教育均衡问题,就是必须不分城乡的、大幅度地提高教师待遇。(5)关于高中发展。由于积分入户、异地高考等问题,高中教育会遇到瓶颈,高中学位会紧张。
  另外,幼儿园师资队伍缺口很大,待遇非常低,没有公办编制,使得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前教育应纳入公共投入的领域来。中山的早教都是私人办的,没有许可证、没有教材、没有认证,也无人监管。基本上以培养小孩的自我为中心,各部门应协调管理,监管好这个行业。
  目前,中山中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取消了历史和地理考试,实际上是重理科、轻文科,对教育公平和改革不利,对文科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公平。这不仅会造成文科生进不了优质的高中,也会造成高考时文科考试的失利。一是要把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加大学前教育的投资力度;二是要把高等教育的办学重点放在盘活现有的高校资源,而不是合作办学上,可以适当引进一些好的研究所和院所。
  中考减少考试科目,名义上是减负,但是没有真正减少负担,只要有考试存在就不可能减负。中考减去了历史和地理,对文科考生不公平。现在高考对取消了文科和理科的分科,中考重理轻文,违背了高考制度的改革规律,而且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李金东、陈联帝委员:职业教育要多关注在生产线上的广大外来务工群体,他们大多低学历、低收入、低年龄,当他们结婚生子,容易组成低收入家庭群体,迟早要成为政府的帮扶对象。建议公办的职业教育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再教育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一个培训的机会。古镇已普及15年义务教育,建议此举在全中山推行。要注重就业培训,特别是四五十左右的人,可以交叉就业的,可以有时候在这里做事,有时去那里做事,就业不固定,超市干,餐厅干。
 
  八、审批办证
  朱沛权、孙伟勇委员:手续齐全、审批材料完整,但仍然有办证难的现象。建议有关部门不要“钻空子”,望借助深化改革之契机,进一步压减审批时限,解决“办证难”问题。要进一步解决好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以及强化监督机制等问题。
  吴伟森委员:打造创新型政府,要解决工程建设工期长、前期项目审批时间长等问题。建议加大力度,适当放权到镇一级基层审批。要提升中山城市形象,必须提高中山楼盘、商品房的品质。政协工作报告提到的“公共外交”,充分体现协商民主的渠道在拓宽。
  薛晓峰书记回应:我在今年省两会期间的报纸上看到周边城市作出重大项目60天内落地的承诺。我们要把这个作为课题布置下去。一开始有的部门存在畏难情绪,不愿做承诺,我说为什么别的市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连承诺都不敢做?市委在今年全面深化改革要点中提出,把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缩短到55个工作日内,政府投资项目缩短到75个工作日内。说得出就要做得到。在市一级的权限范围内,只要土地 ‘干净’、审批材料规范完整,我们一定达到这个目标。不允许有关部门钻审批材料的“空子”,要推行“首接责任制”,第一个接单者必须就审批材料是否规范完整进行一次性告知。
  林祯兆、刘秀莲委员:政府工作报告罗列了全年工作的精华,但这么精简的报告市民是否能够对市政府的全年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其次,精简不能搞一刀切,能够公共监督的部分可以精简,但如公共安全和环境资源等部分反而更应该加强,目前政府审批权限下放后,镇区人员不匹配的情况普遍存在,要先强镇才能简镇。政府的观念转变不到位,没有紧跟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对规律的把握也不到位。如转型升级应该是结果而不是路径。
  郭惠冰委员:现在审批确实加快了,报告中提出“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缩短到55个工作日以内,政府投资项目缩短到75个工作日以内”,但在实施过程中,审批机构如何能“管”好,需要政府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制度设计上报告也提出要“完善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机制”,现在联合执法往往是多头管理,涉及责任往往是不了了之。要解决好项目如何落地、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快执法体制改革,这涉及到人手、措施和如何追究责任的问题。体制改革需要较好的配套,人、财、物要跟上。
 
  九、医疗卫生
  周立莉委员:建议在翠亨新区建设一个高端医院,以吸引高级医学人才,同时也更好地可以为有条件的病人享受高端服务。
  何志雄委员:建议为全体40岁以上的市民进行免费体检,分阶段的全民体检,设立爱心基金。
  杨楠、彭侠彪、欧子相、陈冠荣委员:感谢政府设立了平安医院,今年中山实现零医闹让我们感到幸福安全。近期其他地方出现的医闹现象,使医生感到压力很大。医生工作时间长,但是社会认可度低,建议可以从更深层去挖掘医生和患者的矛盾源。社区卫生站康复治疗如何发展,在大医院床位紧缺的状况下,可以通过建立三级康复网络,即市镇社区,将社区卫生站作为康复治疗的延续,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被服务的人数,降低患者需要承担的费用。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特别想看到的是医改怎么启动、医患困惑如何解决、促进医生多点执业怎么做,但现在还是没看到什么实际性的解决方案。关于促进社区服务中心实体化的内容。这个在2013年是政府考核卫生局的一个任务,但在进行实体化建设的过程感觉压力比较大。东莞是由政府牵头,把34个社区建成,统一运作。但中山没有统一的运筹资金。如果要真正顺利地把任务完成,政府应该在任务分解的时候,把各个镇区作为实行的责任部门,卫计局在其中起促进、协调作用。十大民生工程中提到加大困难群体社会保障力度,其中提到为一型糖尿病患者免费发放胰岛素的项目。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不是一年可以解决的,所以希望能经过各个部门的努力,把这个纳入社保项目,成为长期的救助项目。社会保障日益受到重视。 我市出台了《重大疾病救助暂行办法》,让全市市民对重大疾病救助有所关注,保障金额增加到20万,弥补了社保救助不足的缺陷。
 
  十、养老保障
  梁健殷、陈仕清、麦建章委员:目前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如何为老年民众创建环境舒适的养老社区,建议借鉴香港、澳门经验,借助养老社区的建设推进中山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
  今年会新增3家养老中心,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该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在购买服务方面要做到更加公平、有序,要高投入质量。另外是临终关怀的问题。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好,社会文明程度比较高,临终关怀是很多老人所期待的。能否让一个人生老病死都有尊严,就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十一、道路交通
  王世民、周立莉、阮杰明委员:建议增加城轨在中山镇区、特别是翠亨新区的停站频率,以及人流和人才。现在搭轻轨就像搭飞机一样,通常到站不到点,到点不到站,轻轨应该要做到像公交车一样,才能方便群众。
  林建江、余振孝委员:中山城区的交通情况现在就应该引起重视,畅通道路,势在必行!建议城区交通应考虑增加下沉式通道,让车、人各行其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是改善当前城区交通状况的一个根本方法。市民普遍开始感受中山塞车之痛了,对此提三点建议:一是严格控制车辆的上牌速度;二是科学设置交通灯的转向时间;三是提高市民的交通意识。
  何志雄委员:一是大力发展中山西部城轨,拉动西部经济发展,促进中山的经济腾飞;二是规划了几年的大南路(大涌镇到南区),未见有具体修路行动,建议早日通车,缓解当地交通堵塞情况,造福当地市民。
  陈贤镇、林春红、林俊、黄磊委员:政府可以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百姓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比如火炬开发区的修路问题,雨污分流修起隔离带,没多久快速公交又修一次,浪费纳税人的钱,是否需要问责?BRT在中山路占了一条车道,公交车也占普通车道,其余车只剩2条道,容易造成交通堵塞。要加强公交文明建设,公交车到站插队、启动过猛、超车等现象屡见不鲜,应加大规范力度。关于交通问题,例如起湾道,中间隔离带的树往两边长,导致一些车往外开,形成一车占两道,又如调头处,一辆大货车要横跨三条行车线调头,这样就造成通行量减少,又如路边停车,很多人一车停两位,建议能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做得更精细。BRT并没有带有应有社会效益,而2014年全市禁止电动车上路真正落到实处。
 
  十二、消防安全
  陈联帝、鲁楚平、刘志伟委员:消防通道在小区里已经划出,小区的停车位物价局已经限死了价位,交警也监管不了,有的部门未能尽到责任,消防通道被堵塞,一定要重视解决。如果消防法有明确要求的话,就一定要尽到责任。
 
  十三、司法工作
  宁淑娟、胡文坚委员:作为一个律师,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提两点建议:1、觉得报告对知识产权很关注。我接触了很多企业,重视硬件建设,但知识产权保护没有做好,内控没有做好的话,一旦有主创人员流失,就会给公司带来很大损失。2、建议在异地商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现在异地商会有35家,本省15家,外省20家。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老乡调解有时比司法调解有效果。建议由司法局牵头,并开展业务指导,工商联进行行业指导,统战部进行协调,辖区司法所管理,统一挂牌。营商环境关键靠法治,重点打击商业贿赂和司法腐败。对建筑业欠薪纠纷问题,政府垫钱之后的法律手续跟不上,还要重视对黑心包工头的管理。
  苏荣昌委员:1、加强社会服务购买管理。现在社会组织多,范围广,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钱投出去了,但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现在的评价体系不完善,落实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腐败。建议要建立起一套评价体系进行监管,可以请专业人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进行监管。2、依法行政。大部制后,有些部门的衔接不到位,定位不准确,还是各做各的,建议能尽快理顺工作。3、社区纠正问题。劳教所取消之后,进行社区纠正,这个工作是由司法所进行牵头,司法所工作人员少且原本的工作繁多,只靠司法所的几个人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政府可以考虑请专业的律师、心理师、社工等对他们进行帮扶监控。
 
  十四、旅游产业
  孙伟勇委员:这里谈几个问题。关于发展翠亨新区文化旅游产业,提出三种宏观意识:一是“念旧”,二是“创新”,三是“开发”。
  杨彪、谢骄、陈义东、桑清香委员:在中山很难找到休闲和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中山邻近的城市都已经打造了旅游的品牌,中山很早就有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能让人留下来看得景点,建议结合岭南水乡和华侨的特色,请专家进行规划,并对外地客人进行适当的指引。中山其实有很多历史文化背景的景点,可以将它们联合起来,开发成旅游点,进行文化包装。例如风水林、孙中山故居等。对于一些森林公园可以参考别的城市,将公园的面积做大,可以做到是跨几个镇区,例如大尖山一样有一个门口在五桂山有一个在南区。对于绿色出行方面现在的中山人还是没有改变出行的习惯,主要是觉得不安全不方便,那在改变出行习惯之前,就需要交警部门的疏导,因为每个人都开车出行的话,很容易造成堵车,那堵车就更是改变不了空气的质量。无论是风水林、樟树林、桂南村、生态保护区等,这些历史文化的旅游点都不仅可以为本地服务,更是可以辐射到外市外省等,一些生态公园更应该由市财政支持,镇区承担过多财政压力大,对于绿岛建设,今年再新增50公里,绿道的框架拉大了,出行将更加方便,在建设方面不但要增量,更要注重质量。
 
  十五、体育运动
  林德志、李良、王世勋、吴海洋委员:今年的政府报告对体育系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育教育要转变方式方法,让体育回归本来的体制,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非摒弃竞技体育,而是要把群众体育发展得符合新时代。
  报告正视了体育的正式功能,提得好。建议把建设体育公园纳入十件民生工程。要求每镇区建立2-3个体育公园。这个任务很艰巨,因为体育公园对面积、设施、绿化面积等都要严格要求,要重新建一个体育公园,费用极高。非常高兴市政府对体育方面的重视,但是体育公园的建设需要镇区、各部门的联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体育课能给学生带来健康生活的支持,能养成良好的健康的锻炼方法。当前教育把体育随便搞几下,让孩子对体育失去了兴趣。应该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下,把体育项目变成爱好,以至于在老年以后,也能乐在其中。呼吁校长好好重视体育课程,企业家多赞助体育比赛项目。建议建立青少年体育公园,如可划出一个区域做拓展训练,增进青少年体质。
 
  十六、食品安全
  郑雪英、郭惠冰、吴海洋、黄磊、黎汉钊委员:市政府的工作报告,方方面面都与镇区有关系。(举例:食品安全检测)在市镇两级成立食品快检机构,力度非常大。希望政协能帮忙争取中心镇的政策和权限。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宽进严管的准入体系”。从目前的情况看,能宽进但未必能严管,管理体制方面很多东西还没有理顺,如大家都关注的食品安全和营商环境等问题。食品安全方面要加大对潲水的管理,不能任其随意收集和使用,不利于食品安全。
  去年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提案虽然受到各有关部门重视,但是提案答复不尽如人意,主要是没有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举措,如私宰牲畜在农贸市场还普遍存在,食品添加剂引起的安全事故也无人重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单靠一个部门一个镇区单打独斗难上加难,他们呼吁建立部门镇区之间的联合执法和行动。
 
  十七、文化艺术
  胡波委员:政府要加大扶持和推进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力度。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着墨较多,但对文化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没有提及。中山万有引力书店的撤退很令人痛心。城市创新的动力来自文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邓文华、麦佩玉、沈剑、刘秀莲、凯莉、黄桂玲、苏炯莉、王志玲委员:中山的高科技企业并不多,而且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也是有限的,相对而言,文化的附加值要高得多。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主要应该在文化方面,发掘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同时,文化在增强城市的凝聚力、提升城市知名度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余秋雨先生给文化的定义是“精神价值和生存状态的生存共同体”。要重点关注139文化街区和市图书馆的建设,加快建设进度。
  文化是一代代传承的,建议打造符合中山实际的人文精神,从小开始培养和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认同和遵守的精神准则。粤文化和海文化是中山文化的主要构成,也是最有特色的部分。但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在校不准说粤语,在家也提倡使用普通话,这不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随着教育中普通话的普及,粤语和中山地区方言使用越来越少,特别是地域性方言未来将面临着流失的情况,不利于文化传承。建议教育部门开设相关课程,留住地方语言文化。
  文化要延展到经济发展。目前,中山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山其实有丰富的名人资源,建议在人才引进方面可以借势本土文化的名家名人。如马乐山已经在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工作室。中山的动漫发展有一定规模,中山也是动漫人才的发源地,大师方成在全国非常有影响力。可以利用方成的影响力,建立“方成动漫学院”,给中山带来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建议政府出资建立旧书书店,市民可自行进行交换。
  报告中对文化着墨不多。城市的竞争是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市是2014年政府必须主打的一张牌。建议一是对中山进行清晰的文化战略定位,明确中山城市的内涵。如中山提出的全民修身行动就非常有前瞻性。二是要推广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
 
  十八、工作报告
  马志刚副主席:政府工作报告用四个字来概括激动的心情:一是“新”,具有新意,以前政府对GDP看得很重,现在不以GDP为主,看到执政理念、思路改了,把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转型升级看质量;二是“行”,行之有效,去年政府的十大承诺、10件民生实事落实到位,圆满完成;三是“醒”,就是清醒,政府在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同时,也看到很多不足之处,头脑清醒,知道优势在哪、劣势在哪,不在困难面前畏惧不前;四是“信”,信心满满,市委市政府的确为老百姓办实事,走群众路线,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让中山市民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幸福! 
  杨国明、容彤、程禹斌、萧润君、黄全欢委员:报告中的标题“释放要素活力,打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标题下文中讲的不是生产要素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因此建议改为“释放制度活力”。另外“名词解释”中“新三百”计划中的“三百”提法不妥,解释中看不出“三百”所指。报告第17页“既要注重民生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更要突出重点、兜住底线”,“既要”和“更要”之间没有递进关系,建议删除。第18页“实施学前教育惠民扩优工程”,学前教育惠民扩优工程已经开展了一个阶段了,因此“实施”建议改为“推进”。政府报告第15页中“打造半小时法律服务圈”放在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似乎不妥,应放在缓解经济社会矛盾中。政府工作报告第19页应补上台务工作。文风会风能从会议的组织方面加以改进,如已经有书面材料的会议上可不再进行宣读。
 
  十九、其他
  杨凯山委员:政府工作报告很简练、实在,内容丰富,建议补充对外资、侨商企业的关注等内容。人大会场的前排的灯光太刺眼、不环保,建议以后改进会场环境。
  黄广流委员:还要加快中山的道路建设,要为深中通道的建设作好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准备。要控制好住房空置率,建议适当降低入户中山的人才条件,让更多的人留在中山,住在中山。审批手续还是要简化,建议有一个部门专门处理那些滞留很久没有处理的文件。
  袁顺意委员:建议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中山产业链强镇,吸引产业专业人才,以解决中山“人才难”问题。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之机,进一步发展社工服务,升级办好中山的“老人院”。
  陈湛伟委员:要加强香港中山青年协会的凝聚力,建议市政府或有关部门多开展活动,搭建平台,让更多的香港青年认识中山、了解中山。
  余慕鸿委员:1、大部制后,有些基层部门还是接合不到一起,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人力浪费,建议整合后要理顺工作关系,使政府的有效投入达到预期的效果。2、社区矫正人员大量增加,同时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壮大,可以在司法所的安排下可以进行1对1的帮扶。
  郑伟聪委员:中山在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大业中有很大优势。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成功的先例,翠亨新区的建设,提出发挥好利用好孙中山文化,孙中山文化实质是爱国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建议翠亨新区建设“老兵之家”,多邀请台湾的“老兵”回家看看,了解情况,发挥中山、翠亨新区的影响力,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
  薛晓峰书记回应:我们正在考虑在翠亨新区建设“老兵之家”,为打造全球华人华侨精神家园作探索,要把中山得天独厚的优势转化为翠亨新区发展优势。
  肖都好委员:要鼓励创作妇女儿童优秀歌曲,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有益于妇女儿童的身心发展。
  梁叶章委员:建议简化数字电视遥控器的操作。电视多为中老年人观看,但遥控器操作起来较复杂,普遍此年龄段人反应需改进操作方式,建议采用投标等商业化运作模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
  李伟康委员: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解决民族宗教工作怎么看的问题。民族的主题是大团结,团结进步,共同发展;宗教的主题是国学,发挥精神引领的作用。涉及到国家政权和利益,各级政府要着力解决好大局观念问题,要把少数民族当作兄弟姐妹,信教群众是人民群众,民族群众、广大信众的工作是群众工作,如果这两群体的工作没有做好,那么群众工作就没有做好。二是积极引导、充分发挥两个群体的积极作用,协助宗教群体参与社会服务、机构建设。
  李志毅委员:积分入户制度已不能满足目前的社会发展需求,重新修订积分入户制迫在眉睫。
  刘志伟委员:推进中山旧楼房小区增设电梯问题。住户年纪大,又不愿意搬,自发组织很难推进,可以学习惠州,政府出一半,住户出一半,而且可以动用住房公积金调配使用,也可以起到稳定楼价的作用。
  薛晓峰书记听完港澳组委员讨论后总结回应:听了大家的发言,深受启发,深受鼓舞。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实话实话,体现了浓浓的乡梓情怀,深受感动。在这里,十分感谢港澳委员一直以来对中山经济发展的关注和作出的重要贡献。当前,中山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支持。
  从今年市两会召开的情况来看,市人大的“推动依法治市,创新监督机制”、市政府的“全面深化改革,攻坚为民务实”、市政协的 “扩大协商民主,凝聚社会共识”,都充分体现了今年市委全会的意图。市委、市政府要不辱使命、任劳任怨,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增创发展新优势,把提高城市竞争力、提高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实现造福一方的目的。
 
 
第十二组(政协之友)
 
  一、关于市政府工作报告
  李卓文:一是这次政协增设的政协之友是继政协委员学堂之后的第二个首创,希望所有政协之友都要珍惜这个荣誉,都能以正式委员的标准来履行好政协之友的权利和义务;二是管理体制方面很多东西还没有理顺,如大家都关注的食品安全和营商环境等问题。现在审批确实加快了,报告中提出“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缩短到55个工作日以内,政府投资项目缩短到75个工作日以内”,但在实施过程中,审批机构如何能“管”好,需要政府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三是政府报告中农业方面提到的篇幅比较少,反而是教育方面的内容最热门,希望政府高度关注农业的发展;四是政协在中山的重大民生工程,热点、难点问题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参政议政作用,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政协民主协商的重视;五是政协丘树宏的履职日志也是一种创新,大大加大了老百姓对领导履职的监督。
  黄衍增:一是希望在孙文公园或翠亨村建立中山碑林,在碑石上刻上孙中山先生的生平资料以加强对孙中山文化的宣传力度;二是希望能对中山教师队伍增设书法培训课程,以提高师资队伍的书法水平,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黎桂成:希望教育部门加大对书法培训的重视,并能在小学课程当中增设书法的教程。如:小榄镇做好比较好,当地的书法协会每月或每星期都会定期到当地学校培训教师学习书法。
  黄敬:现有学校对书法培训不够重视,开设的兴趣班多以奥数为主,希望能在小学专门开设一门书法课程,从小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孙剑宏:一是政府报告中提到社工篇幅不多。政府在购买社会服务还是沿用旧的购买流程,希望能制定新一套的流程标准;二是在对评审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评估中要建立有中山本土的专家库;三是中山的社工服务都是以基础性为主,专项性服务少,目前只有2个(信访社工和劳务调解社工),希望政府能加大对中山专项性社工服务的探索和投入;四是加大与港澳台的社工联动平台机制。
  蒋先进:一是希望政府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有大胆的创新;二是城市规划立面,希望要注重超前性和系统性;如:岐江河的整治过程中也要注重其它支流的整治,才能有实效;三是希望中山能够争取成为有立法权的城市;四是希望利用政协的优势加强与港澳台的文化交流。
  阮锦活:希望政府加大对茶叶市场引导,规范每年茶博会的约束管理,把中山打造成为“茶为国饮之都”。
  李强军:希望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如:开办大型游艇展,目前全国只有深圳和厦门两个地方举办正式的游艇展览。
  梅淑芬:一是希望政府能加大解决地方企业招人难、难招人的问题;二是希望能对户口不在中山的新中山人的父母在乘坐公交方面有更大的优惠措施。
  陈福星:一是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确实解决目前中山交通拥堵的问题;三是在民生方面,政府也确实推出很多有实效的方式方法。
 
                           
  发:省政协办公厅,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主席会议组成人员、副秘书长、各专委会,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直各单位,中央、省驻中山各单位,各镇区政协工作室,驻中山的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
  政协中山市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科       201434日印发